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行业动态 > 光线的青春片怎么越来越糊?

光线的青春片怎么越来越糊?

时间:2022-06-04 21:39:02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6-04 21:39:02 来源:行业动态

作者 |小幅

每逢热门档期,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刚刚结束的清明节档期,迎来了9部新片。除了独占鳌头的《我的姐姐》外,陈建斌自导自演的《第十一回》亦凭借独特的艺术表达获得不少关注。

热闹是别人的,落寞是《明天会好的》。



扑街青春片 1

《明天会好的》由贾樟柯监制,《滚蛋吧!肿瘤君》和《后来的我们》编剧袁媛首次担任导演,papi酱、张超主演。仅从班底角度来看,这部片子确实不该如此悄无声息地扑街。

故事方面,《明天会好的》打出了“非常真实的爱情喜剧电影”的标签。影片聚焦北漂群体,又有“北漂”网红亲自出演的加成,按理说,这样的基础条件,应该不难得到观众的情感共鸣。

可惜这一手好牌终究还是被打烂。截至目前,《明天会好的》累计票房为2782万元。猫眼、淘票票评分分别为6.7和6.8,豆瓣评分仅有5.6。口味挑剔的影迷群体不看好也罢,连向来宽容的主流观众们,都一致为这部影片打出了低分。



“北漂的我可以说毫无共鸣,甚至觉得尬到坍塌。”

“不讨厌轻喜剧小妞电影,但是,请真诚一点吧。”

“可能是一篇好的散文,但只能算一部及格的电影。流水账式的抒情,像是给猫咪挠痒痒。”

从目前观众的反馈来看,《明天会好的》的商业性和文艺性并不明晰,情感向影片最核心的情感共鸣也存在一定缺失。拿这样的内容去对标“爱情喜剧”,显然有些货不对板了。



而作为该片背后的主要出品方之一光线,也已经不是第一次在青春片上面失手了。光线一手缔造了青春片浪潮,如今多年过去,曾经盛产青春片的光线却在这一领域频频失手,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现状?

青春片撑起光线半边天

据毒奶电影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致青春》起,光线在近9年时间里已经推出了12部青春题材影片。



在过去的采访中,王长田曾不止一次透露光线选择立足青春片市场的初衷和诉求。作为一家半路出家做内容的公司,光线为求差异化发展将目光锁定了潜力巨大的青年观众市场,打造出了独树一帜的光线“青春战略”。

从过往项目来看,光线青春片特点非常鲜明。该类项目倾向于寻找一些具备一定观众基础的热门青春IP进行改编,体量控制在中小成本投入。影片大多启用青年导演甚至是没有过导演商业电影经历的新人导演掌舵,同时搭配一批青年演员参演。

相较其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一来是入门门槛较低、成本投入较低,适合青年导演、演员项目试水,其次是题材方面的市场空白,具备一定观众观影需求。对于那时缺乏内容核心竞争力的光线而言,这是一条上位之捷径。

初涉青春片市场那几年,光线的确创造了累累战绩。

借着引爆两岸影市的国民爆款《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余热,2013年,赵薇执导的《致青春》狂揽7.19亿,掀起内地电影市场青春片浪潮。此后《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三部青春片接连轰炸,将青春题材热度送至顶点。

现在看来,《左耳》其实是光线青春片战略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在此之前,青春片大多采用当时已经具备相当票房号召力的热门青年演员主演,而苏有朋的导演处女作《左耳》,则大胆启用了陈都灵、欧豪、杨洋、马思纯等多位新人演员。



最终这部影片大获成功,不仅拿下了4.84亿元的高票房成绩,帮助苏有朋成功实现转型,还捧出了几位青年演员新星。《左耳》之后,光线便开始专注于这种注重发掘新人才的组盘模式,但策略的转变并没有让光线青春片继续书写辉煌,反而急转直下。

2016年,由新人导演执导,新人演员主演的刘同同名小说改编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上映,累计票房收1.79亿元。对于全新人阵容而言,能够获得这样的市场表现已十分难得,但相较光线过往辉煌,这一成绩并不算亮眼。



此后上映的数部青春片中票房最高的《悲伤逆流成河》、《如果声音不记得》两部影片,都取得了3亿 的票房成绩,不过相较早期光线青春片票房水平还是存在明显差距。

票房下限亦在不断降低,由陈飞宇、欧阳娜娜两位青年演员主演的《秘果》累计票房仅达795.9万,而屈楚萧领衔的《二十岁》和周冬雨领衔的《阳台上》更加夸张,甚至未能突破500万大关。

口碑维度,相较评分最高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和第二高的《悲伤逆流成河》,近几年也鲜有高口碑青春电影再涌现。与此相对的,青春片的口碑下限却在不断被拉低,前有猫眼5.6的《阳台上》,紧接着,去年就迎来了一部猫眼5.4的《荞麦疯长》。

相比之下,无论从票房还是口碑维度看,今年清明档的《明天会好的》都没有落到垫底的境地。只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曾经作为光线传媒看家题材的青春片,在近几年表现普遍疲软,早已失去了过去的优势地位。

青春片被抛弃了吗?

这背后的一切皆是市场选择吗?显然不是。

环境因素固然存在。很多电影类型都会经历从空缺到饱和再到观众审美疲劳的不同阶段。当某一题材不再是稀缺资源,观众不再盲目追捧,审美标准相应提高,市场便会逐渐回归理性。

青春题材的热潮已经褪去,十年前被追捧的热门IP如今已经过时,过去被观众津津乐道的矫揉造作狗血剧情如今也早就被划进了“俗套”范畴。观众审美是在不断进步的,青春片失去昔日光环,是一场注定的结局。



而一些青春片创作者们,又何尝不是在故步自封。尽管近几年来青春片市场不乏题材创新之作,但始终没有脱离早期青春片的框架。仍然按照早期经验操作新项目,忽视当下观众的情感需求转变,因此才无法获得观众们的认可。

另一方面,相较具备一定商业市场经验的创作者而言,新人导演的才能本就没有得到市场验证,而这类导演往往拥有更加充沛的表达欲望。像去年《荞麦疯长》的导演许展雄和《明天会好的》的导演袁媛,便因此备受观众争议。一定程度上说,青春片倾向于选择新人导演执导,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素。

内外因素交加,青春片举步维艰。但这并不意味着青春片被市场所抛弃。

青春题材能够引发青年观众共鸣,也能勾起年长观众回忆,青春题材是市场之刚需类型,这一点不必怀疑。



在光线的储备项目中,即将在4月30日上映的许光汉、章若楠主演新片《你的婚礼》猫眼想看高达54.4万人,高居一周内地想看榜单第一,足以体现青春片在观众群体中依然具备可观的号召力。



而对于光线传媒来说,与其他投入成本高昂的商业片相比,青春片拍摄门槛低、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又大多采用新人主创,具备更大的试错空间,因此几部影片的失败并不会对光线造成重创。此外,光线如今又找到了动画电影这块新的看家领域,光线有足够底气继续在青春片市场试错。

只是需要警惕的是,青春片已经不再是光线手中的常胜王牌。如果不再做出改变,这一题材类型的观众信用还会继续透支下去,票房天花板也会一降再降,奇幻题材便是前车之鉴。

在我们看来,青春片仍然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几年也不乏有大爆青春片涌现。而未来能否延续青春片辉煌的关键,是情绪的传达和共鸣感的营造,以及重中之重的故事创新。

关键词:青春,光线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2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