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趣:内容营销的成功,就是成为IP,并赋能到品牌和产品。
时间:2022-06-01 05:42: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6-01 05:42:01 来源:行业动态
只要查看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的短视频,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能超过十万以上甚至百万千万级点赞的内容,大多数是能和观众产生共情的,让观众被情感打动的。
前面举例的百果园短片,就是一个标准的、用共情打动人而实现裂变传播成功的例子。
在传统广告领域,经常被认为不实用的情感类内容,在网络传播上非常有用,不用花钱都能传播。而企业希望有效的强销的内容,却往往不见效。
这是因为网络的流量规则:被自传播的情感因子决定了。
当人们更容易为被打动情感的内容点赞,点赞的越多,网络系统就会自动推荐给更多的人,看到的人就会越多,形成正向裂变的、滚雪球式的传播效应……
而一个企业自己觉得有利的理性内容,人们反而不愿意点赞,于是就反而无效。
营销传播的游戏规则,因为新网络平台的算法,发生了质的改变。 现在的网络平台推荐,背后都是AI人工智能的算法。这些情感内容,能被AI算法,识别为不同的情感TAG(标签),一个具有某种情感力的内容,只要有人点赞,会自动推荐给那些 —— 以前曾经对同类内容点过赞的人,这样滚雪球效应就出现了。
AI人工智能,是在大数据上算法算力,而数据来自人们的共情和共鸣的点赞。
企业的B频道是:希望突出自己牛逼的,结果人家不愿意点赞;而真正自传播的A频道是:共情打动人的,人家不由自主就点赞了。
残酷之处就在于,AI人工智能计算,认的是后者、不是前者。
所以,
自传播的第一个秘密,就是“共情”。 这个“共情”最好有两点,一个是个人化的潜意识情感;一个是群体化的亚文化情感共识。最好两者皆有。 《唐宫夜宴》爆红的背后,就同时有:小姐姐们俏皮动人的人性共情,和传统文化带来的集体共情。
有前者的个人化感动,容易让个人点赞;有后者的亚文化群体打动,就容易在社群和圈层传播起来。
比如,为什么很多二次元文化 情感的内容,特别容易被传播起来,就是因为不只是个人被打动,其中自带的文化符号IP,更容易让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被打动,从而形成更快的裂变传播。
很多企业会说,其实我们也挺注重情感,品牌要素就有情感在其中。
但问题是:企业讲究的情感是B频道的显意识,用户愿意点赞的情感是A频道的潜意识。
也就是说,企业理解的情感,不那么说人话和情话,集合了太多理性化的东西,情感并不那么纯粹。
而潜意识情感往往非常纯粹,就是爱、欲、恨、萌、燃、丧、浪这些,或者有强烈的文化集体意识,能让人不由自主地点赞。
很多人将共情和共鸣混为一谈,其实共情和共鸣是不同的 ——
共情是人的情感之弦和内容的共振,只要被打动就行了,共鸣还得这个人的价值观也认同,形成人生观共鸣。所以有共鸣比共情要难得多。
世界上有独特价值观、又能有大量粉丝被认同的品牌,并不多,它们往往能直接做出爆款内容,因为它们已经是有IP价值的品牌。
我们可以看到像NIKE、喜茶、茶颜悦色、海底捞等的内容营销,更容易得到自发传播。
茶颜悦色的产品,有强烈的内容营销风格。
如果一个企业的内容营销能做到长期共情,这个内容营销就能成为IP,也帮助品牌成为IP。
当内容营销做成了IP,就是做成了有共情力的社交货币。
在这些情感内容上附以商业消费,就能直接促成卖货。
这,就是小红书电商能成功、抖音和快手的内容电商快速崛起的底层原因:先“共情”,加上后面说的“有用”,就实现和淘系京东系拼多多系迥然不同的新电商生态。
小红书等打开了情感生活化新电商大门
内容营销的成功,就是成为IP,并赋能到品牌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