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03 04:01:01 | 来源:品牌营销
时间:2021-10-03 04:01:01 来源:品牌营销
“MADE IN CHINA”在国际市场上看来,意味这差、劣质的意思,因为给到的影响就是中国山寨货多。很多国家,列如韩国、日本也遇到过,他们是怎么样渡过这一阶段的, 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着雄心勃勃的日本把国内销量第一的汽车运到美国准备热卖,可是因为车的设计不符合美国的市场,很快就被撤了回来。1990年韩国的汽车制造商刚刚进入美国市场时,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品牌策划公司认为他们共同的失败之处,就在于进入前对于美国市场的调研不足;其次就是没有意识到建立全国分销和服务系统的重要性,在美国,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就跟汽车的设计一样尤为重要。日本企业当时还面临另外一个声誉问题:在二战前,“日本制造”通常被视为低质低价的代表。美国人经常开玩笑说,一个日本制造的灯泡用上几天就得报废了。然而,在日本制造商重返美国市场的1970年,他们并没有犯同样的错误,对代理商及消费者彻底调研,精研销售与服务战略,合理定价,精细产品质量以及大量的推广投入,成就了日本汽车在80年代初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日本早期在美国市场的经验,也是一些中国品牌现在所面临的公众形象问题——“中国制造”的潜台词等同于拙劣的质量。对于精明的美国消费者而言,质量是王道,价值远远大于民族情绪。对“中国制造”的普遍印象已经为第一次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因为它需要诸多“中国制造”的各类产品都拥有卓越质量,重塑品牌,才能扭转局势。如何实现呢?或许我们能从日韩国企业的成功蜕变中窥其一二。
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在他们进入国际市场前,有真正长期打造品牌的决心。目前来说,还没有任何中国的企业品牌或消费者品牌,在美国市场中扮演着富有影响力的角色。品牌营销并不意味着目标对象一定是美国的3亿消费者,也不一定效仿三星的巨额投入,而是针对性地对目标受众传播品牌的一个持久过程。我觉得大多数亚洲企业对品牌的理解对比美国企业,还不够深入。他们没有清晰认识到,品牌营销是进入市场的前期投入,这类前期投入其实决定了日后成败,这就像绿地投资建一个工厂往往从打地基开始一样。这种印象和认知你一天不去解决它,它永远都会在那里。我只能说,一个品牌的建设是没有捷径的,必须用长期投资的心态来创建品牌。
中国企业应该学习的另一个教训是,他们的亚洲同行在美国市场拓展方面的海外管理经验。日本公司最初是直接空降日本高管掌管美国市场,任期3年。对于美国这样一个重要但全新市场,这些经理们通常得花一年时间学习和了解市场,而用最后的一年时间准备交接和回总部的逐项事宜,这最多只剩下一年时间,让他们真正有效地在本地市场工作。
对于急于走出国际化步伐的中国公司而言,它需要聪明地了解哪类产品应该去美国,而哪些商品更适合亚洲和其他市场销售。品牌策划公司认为每个地区的生意都是世界战略的一部分,需要努力平衡其中的关系,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真正的全球化,不在于版图有多大,而在于每个运营的国家都能立足并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于亿企邦()
关键词:国际,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