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变味儿了吗?
时间:2022-06-04 04:00: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6-04 04:00:01 来源:行业动态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夏添 日前,第十五届FIRST青年电影展正式落下帷幕。这是FIRST来到西宁的第十一年,在这个从前电影文化几近干涸的遥远城市,FIRST扎根、成长,并在很多人心中成了这座城市的新代名词。
忻钰坤、毕赣、文牧野、周子阳等一批优秀的青年创作者从FIRST走出,《棒!少年》《老兽》《大象席地而坐》等小众佳作也因FIRST被更多人熟知。
随着FIRST的声量愈发走高,这里走进了更多的顶级电影人,吸引来了更多的资本。从前艰难前行的影展也开始变得有声有色,拥有了更大的规模和影响力。
然而,在FIRST排场越来越大的同时,一些隐忧也接踵而至。
FIRST的两面 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影迷来到西宁,FIRST或许能带来国内各大电影节展中最独一无二的参与体验。
在这里,电影与观众的距离被拉近到极致,街头巷尾都弥漫着电影的气息。热爱电影的人们从五湖四海齐聚一堂,一同观看电影,谈论电影。曾经无比遥远的电影主创和明星们从银幕前后走出,像朋友一般与观众进行着亲密无间的交流。
“这里一直很尊重电影。”一位曾经参与过FIRST影展的普通影迷对犀牛君说道。
而对于青年创作者来说,FIRST更像是他们追逐梦想的一扇窗。
在这里,年轻的电影人与他们的作品恣意成长。FIRST就像青年导演们的实验室,抛开“世俗”间的钱、资源、商业,回归创作与艺术,回归电影本身。FIRST就像中国电影人和影迷间的一所“乌托邦”,电影人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只为留住中国这为数不多的单纯。
但是,就像电影这门艺术从不单纯。人们无法把政治、宗教、信仰等元素从中彻底剥离,更永远无法对电影的商业性避之不谈。
2010年,FIRST影展开始建立电影市场板块。通过下设创投会、产业放映、论坛等活动,为青年电影人与电影产业构建对话桥梁。与很多电影节展相似,作为电影市场核心环节之一的创投会活动,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来自行业内人士的目光。
按照往年惯例,在创投会现场,这些青年导演们将一个个站上讲台,向投资人与嘉宾们推介自己的项目。
今年的第十五届FIRST创投会征集到了916个报名电影计划,其中有541个有效电影项目,处女作便占了430部。而作为该环节重要的赞助方,本届影展也迎来了麦特文化、爱奇艺、联瑞影业、猫眼影业、映美传媒等十余家业内公司。
后盾愈发强大,预算愈发充足,可来到现场的导演们似乎有些变了味儿。
一位参与了这届FIRST创投的业内人士向我们透露,相较往年,今年的很多创投作者都用大段篇幅介绍项目的商业效益规划,甚至在创投PPT上宣传自己拥有的营销资源。而在诸多资深行业人士面前,如此小巫见大巫的行业资源,既不足以称道,也与影片自身毫无关联。
过度被强调的市场与商业价值,让今年的FIRST创投不再单纯。以至于在创投现场,麦特文化创始人陈砺志公然炮轰道:“我觉得FIRST在堕落,李子为在堕落,我们的创投也在堕落。”
在他的发言中,直接点出很多创作者是奔着类型片而来的。这些人就是怕自己无法被选中,所以故意写这些题材类型,早已忽略了创作者初心。
根据官方数据,在本届创投报名项目中,仅家庭题材项目便达到了224个,占比达到了41.4%,另外,爱情、悬疑、犯罪等题材类型均为热门选择。在最终入围的18个项目中,类型片仍然是不少人的选择。
在我们看来,当FIRST开始接触市场的那一刻,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很难一直保持单纯。又或者说,商业与艺术本就是一体两面。而本届FIRST创投,正暴露出了来自青年导演们的这种焦虑。
小小的插曲,倒是并未改变FIRST创投的火热。在场资方们争相向潜力项目伸出橄榄枝,陈砺志也因一部惊艳的《倒仓》一改此前态度。
FIRST不再单纯 而另一边,在主竞赛单元,今年FIRST也出现了一些颇有争议的事件。
今年的FIRST本是届纪录片大年,共有8部纪录片入围。然而由于其中有4部因“技术原因”未能顺利展映,最终影展决定将最佳纪录片奖授予【空缺】,并留下了“当奖项脱离观众和观看,也就没有意义”的获奖理由。
在更多人眼中,最佳纪录片奖的空缺无疑是勇敢的。它表达了一种立场,在国内似乎也只有FIRST能够拥有这样的勇气。
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因为部分项目无法放映,就让其余参赛影片共沉沦,失去了宝贵的评奖资格,这或许已经构成了另一种不公平。
当FIRST影展的主竞赛已经从评奖变成了部分人的发声工具,这样的奖项是否还具备公信力?这样的评奖机制,是否也已经形同虚设?
与此同时,对于其他顺利首映的影片而言,过低的豆瓣开分口碑,也成了这些新人导演肩上的高压。
一些声音认为,在FRIST这样的舞台上,只参考有限评价样本过早开分,或许会对影片和这些青年创作者造成很大伤害。他们既无能力在评分网站上锁分、延迟开分,又禁不起过低评分的打击。
在今年的媒体酒会上,FIRST首席执行官李子为更对影评人的苛刻大肆抱怨。在她看来,这些低分前期评价已经为影片打上了不乐观的伏笔,FIRST已经在无形中被打上了没有市场、没有观众的标签。
但观众们似乎们早已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一位匿名的网友在知乎上留下了这样的评价:“资本深入,所有片子为了刻意包装成原始感搞得做作不堪。参考五年前和现在FIRST出来的获奖作品豆瓣评分即可。”
究竟是观众和影评人太过严苛,还是初心不再的创作者们失去了鲜活,影展走入了岔道。这个问题,想必不止是FIRST需要思考的。
再看电影节的价值 从定位上来看,电影节的最大价值,除了服务广大电影爱好者以外,更在于衔接产业上下游,为市场与创作者找到一个沟通的平台。除了诸多国际知名的A类电影节以外,像FIRST这类将青年创作者作为主语的影展,更凸显了其商业性以外的价值。
像全球最知名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30余年时间,依旧坚持对低成本的新锐项目加以扶持。而即便是曾经成功让很多独立佳作走进主流市场的圣丹斯,仍然只有少数作品能够回本,取得商业上成功的更是凤毛麟角。
那么回过头再来看FIRST,抛开国内电影产业对新人导演和作者电影的不友善。作为参与的创作者和影展本身,是否应该坚守初心,留给中国电影一个更加纯粹的盛会呢。
就像一位电影史研究者在社交平台上所说的:“绝大多数青年独立电影,受限于题材、资金和制作水平,不论在豆瓣开不开分,在电影节拿不拿奖,拿多大的奖,都很难说能有多少未来市场的潜力。市场上卖钱的从来都不是独立电影。”
通过FIRST脱颖而出的影片,很难与商业市场完全挂钩,但作者本身无疑是具备潜力的。但如果青年创作者们从初衷就变了味儿,如果连FIRST本身都在改变初心,那么FIRSR影展自身的存在价值,也将会大打折扣。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