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舟山是个怎样的城市?

舟山是个怎样的城市?

时间:2023-10-18 11:48: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10-18 11:48:01 来源:网站运营

舟山是个怎样的城市?:

【屡夺第一,这座“小透明”城市为何出圈?】

以下文章来源于江南智造总局,作者阿C

千岛之城,为何总在逆势猛涨

站在新能源产业风口的锂电之都宁德,承包了“欧洲人的冬季”与卡塔尔世界杯周边的义乌,火成了“精神上的北上广”的鹤岗……这几年来一些小城市忽然“出圈”了。

小城虽小,却能和各大城市联合互通,影响着国人的衣食住行,又或是重要的工商业基地,还可能是富甲天下的能源中心。了不起的小城市们如同分散各处的引擎,共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版图。

位于东海之滨的舟山,也是这样一座小城。作为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舟山陆域面积只有14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116.5万人,在长三角城市中均排队尾。

就是这样一个漂在海上的小城市,却在这两年创造了突飞猛进的经济奇迹,发展势头上毫不示弱。低调发展的小城故事多,也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01、舟山跑得快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340.1亿元(上半年GDP为89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这是舟山今年前三季度交出的成绩单。孤立着看这些数据往往缺乏直观的感受,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清晰地看到趋势和差异——8.8%的增速,快于浙江全省5.7个百分点,不仅仅居浙江各市第一位,更在长三角四十一市中名列第一,可谓一骑绝尘

“跑得快。”这是许多人对于舟山的新印象。这样的印象源自于这座小城市近两年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速。的确,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可以发现表现亮眼的不止今年前三季度:2019年,舟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1.6亿元,经济增速9.2%;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12.11亿元,经济增速12%;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3.6亿元,经济增速8.4%。

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舟山的逆势上扬着实引人关注。跑得快的动力在哪,或许需要从产业维度来找寻答案。

向海而生的舟山,千百年来接受着大海的馈赠。

首先是丰富的渔业资源。因“东海鱼仓”闻名,以“渔盐之利,甲于一群”著称,优良的地理条件使舟山渔场一年四季都有渔汛,有当地渔谚流传:“春天黄鱼咕咕叫,夏天乌贼晒满礁,秋天虾儿到处跳,冬天带鱼整网吊。”渔业便成了舟山当之无愧的传统优势产业。驻足舟山国际水产城,水产的咸鲜味扑面而来,码头熙攘、船来车往。

事实上,自1955年后的四十余年,舟山水产品中国内捕捞占比曾常年超过98%。到上世纪80年代,舟山不少渔业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太平洋、大西洋等深蓝地带,跨出国门、驰骋远洋渔场。

目前,舟山市有远洋渔业资格企业39家(包括中水渔业和舟渔公司),为全国地级市之最;远洋捕捞渔船685艘,占全国20%以上。2015年,农业部发文同意并支持舟山建设全国首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舟山也由此建立起了远洋捕捞、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交易贸易等环节深度融合的发展体系。

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图源:中国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
大海的馈赠远不止此。位于中国海岸线中部的舟山,踞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处,有着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适宜开发建港的深水岸段总长280公里,占浙江省的55.2%、全国的18.4%。如果按每千米深水岸线承载500万吨年吞吐能力的系数测算,舟山港域港口资源可建码头泊位年吞吐量超过10亿吨。这些优势,让舟山在中国海洋经济中占有独特地位。

舟山群岛示意图(图源:百度百科)
海洋经济是个既古老又崭新的概念。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有力实施和海洋经济的深度发展,舟山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现。2011年,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7年,浙江自贸区落子舟山。港航、商贸、临港工业,港口经济给舟山带来了现代海洋城市与世界接轨的想象。

杭州舟山港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去年实现年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12亿吨,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标准箱,居全球第3位。其中,舟山港域港口货物吞吐量60065万吨,比上年增长5.1%。

凭借着港口优势,舟山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大量矿砂、石油、煤炭以及化工品、粮油在这里中转储运,由此催生了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运输与商贸物流之外,港口的巨大作用还在于它能够撬动第二产业。港口兴,则临港工业兴。由于港口的存在,钢铁、石化、造船等产业集群得以在海岸线集聚,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

