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29 11:22:01 | 来源:品牌营销
时间:2021-09-29 11:22:01 来源:品牌营销
所谓盲盒,就是在盒子的包装上没有标明是什么物品,只有购买后才会拆开来知道。内部物品一般是由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或周边漫游、影视作品。盲盒子也分了很多等级,有便宜有贵,价格越贵里面随机物品的价格也就越贵,一般里面的东西都是电子或者玩偶产品。为什么盲盒可以让年轻人愿意花钱?
受众观察,主要分为四类:
1.专业用户(以盲盒为交易对象,伪装成C的小B,他们主要以全买零卖,赚取二级市场的差价)。
2.重度用户(此类用户有收集癖,对“全套”、“稀有”有某种执着追求)。
3.中等用户(这类用户,是即时消费的快感和延迟消费的理性消费,不追求全套或物品的稀有,但会希望以更理性的价格购买自己喜欢的款式)
4.边缘用户(年轻人自己喜欢购买小型装饰物、玩具、文具和配饰;或对某个特定IP,如海贼王、火影忍者有着独特心理的人)
随机性,对年轻人有吸引力
只有商人们才知道这些盲盒里会有什么东西开出来,玩的就是“鱼”。买过盲盒的人,仿佛进入了彩票站,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开出一张自己的“五百万”票。
上瘾机制,强化复购决策
不确定性的刺激会强化复购决策,因此,许多人即使买了盲盒,也不是自己喜欢的,而是继续购买,希望在这一不确定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产品,于是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东西。
对于小孩子来说,只想抽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次机会,一次抽奖。但是对于成人来说,一套盲盒里,不同风格的几率不同,概率值小价值大。每个人都希望抽到的概率小,价值高,这种不确定性会带来刺激,撕开盲盒的瞬间,就像拿起一张纸牌或纸牌,紧张之后是放松,让身体释放出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欲望。那是盲箱的一个魅力。
就目前而言,对于盲盒的消费体现了年轻人对生活惊喜的期待,以及对收藏者那种情感追求,更是一种童心的延续。但是,令人不安的是,盲盒背后的炒股高手,投机者可能会把这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变成一种资本。“盲箱”可能只是一种过渡形式,前期可以炒,但最终还是要回归零售概念。
关键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