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如何理解网站运营?

如何理解网站运营?

时间:2022-09-01 18:27: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2-09-01 18:27:01 来源:网站运营

恰好今天写了一篇文章,网站运营究竟是个什么职务,转帖如下:

入行互联网后,做了2年杂役,3年运营,期间风云变幻过网编、产品策划、销售联盟、SEO、网推、网站分析等职务。自从职称变为运营经理后,我便每日敲木参“禅”:运营经理究竟是个神马职务!模棱两可,最终木有参透!但毕竟身在运营经理这个茅坑上,若不拉出点片言只语,也难心情舒畅,故抛点砖头出来,以期引出金屋中的阿娇!




砖头一:网校没有运营岗




  第一份工作是在网校,隶属于网络营销部,最高领导为运营总监,不设运营经理岗。网络营销部门内部基于岗位工作内容分了4个小组:SEO组,网络编辑组,设计组和策划组(又分线上活动策划和线下活动策划)。网站编辑充当产品经理和网络推广的职责,负责相关新频道策划和低成本营销推广执行!SEO组负责网站优化及数据分析统计,设计组支持网编组和策划组工作的网站呈现,策划组负责用户运营




砖头二:IT垂直门户的运营经理岗




  第二份工作是IT垂直门户站,我的岗位是运营经理,但是隶属于产品技术部。当时我们部门的架构是:事业部副总经理直接管理,部门内设置产品组、技术组、设计组,后来因为要做IT界的SNS社区,所以设置了一个运营经理岗,花落我头上。这时候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社区推广,核心用户的招募及运营。比如做了很多线上线下活动、内容型专题策划及推广,大客户的社区营销配合支持等工作,网站运营108将即萌芽于此。




砖头三:线下企业互联网化部门的运营经理




  第三份工作终于有了专门的运营部了,由运营总监领衔,下设网络编辑组、客服组和运营支持组。我的岗位是运营经理,隶属于运营支持三级部门。网络编辑负责企业各分支机构的业务联系,网站内容编辑,客服组负责接收IM和400电话业务咨询和转化,运营支持组负责与技术部、产品部和市场部沟通,并基于网站数据对各兄弟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根据我曾经的工作经历,得出如下结论:




  1、运营经理这个岗位因互联网产品形态的不同职责也有所不同。比如社区运营经理,要通过合理的用户运作手段达到营收内容(UGC)的目的;门户站因为是编辑生成内容,所以其实主编充当的是运营经理(亦或运营总监)的角色,运营主角其实是编辑记者们;网校对于用户来说,最重要的其实是网校内容提供者(专职、兼职教师),所以在网校里教师管理者充当运营经理(总监)角色。电商类网站,最重要的是依靠产品盈利(当然类似京东巨鳄不在此列),所以最重要的应为线上销售人员(商品编辑、推广策划、客服等),所以在电商里,运营经理应以线上销售人员任职…




  2、大言不惭的给网站运营这四个字下个裸体定义:通过有效的运作策略和手法,一营民心,二盈利,最终实现网站商业价值!定义简单质朴,但是网站运营工作内容繁冗复杂,所以仅算个宏观概念。说的直白一点,互联网产品运营人员其实是个线上销售身份。所以运营人员在纯互联网产品类公司是最能站的住脚的职位,因为其是和产品盈利息息相关的。那么有哪些岗位是运营岗呢,我的理解有如下几种职位:网络编辑,网络推广(seo、BD等)、客服。这三个岗位的协调运作,足可以唱一出大戏:网编包装产品,网络推广招揽顾客,客服变现流量。很完美的梦幻组合。但是很多人会说,产品经理、ui设计师和技术开发工程师在这里充当什么角色呢?打个比喻来解释:网站工作团队其实更像一个剧团。产品经理和技术工程师们负责搭台子,怎么搭,谁来搭,这都是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们的事情。视觉设计、Ui设计负责戏台装修,接下来,运营团队就要在这个台子上歇斯底里唱戏了。




  基于以上结论,得出网站运营经理需要具备的三点素质:大势把握能力,业务规划能力,个人魅力!




