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视角的精细化过程管控
时间:2022-03-25 13:48:02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3-25 13:48:02 来源:行业动态
在调研中,安博通产品经理发现,各大厂商相比去年更加强化了工作流(workflow)的概念,尽管各家的命名不同,但其本质都比较类似:将闭环的流程设计为工作流功能,并针对尽量详细的流程定义,通过Step by Step的步骤式操作,站在用户视角进行过程控制。
例如,Skybox在系统中使用Ticket概念支撑工作流,系统中定义多个Ticket并行管理,需要在每个Ticket内定义工作流程,流程包括:发起请求-技术细节确认-风险评估-实施细节确认-最终校验的5步。Ticket和用户进行绑定,包括用户创建Ticket、管理自己的Ticket、请求Ticket、处理实施需求、关闭或分析Ticket,高级用户能够处理下级用户的Ticket。
图:Skybox Ticket流程
在Ticket流程的引导下,用户将会对每一项业务变更执行精细化的5步管理,在每一步中逐步分析影响后进行评估,流程上不断进行审批,直到最终流程闭环,对于系统内多个正在执行的Ticket和其他工作,使用TASK(任务)概念来进行并发管理。
图:Skybox TASK管理
我们最早发现Workflow概念,是在Tufin厂商的产品中,Tufin使用Workflow对策略变更进行过程管控,在2018年Tufin继续加强workflow的功能,其流程包括发起请求、业务审批、目标风险分析、风险回顾和确认(升级版)、技术设计、确认等步骤,通过逐步升级的风险分析,确保策略管理可在长生命周期内进行闭环。
图:Tufin Workflow
另一个新特性是,各厂商开始支持用户分权功能,即:可定义不同用户可读写的数据、功能模块范围,也可以定义用户间的级联关系,从而有效地支持复杂的组织架构中多用户不同职权的需求。
图:Redseal用户权限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