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到《心居》, “窝心”依旧,变了什么?
时间:2022-06-07 01:51: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6-07 01:51:01 来源:行业动态
犀牛娱乐原创 文|胖部 编辑|朴芳 春季的现实题材剧风潮又添《心居》。滕华涛 海清组合“四搭”,加童瑶、张颂文、冯绍峰的班底,《心居》早早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项目。
但上线短短几集,海清饰演的冯晓琴和童瑶饰演的顾清俞却带动了网友的各自站队与争议,该剧的现实性也在各种狗血话题里备受质疑。
有的觉得外来媳妇冯晓琴不容易,“顾家妇女三人卧室开小会,共鸣感MAX”、“八年了媳妇还是个外人”;有人觉得大姑姐做的没错,“借钱还借得那么理直气壮”、“把妹妹带到家住了还嫌当自己外人”。还有的观众看得烦,“真实的狗血,但无意义的狗血”。
许多人的期待或许在于能够看到曾经《蜗居》的影子,在始终引起焦虑的“房事”里看到更多的现实审视。但迄今为止《心居》并没带来这种满足,相反呈现的是一系列家长里短的狗血故事,全职媳妇、买房、孩子、丈夫突然死亡……
截至3月23日,《心居》在猫眼专业版、灯塔专业版、云合数据等多个榜单的热度排名均在3-5名之间,爱奇艺站内热度最高8400,就该剧体量而言只能说勉强达到预期。
“窝心”背后 现实内容的价值有杆秤 2009年7月27日,电视剧《蜗居》低调登陆上海电视台,在几乎零宣传的情况下,仅四天就打破了收视纪录。让国人为之疯狂的“房事”,第一次被光明正大地摆在台面上,时隔多年看去,其痛感在于准确、生动地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不安与惶惑。
一些经典元素在《心居》里也有再现,小贝拒绝借给海藻6万块钱,曾经带动讨论他是否真的爱海藻,十年后的第一集也还是借钱,并冠以一位伺候全家八年的媳妇是否应该拿到这笔钱的讨论;为局长千金折腰变心的顾昕,未尝没有宋思明早年的影子。
十年前爱情、青春、房奴、小三等话题让《蜗居》的争议达到风口浪尖,让观众通过看到自己而产生焦虑。但十年后,《心居》却未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这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观众对此类话题越来越疲倦和不适,二是《心居》是否还能切中当代人的痛点与认知。
先说说前者,对于狗血和焦虑,这届观众早已“久病成医”。
如果说《蜗居》的成功,在于以不同圈层的巨大差异、物质生活造成传统道德的崩坏,给当时的观众带来了影视内容的新冲击,那么当代观众一是随着视野的打开从各种渠道获得了更立体的认知,二是在更多影视作品中已经看过了同样的内容。
放弃工作成“保姆”的媳妇,千万身家的金融女金领,这样两位女主角的身份,在国产现实题材剧中似乎已经有过太多重复。仅近期的剧集中,全职太太就在《幸福二重奏》《我们的婚姻》里被讨论,金融行业更是从《流金岁月》到《我们的婚姻》女性成功的快车道。如果《心居》发掘更多观察视角也可以,但目前来看并未做到。
一个“太想在上海买一套房”的女性,已经很难以如此单薄的需求打通认同,观众反而会对她使用的手段和表现出的价值观有更多判断;两位80后女性购房资金差距达10倍,也很难让观众真的受到何等震撼,造成这种差异的过程和细节倒是会受到更多审视。
《心居》的狗血剧情恰恰是在这个环节未能满足观众,也就是在第二点上,剧集设置的情境和人物很难令人信服。
目前剧中形象几乎全员不讨喜,这也是很多观众表示“压抑”的原因。对非要跟大姑姐借钱的冯晓琴、对弟弟生活指手画脚的顾清俞、不思上进的顾磊、有十几套房硬追“女神”的展翔等,观众的讨论点无一例外地提升到了三观层面。这或许意在重现《蜗居》里物质对人物的异化,但当他们的动机不被认同,观众的代入感也很难建立。
更别说剧情的呈现方式是以一系列狗血的极端化事件呈现。顾家聚会尴尬满满,对媳妇的态度也带着十年前家庭剧的影子,顾清俞和展翔的关系多少带着大女主的套路,冯晓琴意外丧夫的桥段也过分戏剧化。人物共情没有建立起来,他们的遭遇就很难获得观众同情。
从《蜗居》到《心居》,观众想要的已经不只是“窝心”。亲戚攀比、外来媳妇等话题的失温和极端化的人物、事件,在当下既不能带来现实思考,也很难打通观众好感并输出正能量。
现实题材的评估,并不是说“存在这种现象”就可以认可其价值,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寻求在剧中获得价值观和情感的认同,并在具有真实感和烟火气的剧情中获得更多正向疏导。生活已经很真实,观众需要一点新东西。