  本文主要说大势把握能力和业务规划能力,至于个人魅力,个人情商较低,不能胡言乱语,胡乱拼凑一些言辞,以使文章完整。




一、大势把握能力




  听起来有点冠冕堂皇,其实就是预测未来需求和热点(产品)。比如互联网行业大势,我建议多关注虎嗅网、钛媒体、36氨和雷锋网。在这些网站上,众多评论家聚集在一起,评论各种新鲜玩意,谁火评谁,微博火了评微博、微信火了议微信,O2O、c2b概念满天飞。在这些商业评论观察类平台上,评论家们思维炫技,各抒己见。有创业CEO,有专业点评师,有媒体工作者。从这些评论性文章里能看到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走向。这些网站平台的文章,我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总结产品成功之道;预测产品未来发展模式;探讨商业价值创新及相关评论性软文。比如最近正在热议的微信,有人说将会代替微博,有人说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的开山之作,有人说微信打通了O2O,还有人说微信自宫QQ,各执一词,无所谓对错,自圆其说即可。




  再比如职业趋势。如何预测热门职业,我的经验就是看出版行业的书籍。比如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当时产品经理的书籍少之又少,翻遍整个书店,只找到一本《就这么做产品》,还不是纯互联网的产品。但是过了不久,忽然发现产品经理的书开始多了起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联袂问世,后来又出来个《精益求精-卓越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启示录》《yes 产品经理》、最近又有了《神一样的产品经理》。果然,产品经理这个概念火了,满天飞舞。周鸿祎、马化腾都把自己标榜为产品经理。因为概念火,产品经理的职位也随之牛市。到现在也一直木有沉寂下来。




二、规划能力




  这里的规划分为三大块:业务规划、日常运营工作流程规划和团队规划




业务规划:




业务规划属于策略层面的,主要是跟领导,跟自己,跟团队一起做问答题:

  1、为什么要做这个业务,有何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2、商业目标是什么?

  3、我们做,有哪些先天优势?有哪些需要去采购,成本如何?

  4、这个业务处在产业链的什么位置上?需要平衡哪些利益?

  5、我们的竞争对手有哪些?如何设置进入壁垒?




  在这五条中,最重要的就是盈利模式,不管你是放长线钓大鱼(资本),还是追求蝇头小利(用户收费),亦或和企业商业合作(广告及其他),想清楚再行动。




  把这5道题答完了,业务规划也就接近尾声了,但是不要大意,我们是打工者,不是创业ceo,所以你还得拿着这5大问题的答案给你的上级领导陈述,接受领导的刨根问题。最后领导拍板后,你方可进入下一步。




日常运营工作流程规划




  所谓工作流程化,就是互联网的工作和房子施工是一样一样的,其实是个工程化的工作。盖房子需要一步一步进行,会比较稳妥。互联网工作也一样,标准化的流程往往可以批量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策划一个主题专题或landing page,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从主题选题、策划、原型、视觉设计、页面制作开发、内容填充、上线推广、效果分析,其实是个流程化的组合拳。那么如何流程化,就以主题专题策划为例分享一个我曾经规划的流程化的一个实例:










团队规划:




  有了概念上的业务,我们就要组建团队了。这可不是个轻松活,好的概念需要好的人才执行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在团队规划上切忌不可操之过急。我的一个招聘观念很简单:踏实厚道是第一位的。少说多做永远是互联网工作者的优秀品质,特别是互联网底层的工作人员,其实肩负重任。




  工作了这几年,没带过几个团队,但是刻意去观察过一些团队现象:




  有的团队,头比较谨慎,毕竟职场有政治,所以有些团队领导在团队内会灌输一种谨言慎行思想。这本是管心的一种手段,但是反过来会钳制了手底下同事们的思想。互联网本来是个重创造的平台,创意来的猛烈与否直接与你业务的好坏挂钩。所以说这样的团队往往固步自封,失大于得。团队的利益是一致的木有错,但是因为团队利益导致业务发展受挫的时候,团队利益应该让步,毕竟团队之上还有大团队。




  有的团队的领导钉是钉、卯是卯。按部就班按规划走路,这样的后果就是往往这个团队成为了太极部。左右推拿,来新活了,降龙十八掌,推出去,典型的太极宗师。




  我理想中的团队是这个样子的:一片和谐,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政治色彩,一切以事业为重。闲着无聊时插科打诨,打情骂俏更能促进脑细胞;内含一个灵魂人物,被崇拜,经常给团队培训各种职业技能;男女比例不能失调。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一窝蜂的上。奖金制度坚决执行,并且执行的有理有据,让其他员工心平气和的祝贺。这样的团队在我工作的经历里木有碰到过,哪怕是创业的新单位。故而我不负责任的总结了一句话;很多好的互联网业务模式不是死在市场上,而是胎死腹中。由此我觉得团队建设其实是最根本的事情。事在人为嘛!




  有道还要有术,在团队规划中,务必把每个职位、每个人的绩效制定出来,正所谓“丑话说在前面”。所以合理的绩效制定是运营经理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如何制定绩效呢?