这一点在舟山身上也得到了验证。从过去三年舟山三次产业的经济数据就可发现端倪:2019-2021年间,舟山的三大产业中,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都是第二产业,三年间平均每年增长将近21%。可以说,异军突起的第二产业在推动舟山经济增长过程中立了大功。

数据来源:2019、2020、2021年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如果再进一步聚焦,究竟是哪些细分产业带动了增长呢?观察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业情况数据可以得到答案:近几年,舟山的石油化工业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

但实际上,舟山并不产一滴油,却有全球最大单体“石油岛”的称号,因此也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无中生油,舟山怎么做到的?

02、无中生油

万亿级油气产业集群正在舟山加速崛起。

根据相关数据,截止今年4月,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已经集聚了油气企业9300余家,2021年油气贸易额达737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83%。在炼化加工、油气储备等领域,舟山片区已经呈现出龙头引领、链条延伸、辐射带动的溢出效应。

比数据更具象的是现实变化。曾以渔业捕捞、养殖、水产加工、渔轮修造等为主要产业的海岛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往来如梭的船舶,陆续停靠在舟山深水良港加油锚地上,等待加注保税船用燃料油;鱼山岛上,一座座大型石油炼化设施鳞次栉比,原油、石化产品运输码头一字排开,全球最高最大的火炬塔群昼夜不息;六横岛上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数以万计的清洁能源,正源源不断向长三角地区输出……

(图:油气产业链)
“千岛之城”舟山为何做起了“油气”的文章?有人将背后的原因总结为“国家所需、地方所能”。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之一。但一直以来,围绕油气衍生的上下游产业——无论是油气储运还是炼化等都存在着一些亟待克服的问题。

比如,我国主要的7条国际远洋航线中,其中6条途经舟山海域,每年穿行的国际航行船舶有2万多艘次,不过这些船舶大多在新加坡加注保税燃料油,部分在香港地区或前往韩国加注。再比如,我国石化行业长期存在“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具体到油类产品就是,乙烯、芳烃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舟山有着独特的港口和区位优势,储油设施、炼化项目、集疏运体系等发展油气全产业链的基础条件一应俱全。此外,舟山经济总量不高、风险可控,船小好调头。这些条件让舟山在新时期以“油气”为切口经略海洋经济有了底气。

2014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国家规划确定的石化基地炼化一体化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曾经的垄断行业向全社会打开了大门。舟山率先推门而入,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应运而生,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当时世界投资最大单体产业项目,也是迄今国内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2017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舟山挂牌成立。按照“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的既定思路,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将打造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国际油气储运基地、国际石化产业基地、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和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同时实现三个“1亿吨”的目标——1亿吨油品储备能力、1亿吨炼油能力、1亿吨交易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舟山开始重点发展包括原油和液化天然气接收、成品油出口在内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并聚焦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项目,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业链。同时,与杭州期货交易所等国内期货现货交易平台合作,共同建设以油品为主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

自贸区战略的机遇让舟山得以先行先试,有更大的政策自由度,在市场准入、监管等等方面可以做出更多创新。

以保税燃油加注产业为例,舟山向外资和民营资本进一步开放了供油市场,对接引入中石化长江燃料保税油中心、中石油东北亚船供业务中心,中石油燃料油、国油石化等供油企业,推动能源巨头道达尔与浙能集团达成合作以舟山为核心构建全球加油网络。

同时,联动杭州海关推出监管创新举措,其中,“油品保税货物转让”、“多船一供”专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量身打造”。此外,舟山还推出了一船多供、跨关区供油、保税油混兑、保税油24小时调度、海上生活物资供应等一系列方便举措的实施,吸引更多国际船舶驻足停留舟山。

这些创新只是一个缩影。截止今年9月,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共组织开展了8批制度创新成果评估,累计形成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03项系全国首创,30项面向全国推广。

