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营销百科 > 自适应内模控制模糊自适应内模控制

自适应内模控制模糊自适应内模控制

时间:2023-03-27 22:46:02 | 来源:营销百科

时间:2023-03-27 22:46:02 来源:营销百科

自适应内模控制模糊自适应内模控制:如何控制好存在纯滞后、参数时变的系统,一直都是过程控制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在具体控制中,如何克服因控制量范围受限而产生控制品质的下降的问题,也是控制界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内模控制(IMC)方法可以成功的应用于含纯滞后的对象的控制,且鲁棒性强,并以其结构简单,设计直观简便,在线调整参数少而且调整方针明确的特点,一直为控制界所关注。在实际应用中控制量往往受限,如果直接应用IMC设计的控制器,那么就相当于在系统中引入了非线性环节,性能将受到影响。如能把克服控制量受限问题和IMC有机结合起来,将为内模控制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应用开创更为广阔的前景。

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是一种基于过程数学模型进行控制器设计的新型控制策略。由于其设计简单、控制性能好和在系统分析方面的优越性,因而内模控制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先进控制算法,而且是研究预测控制等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及提高常规控制系统设计水平的有力工具。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许多研究者己开始采用类似内模控制的概念来设计最优反馈控制器,如Smith预估控制器,基于内部模型的调节器设计方法。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内模原理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而难以成为一种工程设计方法。1974年,德国学者首先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内模控制结构。

自面世以来,内模控制不仅在工业过程控制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而且表现出在控制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理论分析方面的优势。在工业过程中,简单的PID控制可以解决约90%的控制问题,然而对于强非线性过程和大时滞过程,常规PID控制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内模控制与经典PID控制相比,仅有一个整定参数,参数调整与系统动态品质和鲁棒性的关系比较明确,而且设计方法简单、调节性能好、鲁棒性强并能消除不可测干扰的影响,较适用于时滞系统的控制。

关键词:控制,适应,模糊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