  做互联网公司或互联网化公司,总有其商业目标,这个目标可具象也可抽象,具象目标如小型电商站,就是营业额,毛利(利润)等;抽象目标如京东商场:跑马圈地,规模化市场(资本)。目标是有阶段性的。虽然京东目前负利润,但是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总有一天会追求利润的(产品利润或IPO),要不然资本市场还不得炸了窝。有了商业目标,我们就要将这个商业目标分解到下一级单元:即各个部门,如市场部,产品部,销售部,运营部等业务相关部门。各个部门获得任务目标后,各部门leader继续分解部门目标给直接下属,直接下属获得自己的目标后要继续庖丁解牛给手下员工。这样的话,目标就会自上到下分解,完成目标的过程就是自下到上的完成目标的执行过程。




  有了目标,还要量化目标。这个量化目标就是我们职业人耳熟能详的kpi。很多人深受这三个字母之害。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因为你的报酬是这三个字母给你派发的。如何制定业务人员目标,我拿以往的制定目标的表格举例如下:










三,个人魅力




  一个有魅力的人,身边总会围着一批小弟,死心塌地的崇拜你,信任你。如何创造魅力,如下几点:




  1、不定期给手下做培训




  互联网的工作其实是一个特别有魅力的工作。我刚当网络编辑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了我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那时侯工作的单位有一个UI设计研究院,专门研究界面那点事。那时候,我就是个网编,天天cv文章,都不知ui是何物,就是感觉很hi的两个字母。那次,UI设计研究院有一个内部各事业部的培训,约两小时,我听的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于是,培训结束,我大步一挥,直奔书店,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互联网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就有了这样一个理解,多给手下一些视野和知识,或者发展方向指一条明路。




  2、树立业界威信,当个圈内人,开博立派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网站分析派宋星,郑海平,蓝鲸可谓三剑客;产品经理派,苏杰,王坚,费杰有目共睹;SEO派系林立,英雄辈出,网络推广上更是群英争霸,欣欣向荣。他们一方面在各自领域贡献知识,另一方面出书立说,其每个人都热衷分享,在分享中创造了他们的魅力值。




3、为人诚信

做人的一个基本道德,“言必信,行必果”才可以得到下属的信任和推崇。本人在工作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领导。其中一个领导给我的印象特别不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最终烦了,就选择离开。







2014年1月6日语

遇到很多私信我的人问这个问题,所以再谈一次




运营的发展演变




早期门户站的运营是粗犷豪放的,编辑记者充当运营主角。那时候只要有流量,就会有广告效应。所以门户站大都全面开火,各种频道。那时候的运营是苏东坡式运营手法:豪放型,“大江东去,掏尽流量,惊涛拍汗,卷起千堆雪”。发展到现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2.0时代,再这么愣头愣脑的运营下去,就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了。不是预算超支,就是人力不堪负荷。我就亲历过这样一个事情:

CEO开会说,这个季度我再给市场部500W推广经费,如果再做不出成绩,就问斩。我当时就吓傻了。因为当时市场部门已经投放了很多广告,我做了监测。从数据上看,基本上对业务没任何效果。有效果也是目标成本太高:带来一个咨询要几十元钱。所以,这500W,注定要零落成泥。于是,我给CEO建议,其实不用500W,给10W能照样做出500w的效果。结果ceo真的就给了10W。为此,我得罪了市场,但保住了损失。一来市场部太不靠谱,连网吧流量都敢买,二来的确纯靠投广告本就是烧钱的行当。所以,运营化的推广手法才靠谱。尤其是创业型公司。三来,在我的理解,做流量,做用户,必须精准。如果预算过多,工作人员就不会去动脑筋思考问题了,因为怎么花,这些钱都是盈余,而如果只给你一点点预算,或者干脆象雷军给黎万强0预算的时候,黎万强会去动脑筋思考。结果老黎“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所以,运营演变到现在,或者说营销演变到现在,大多走到了婉约化运营时代,或称运营化推广时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用户,我们绞尽脑汁服务好每一个用户。流量运营成了“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坐等精准流量上门,内容运营成了“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寻找痛点,精准推送。而用户运营成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管用户如何刁钻,都要维护好,否则众口铄金,尤其是微博时代,信息也开始滚雪球了。




其实只有一句话:运营就是做口碑。




以前电视、报纸、门户时代,企业说啥是啥。搜索引擎时代,开始精准营销,而如今,精准营销都不靠谱了,营销开始从推式到拉式的转变。企业投放广告,不在找媒体或平台,而是直接找目标受众,把企业商品的亮点通过用户的嘴里说出去。并在互动中将商品信息(一般为好评类)分享到朋友圈中。营销于是变的越来越精细化,数据化。微博上的大V做的就是这个生意。