十年后,《心居》成不了《蜗居》 值得肯定的是,《心居》呈现了一种较为真实的生活场景,早上起来冯晓琴操持一家人饮食起居、施源所在弄堂里的小人物烟火气,两条真假围巾表现姑嫂之间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细节的呈现值得肯定。
这得益于上海女作家滕肖澜的体验,也表现出滕华涛导演在处理生活化内容上的功底。十年前,滕华涛曾经打造过多部收视反响极佳的家庭剧,包括与海清合作的《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等,这也是这对搭档此次获得普遍期待的原因。
在这些作品背后,是对当时社会热点话题和观众需求的体察。《失恋33天》的成功也恰恰在于这些细节的累积。
但当滕华涛脱离了家庭、生活的舒适圈,其建立在情感冲突和极端化情景中的叙事惯性,在《上海堡垒》中开始出现剧情狗血、叙事把控失灵等问题。
而回归到家庭剧,《心居》从话题到生活场景的陈旧,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主创对当代生活的脱节,对观众的关注点流变也缺乏足够的体察。而缺乏生活积淀,强冲突、戏剧化的情节也就只剩下狗血。
《心居》没能成为《蜗居》,客观上也确实存在剧集尺度收窄的影响。应该认为《蜗居》是一部具有时代和环境特殊性的意外爆款,即使在2009年《蜗居》也曾因为官场、小三等元素受到了一些批评,如今再现彼时的社会观察锐度确实难度更大。
但需要看到,《蜗居》具有代表性的众生相也是成功关键,而《心居》则表现出了主创在生活体验和感知能力方面的下滑。十年间,观众需求已经大大改变,他们不再满足于制造焦虑,寻求更加正向的价值和人物,对悬浮内容也越来越零容忍。
这是市场的残酷性,脱离一段时间后就要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受众。但对于内容创作者,尤其是现实题材领域,对社会关注热点的即时性把握甚至前瞻本应该是必修课,同样的内容可能相差三年就会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
或许《心居》在十年前会有更好的表现,但在当下,内容能力的下滑与快速跃进的市场需求相遇,造成了《心居》口碑上的争议。
现实题材潮中 严肃文学改编需要方法论 近两年,随着现实题材内容的影视化加速,严肃文学IP开始迎来一轮市场升温。
今年初的《人世间》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梁晓声的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而同样已经在制作的茅奖作品还有金宇澄的《繁花》;剧集领域的正午阳光也是严肃文学改编的大户,此前的《欢乐颂》《大江大河》都有不错的成绩,去年还有一部《乔家的儿女》。
《心居》也属于此类作品,原着小说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滕肖澜创作,早早被拿下了改编权,导演滕华涛拿到文稿时甚至还尚未完稿。2020年出版后,该书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但这部与《人世间》几乎同时启动开发、并列为“时代旋律三部曲”的剧集,却并未获得同样的口碑热度表现。由此不难发现观众对相关内容表现出的一些偏好差异。
首先是文学表现和视听作品的整体差异,后者更加具象,也更强调以主干剧情的故事脉络带动观众。这两部作品其实有较高的完成度,比如《心居》原着小说是以顾家的家庭饭局为开场展示群像,而剧集则以一家人的早起日常切入,突出两位女主角。
其次是刻画人物,读者对文学人物的复杂性有更高的接受度,《心居》中冯晓琴其实有更复杂的前史,剧中做了一定的减法,但对于其挣扎向上的各种行为,剧集受众还是表现出了较大的不适;《人世间》父母爱情的部分有大量的剧集原创,观众对这种正向价值认同度很高。
还有就是对内容时代性的把握,相比小说在传播上的长期空间,影视内容更强调在上线节点前后与观众关注点和社会话题的呼应,并配合相应的营销策略。而相比年代剧《人世间》,观众对《心居》的话题性要求会更高。
当代观众对生活流质感的偏爱,也要求作品本身在故事脉络、人物刻画以及视觉化呈现细节等方面更突出现实气质。这是《人世间》成为年初爆款的主要原因,也是《心居》相对会面临更多争议的问题。
随着现实题材成为风口,类似严肃文学改编或将在未来两年出现更多代表作,取得文学性与大众审美之间的共洽,接下来需要从业者的更多探索。至少,类似《心居》人物和故事的狗血、悬浮问题,应该是现实内容尽量避免的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