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的真是社群?实操案例教你从零搭建真正社群!
时间:2022-05-10 15:54:02 | 来源:网络营销
时间:2022-05-10 15:54:02 来源:网络营销
你为多少微信群设置了消息免打扰的模式?你屏蔽了多少QQ群?所谓的社群元年,被划上了一个问号。相信大部分群主都在纠结该如何让社群继续活跃的问题,但别人已将沉寂的社群成功盘活,想知道怎么做到的?本文为三个爸爸产品社群盘活的案例分享,无废话,全干货。
1你所不能否定的社群价值
虽然说了全程无废话、全干货,但请允许小编在这里先浓缩一下精华。
看着逻辑思维、伏牛堂张天一把社群玩的风生水起,各位CXO是不是心痒的不行,却又怕自己玩不好呢?想把社群玩的不亦乐乎,您还需要今天这篇干货。
社群是企业与用户真正建立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最快捷、经济的渠道,也是企业进行口碑传播、收集用户需求、提高用户忠诚度的有效方式,甚至通过社群销售产品、让用户参与研发。
老板们操心的是要不要做社群,做了有什么效果,该如何配备团队;作为执行者的一线运营人员的你,一定在烦恼该怎么运营社群。
本文案例呈现了一系列社群运营的具体方法,如用户调研了解群友、如何让群友快速互相熟悉、策划哪些活动、怎么保持群友活跃性、有多少准备工作、如何与用户互动等实操策略。
所以,如果是想要运营社群的团队,干货内容更不能错过,快转给你的小伙伴们。
下文为案情回顾,请准备好小板凳,干货奉上。
2热闹过后是沉寂,沉寂之后是什么?
(对号入座,看看你的社群是现在这种状况吗?)
三个爸爸的用户社群(下称爸宝饭)创立初衷是向创始人戴赛鹰学习、共同探讨社群运营之道,这个微信群创立于2015年6月,社群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至330人。
社群运营方式主要为大咖分享及布置作业,初期每天的聊天记录接近1000条。
逐渐群热度开始下降至日均聊天记录不足100条,仅在每周大咖分享及戴总点评作业时能达到300条,互动性也大大减弱。
为什么?让我们先来看一组图。
1、爸宝饭用户分析
在运营爸宝饭之前,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群友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56份,在拥有330人的社群之中,这个结果说明群友参与性不高,间接说明这个群不够活跃。究其原因,大概有三。
1)80%的人是为学习社群运营策略,他们身份地位不低,除了运营、营销、人脉、资源等,其它兴趣较低,刚进来时的喜悦和新鲜感随时间逐渐流逝;
2)分享者都是业界大咖,对普通创业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但随着主办方人力物力的投入不足,分享容易中断,自然就引起群友的热情下降、活跃度降低;
3)作业题材聚焦三爸产品,耗费群友精力,让作业在某种形式上变成一种负担,短时间可负荷,长时间是累赘。
2、三爸群关系图
上图说明了3个问题:
其一,群成员之间互不了解;
其二,群成员多不认识群主戴赛鹰;
其三,认识群主的人中,戴赛鹰表示只认识其中一半。
显然,群内成员是弱关系,缺少了社群的重要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强关系。因此,一旦离开群主戴赛鹰的分享和激励,这些人便没有了汇聚的支点,群就会轰然倒塌。
3、版主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CXO们想一想,你动用了多少人脉资源来邀请大咖)
三爸群目前只能依靠大咖分享及戴总的作业点评才能引起群友围观,这种模式在各种学习型社群中较为常见。
群主邀请大咖分享,为群友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形成知识传授及共享,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可以留住群友,并保持群友的活跃度,但这种模式投入成本过高,一旦社群运营精力投入不足或者过重,社群就难以持久。
我们来看几个问题:
Q:大咖为什么要来你的社群分享?
A:跟群主关系不错、群友质量不错、可以为自己扬名
按周均一次,半年需要邀请24位大咖,群主及运营团队的精力和资源难以承受如此高频的邀请。此外,让群友每周将固定时间给一个30min的讲座是很难的,除非有罗振宇这种重量级的大咖,但这样的资源极为稀缺。
Q:每周都有作业,能按时完成作业吗?
A:不能,每天公司的事都忙不过来,实在没时间操心三爸的产品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目前爸宝饭的作业以三爸产品为主题,群友头脑风暴为三爸出策略,但80%的人是为学习,在没有利益机制的弱关系下,群友不会用心去做这件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水观察我们也发现,部分用心完成作业的群友得到戴总点评机会。但用心的潜台词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纵然戴总尝试通过发奖金的方式激励群友写作业,But,群里都是有钱人啊,你得出多少奖金才够啊!!!
Q:你为什么不愿意在群内互动?
A:我就是为学习而来,看看大咖们分享的知识就行了,没时间写作业、聊天。
弱关系群的普遍状态是群友的被动心态,被动学习、不参与、不分享、不主动。他认为我交了学费(爸宝饭入群门槛之一是购买三爸空净产品),就应该是获得相应价值的产品,而不是我还要去付出更多的东西。
技能Get
1、群友调研是必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弱关系学习群辛苦群主、宠坏群友、费时费力、活跃度低
316字方针建立社群强关系
相信大家不会反驳这一观点:所有的社群形式中,存活最久、较为活跃的是同学群、校友群等。这类群保持活跃的重要因素是强关系。
另一个比较活跃的社群类别是兴趣群,在兴趣群里,群友可以谈天说地,聊兴趣。
But,你爱唱歌、跳舞、打篮球没有任何一项是线上可操作的,兴趣群之所以长久不衰的真正原因是,他们的线下活动使他们彼此熟悉认识,形成了黏性更高的强关系。
看如今大部分社群,成员彼此并不认识,用流行的话来说,彼此还没有贴上标签,大数据都无法分类处理。所有人在面临未知的人和环境时,都会有所保留,不轻易展示自己,这样还怎么建立信任和强关系呢?
那么,在一个产品学习型的社群中,该怎么建立强关系?
高能预警,全是干货!运营团队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