再谈网站运营概念




在上文 里,曾给网站运营下了个定义:通过有效的运作策略和手法,一营民心,二盈利,最终实现网站商业价值!这是从商业目标考量而下的一个定义,运作是手段,营收是目标,先说目标。

没有无缘无故的网站。建站都有目的,或盈利,或捕获销售线索,或展示企业实力。现在建站变的越来越容易,一二百元便能建个相当靠谱的站点(仍有很多传统企业在找建站服务的时候,动辄几万元的投入,实在是钱烧的,这是外话)。建站目标从根上说都是为了提高销售或降低成本,都和钱相关,不论你建企业信息展示站、还是电商站、2.0站亦或平台站点,甚至于你在微博、微信开宗立号,目的都是钱。只不过网站(或产品)是变现的一个环节。所以根据业务特征,商业模式的不同,建站的直接目标也便不同。我大体上把网站的目标分为四大类:

在这四个网站能实现的直接目标中,流量是根基,不管你做用户还是做利润,都需要流量。这也是门户站赚品牌营销预算(或者直白点赚市场部的钱)的主要模式,也是淘宝、天猫平台的立身之本:把控流量便把控了市场。但是,从市场部的营销需求上看,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年头,靠曝光、印象展示的品牌营销预算必将缩减,效果营销的需求必将日益强烈。所以,市场部营销投放的眼光为之一变,开始做精准的效果营销。所以,搜索引擎有了生意,2.0网站有了模式。搜索引擎的精准营销我后文再说如何不如2.0站点。2.0网站做用户的价值不在流量上,而在注册用户身上,通过用户数据的挖掘和筛选,可以满足目标企业的精准投放需求,所以市场部一旦开始算渠道投入产出的账,就会将钱投到精准营销上:基于用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兴趣爱好、行为轨迹来定向推广商品。所以,2.0的网站只要把用户运营活跃就可以了。寻求线索的网站,企业信息展示站是一类:网站履行纸质宣传册的作用。企业站捕获的是商品或服务的咨询线索。此外,靠联盟生存的互动社区也是这样一个线索捕获的网站:通过做内容引入流量,再将流量按效果分成模式(cps)批发给电商网站,比如豆瓣读书为电商站引流,做淘宝客的美丽说、蘑菇街等,也都是通过内容或主题社区的形式吸引用户自然tips到电商站下单,他们也是做线索的。最后,利润站就不必说了,做电商的,开淘宝店、天猫店、自营电商站大都为了赚商品差价。

运作是一种手段,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不同有不同的运作手法。

比如在产品形成期,我们有了一个概念,但是不敢确定概念是否正确,也就不敢投入。所以,我们通过低成本的产品不断试错来解决这个问题:测试概念是否符合用户需求。

Groupon目前身价不菲,可是在起步阶段,相当“荒凉”:用wordpress免费程序弄了个博客,命名为Groupon,然后每天去发一个售卖信息,今天卖T恤,明天卖鞋子,然后用免费软件制作优惠券,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礼券。就是在这样各种免费拼凑的产品中,将Groupon直接推向了成功。这就是精益创业的经典案例:最小化可行产品-不断尝试新点子试错-发现引爆点-开始投入时间人力财力。




小米也是一个运作成功的典型案例,在小米产品成长期:雷军对负责产品营销的黎万强说:我给你0市场预算,你给我做100万用户。小黎郁闷了,0市场预算,怎么搞呀。于是他想到了“运营化推广”:营造口碑。在MIUI早期,小黎们广撒网,在论坛里不断寻找用户,最后拉来1000用户,然后选择100个做为超级用户,参与MIUI的设计、研发、反馈等。最终,这100个超级用户产生了燎原之势。直接做到1700万用户。




所以说,运作是一个循环轴,不断试错-不断解读推广效果、产品质量、用户运营的反馈数据-根据反馈不断改善-最终完善产品,向成功进军。在这里一定要注意一点:在试错的过程中,不管是什么错都是我们的错。不要得罪任何一个用户。在反馈环节,或根据反馈修正功能、调试错误,或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运营策略、推广方法等。所以,我们要重视反馈环节。这也是互联网产品之所以会不断升级,2.0版本、3.0版本…的原因。




产品和运营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个话题,老生常谈。




从工作职责上来看,网站运营和产品其实是珠联璧合的关系,按道理来说是天造一对,地设一双。但是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靠不住。

我们都要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产品策略和运营手段,一切以拍脑袋想出的产品和运营行为都是可耻的,甚至是十分可耻的。




1、产品经理考虑用户的时候是把用户考虑傻了,营运者恰恰相反,应该把用户想的精明一些。这就是产品和运营之间的最大区别。产品是服务,运营依然是服务。这两者都需要用户体验。