各类创新政策、制度加持下,舟山也得以“无中生油”“聚气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油品储运基地,油品储运能力达3400万立方米。2021年,首个千亿产值企业——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诞生,石化产业带动下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逆势增长;实现船用燃料油直供量552.17万吨……

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图源:中国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

03、甬舟一体化

舟山的石化产业,还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

与舟山一水之隔的杭州,也正将目光聚焦于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杭州的石化产业实力雄厚,据杭州市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的信息显示,2021年全市300余家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达4145.9亿元。

此外,杭州还拥有国家规划的七大石化基地之一——杭州石化基地,包括镇海(杭州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仑(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大榭开发区)三个片区,拥有镇海炼化、中金石化、大榭石化、浙江逸盛、杭州利万等大型石化企业,以及LG甬兴、台化、见龙机构、杭州湾腈纶、顺泽橡胶等大型下游化工企业。

相似的产业定位,往往会带来地区之间的竞合问题。但眼下,舟山与杭州在石化产业方面显然是合作优于竞争。

由浙江石化承担开发主力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与杭州石化基地在互联互通之下,可实现协同发展。浙石化投产后,舟山基地生产的PX、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化工品可供给杭州基地,杭州石化基地生产的液氨、硫酸、烧碱等无机化学品可供给舟山基地,实现物料互供,发挥协同效应。

目前,两地石化产业融合发展已经迈开了步伐,甬舟石化基地互联互通管道、成品油管道项目、镇海至金塘新材料园区油气管道项目等都已经提上日程。

未来,如果进一步推进两地石化产业协同发展,杭州-舟山石化基地,将有希望发展出可以媲美新加坡裕廊岛、韩国蔚山、美国墨西哥湾的石化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石化产业基地

舟山与杭州在石化产业上的协同,折射出了另一个故事:甬舟一体化。

对于甬舟一体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许都是杭州、舟山两港合并,或者“舟山就是杭州的一部分”。两港“合体”之前,杭州港与舟山港尽管身处同一海域,使用同一航道,但规划建设、营运管理彼此独立,岸线资源难以优化配置。2015年9月,杭州港合并舟山港完成,至此包括港口综合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港区开发、海事航运服务、口岸监管等多个方面开始实现实质性一体化,港口能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事实上,甬、舟,两座城市在历史上有着“剪不断”的关联。在古代,舟山大部分时间都属于杭州管辖。新中国成立后,两地才逐渐“分家”,50年代舟山专区被划出杭州专区,80年代杭州与舟山相继设立地级市,延续到今日。

有人曾经做过周详考证,历史上,在两千多年间,舟山脱离杭州实质管辖的时间仅170多年。考虑到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定海实际上仍受总部驻于杭州的宁绍台道和会稽道管辖,扣除以后则不到百年。换句话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两地同城了数千年。

清朝杭州府(图源:环球情报员)
如今,城市群和都市圈时代,两个城市或多个城市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已经是大势所趋。杭州作为制造业强市,可以为舟山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空间。舟山是中国大陆唯一的群岛地级市,可以为杭州提供优质的港口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2019年8月,甬舟一体化推进大会召开,杭州、舟山两市签署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甬舟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甬舟一体化开始加速驶入快车道。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共同培育产业集群再到公共服务共享,在一体化范畴内大众所能想到的领域,两市都在全力“相向而行”。

这之中当然也有着大胆的创新尝试。比如2020年5月,杭州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拟给予“舟山户籍同城待遇”,具体来说,就是杭州舟山“户籍同城互认”:舟山市区户籍等同于杭州市区户籍,舟山县市户籍等同于杭州县市户籍。以这样的方式打通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壁垒,在全国尚属首例。

上个月初,世界级跨海工程——甬舟铁路全线开工,西起杭州东站,向东延伸至舟山市的金塘岛、册子岛及舟山本岛,建成通车后将补齐浙江“市市通高铁”最后一块“拼图”。舟甬之间,将不以山海为远。

伴随着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杭州和舟山双方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似“一家人”。而甬舟一体化发展,不仅将为杭州、舟山两座城市带来成长机遇,也更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创新探索。

关键词:城市,怎样,舟山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