彰显民族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 2021年主旋律电影渐入佳境
时间:2022-06-07 13:33: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6-07 13:33:01 来源:行业动态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夏添 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最瞩目的项目类型,非主旋律电影莫属。
伴随制作技术与内容创作水准的迭代升级,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进程上持续提速,逐渐进化成了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内核,商业电影为框架的全新形态。
自“建国三部曲”开始,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上涌现了《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国庆三部曲”、《八佰》等多部取得了巨大市场反响的优质项目。现在的主旋律电影,不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推载体,更是主流市场必不可少的商业类型之一。
而来到2021年后,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主旋律电影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市场爆发。
根据今年上映的主旋律电影情况,我们以猫眼专业版及灯塔数据为参照,梳理出了20部票房超千万量级的项目。除了主旋律电影数量、内容水准及票房成绩的普遍提升,我们还在这些电影身上,看到了主旋律电影的三重突破。
更懂观众 对于主旋律电影而言,其创作的最大难点其实在于如何用观众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来行使宣传功能,以实现艺术、教育、商业三个层面的价值。
在“建国三部曲”之后,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快,现在的主旋律电影创作引入了更全面的产业思维,受众的喜好,也被片方重点考虑在内。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的主旋律电影,那么“年轻化”是最恰当不过的。具体来看,这种年轻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类型题材与内容选题的多元表达。
小至抗战时期隐秘战线的战士、一名兢兢业业守卫祖国边防的守岛人、在危难中将寺院变为产院的普通僧人、在困境中挺身而出的基建工作者,大至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还有在新冠疫情中全身心奉献的传染病医院院长。
从抗战、抗美援朝、扫黑反腐、抗疫,到各行业的普通工作者,他们的故事或许有观众耳熟能详,或许也有观众从未听说,但现在,这些值得被记录下来的故事都变成了主旋律电影的选题。
在吸纳了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经验后,如今的主旋律电影更注重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塑造表达,以平民视角叙事,获得了观众更广泛的共情。
而这种年轻化的创作理念,同样融入进了类型题材选择中。主旋律表达不再是类型的限制因素,在今年的新片中,主旋律成为了电影市场“新题材”的试验场。
许久未见的谍战片,在《悬崖之上》中获得新生;华语市场极度稀缺的灾难类型,也用《峰爆》完成了新一轮试水。还有扫黑反腐题材的影片《扫黑·决战》,通过融合犯罪动作元素,用商业化表达重塑主旋律电影风采。而这些,都是主旋律电影市场化进程加速的具象化体现。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看一部电影,除了内容表达以外,视觉效果也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在探索电影技术创新以及电影工业体系的过程中,依托于题材类型与成本预算的先天优势,主旋律电影成为了绝佳的试水对象。
《红海行动》的逼真战争场面,《八佰》的全程IMAX拍摄,《金刚川》的三线并行,这些大胆创新的行业实验,为中国电影行业积攒了珍贵的实战经验。
今年,主旋律电影继续扛过创新大旗。
战争巨制《长津湖》,开创了无数个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拍摄创举。灾难电影《峰爆》,则在极为有限的事件内通过电影工业体系打造出了国产灾难片的新标杆。
这些项目不但为国产电影技术沿革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成熟参照样本,与此同时,也运用愈发成熟的视效表现在观众手中收获了更多认可与掌声。
更强班底 在主旋律电影领域,国家队与头部民营公司一直是最主要的出品方构成,然而来到今年后,这一阵营中迎来了更多新玩家。
在国家队中,像中影、华夏、上影、八一等电影大厂都是经常会出现的名字。不过在这几年来,中影的主旋律电影布局表现尤为突出。
自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以来,中影持续加码主旋律电影,在今年主要出品的《我和我的父辈》《悬崖之上》《峰爆》《铁道英雄》《扫黑·决战》,以及参与出品的《长津湖》《中国医生》《1921》等多个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民营企业方面则呈现出博纳“一超多强”的态势。
博纳影业是国内最早一批布局主旋律电影的民营电影公司之一,在商业主旋律电影迎来爆发期之后更是快马加鞭,今年投注的《中国医生》《长津湖》两部影片横扫暑期档、国庆档,后者还成为了年度票房冠军以及新一任的国产电影影史票房冠军。光线传媒与华谊兄弟也紧随其后,分别主要出品了《革命者》与《铁道英雄》两部影片。
当然,除了这些老玩家以外,来自互联网领域的新入局者成了今年主旋律电影领域中最不可忽视的存在。
腾讯影业出品的《1921》,作为建党100周年的重点献礼电影,在上映前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度。涉足院线电影市场不久的“新人”爱奇艺影业,也通过《扫黑·决战》在电影市场完成了一次亮相。
而随着主旋律出品公司阵容的不断扩充,来自不同领域的新老公司将为主旋律电影创作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更佳表现 创作体系的迭代革新,头部出品方的入局,这一切都为主旋律电影打破市场天花板打下了愈发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喜地发现,在近几年间,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市场的壁垒的确是愈发薄弱了。在我们统计的20部票房超千万主旋律新片中,除了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以外,商业向主旋律电影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些项目票房均顺利破亿。
其中,《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中国医生》《悬崖之上》这四部影片还进入了年票房前十名。
特别是《长津湖》这部影史纪录级别的战争巨作,在上映前就一直维持着超高的市场关注度,而在正式公映后票房一飞冲天,引起了一阵全国范围内的观影潮流。这些不断涌现的叫好又叫座主旋律电影,已然成为了主流市场的中流砥柱。
主旋律爆发背后 今年11月,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聚焦电影强国建设,对未来五年中国电影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规划》提出,2035年将我国建成电影强国,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电影创作生产能力显着增强,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美学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而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总书记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希望”。其中的“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正是对国产精品电影创作的重要定调。
电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之一,主旋律电影更是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好载体。
现阶段的主旋律电影,一方面保持了其意识形态传达功能,另一方面也通过提升商业性来不断贴近普通观众,打造了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收的优质项目。
在今年建党100周年之际,电影行业的创作者们通过这数十部优质主旋律项目为观众和市场不断注入活水,也通过技术与叙事的创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明年更具期待价值。除了已经定档的《奇迹》《狙击手》《我心飞扬》之外,还将有《长津湖之水门桥》《决战上甘岭》《中国乒乓》《战疫英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猎狐行动》《坚如磐石》《检察风云》《密档》等覆盖多个题材类型的优质储备项目等待上映。
接下来,随着主旋律电影的选题、类型的广度,以及内容深度的持续进化,作为电影行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主旋律电影有望在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以及建成2035文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发挥其中坚力量的作用。
中国电影行业的新篇章,就由主旋律电影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