2、产品经理发现了一个市场需求,或者从竞争对手那里发现了新的情报,于是,产品经理开始谋划产品进而生产出来,这款产品可能只满足了用户的基本需求,接下来运营上场,担纲产品迭代任务。在运营这款产品的过程中,运营者基于用户的行为发现产品的可完善的地方,或者出现了用户的新需求。这个行为一方面是用户直接反馈过来的,另一方面是从用户行为数据中挖掘分析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运营人员不断将用户需求反馈给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基于用户需求,来雕饰产品、快速迭代。这就是产品和运营的关系。




这让我想起了高考备考期间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比如模拟考试的目的,就是在不断的考试中不断的发现童鞋们在哪个知识点是弱项,然后基于弱项有目的的巩固,然后再模考,再通过考试发现弱项,再完善…直到将所有漏水的知识点都巩固上,那么高考高分便志在必得了。

产品和运营总是存在矛盾,即有产品的错也有运营的错,我以前说“拳打产品经理”是站在运营的角度片面的想法,有失偏颇。实际工作中,产品和运营的矛盾都是因为用户需求,产品认为我的产品不需要运营,产品自己会说话,的确是这样,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但是,市面上流传着很多产品,大部分产品都进了博物馆,盖棺定论,不是产品不行,而是运营不力使然。这是其一。其二,产品在设计产品功能的时候,往往只注重用户体验,而忽略了运营者的体验。也就是说,运营也需要产品筹划一些工具,以便让运营工作效率更高。第三,就是和人相关了,自负的产品经理碰上自负的运营人员,结果就越来越“负”,战争不断。




运营最大的敌人是什么?




做运营,我们最大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自己,另一个就是时间。

在我做运营这5年时间里,我发现,很多运营人员太过于看重公司的上下班制度,以及自身利益,其实,作为新人的我们,应该感谢公司乃至产品为我们提供历练的机会,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怨天尤人,慨叹没完没了的活计,慨叹加班是对人身的摧残。做运营的确事无巨细,各种重复性工作,但是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我们其实在潜意识里已经积累了无数的经验,当量上的工作达到了飞跃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然化蛹成蝶。所以,牢骚可以发,但在具体工作中要不吝付出,学到的永远都是自己的。

在运营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出现试错想法或遇到紧活,这样就需要技术或产品配合,而技术或产品在不理解试错的概念的时候总会慢腾腾的,导致我们时常延误战机,错过认知机会。这其实在考量运营者的沟通能力。最近的一次工作中我便深切体验到了这个事情:我们的一个合作机构有个20年店庆,全场产品20元,我们作为机构的渠道,肯定不会放弃这次为用户谋福利的机会,但是我们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机构的活动页面已然开始,活动只有三天,我们又赶到了周末,给我们做推广的伙伴周末会休息,怎么办?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3个小时。结果是,我们快速的上了这个专题,产品10分钟搞定页面,技术1个小时将页面上线,剩下的2个小时里,我们集思广益,思考推广渠道及营销用语,然后快速设计物料并将需求发给渠道推广人员。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我们的销售额达到了历史新高。由此可以看出,其实技术、产品也是有事业心的,主要看你如何沟通。




运营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作为运营人员,最害怕的就是没有目标,这个事情我发现越来越重要,没有目标我们就无从下手。《西游记》中,唐僧团队的目标十分明确,我就是到西天去取回经书。而这点在产品运营团队中难能可贵。在我们的产品发展完善过程中,CEO、投资者、项目的头以及运营团队的头往往在产品将向何处去这个问题达不到一致意见,所以导致方向左摇右晃,运营人员也便不知冲哪使劲了。目标不同,运作手段必然不同。所以,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才能发挥我们的才智去运作用户或者流量。我所运作的产品目前为止3个月的时间换了两个目标,现在因为不知向何处去而目标又待定。我现在的心态就是:求求你给我个目标,哪怕这个目标是天方夜谭,总比我现在不知劲向何处使强。如果目标定的太过高瞻其实也没有问题,只要我们将运作手法做到极致,哪怕没有完成目标,其实我们也问心无愧了。




还有一个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目标太多。




邀您加入「韩利深夜聊运营社区」本社区无水贴、无广告、只做运营知识内容,可进入体验3天。

社群有6部系统知识,132贴(132天拆完):《运营文案指南》 、 《数据分析基础》 、 《破拆增长黑客》 、 《解锁上瘾模型》 、《增长实战传真》、《借势先发影响》,目前正通过问答,持续巩固、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扫码加入,看最有效的运营知识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2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