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行业动态 > 新型 MCN 机构,正在抢广告公司的“生意”

新型 MCN 机构,正在抢广告公司的“生意”

时间:2022-05-27 18:33: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5-27 18:33:01 来源:行业动态

新型 MCN 机构,正在抢广告公司的“生意”

尽管很多广告公司不愿意承认,但新型 MCN 机构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拿走”了品牌部分的广告营销费用。据克劳锐数据显示,2020 年广告主增加营销预算的几种广告形式中,内容营销与电商广告占比最高,两部分相加占比超过 30%。

时至今日,这一比重还在增加。2020 年,我们还在谈论MCN 机构的业务范围仅仅占据广告代理公司的 1/6,现如今“1/6”已然无法概括他们的“野心”。

MCN 做加法,广告公司做减法

早期大多数 MCN 机构的务范业围主要以网红经济、网红孵化及相关的内容电商为主,承接的是广告公司所分配下来的部分新媒体业务,也就是“接包”。但伴随网红经济的崛起,整个市场中“马太效应”显现,MCN 机构们也在升级转型。

以蜂群文化为例,目前该公司的定位为新媒体机构,主营业务包含广告策划、内容营销、IP 孵化、电商、知识付费等多重领域。跳脱出单纯的红人机构,蜂群文化更像是“经纪公司+广告公司+媒介机构”三者的有机结合。



这样的案例并不少,大多数 MCN机构能够在“去 MCN 化”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特色业务。2016 年至 2019 年间,构美通过孵化运营中腰部主播搭建矩阵、布局图文、直播、短视频等领域,以及整合供应链体系进行人与货的精准匹配、挖掘线上运营痛点,成功实现了传统 MCN 向新流量服务商的转变;从红人经纪到供应链平台,近年来谦寻通过整合主播资源、销售渠道与供应链优势,转变了自己的业务重点;而原本主要做孵化短视频 KOL 的微念,也通过调整成功打通品牌研发、仓储物流、电商运营等多个环节,在新消费领域延伸。

诸多 MCN 机构进行业务拓展,而在拓展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与广告公司产生更多的业务交叉。尽管目前很多MCN机构依旧在上游与广告公司联动,但绕过广告公司直接与品牌联系的机会越来越多,MCN 机构不再只是被分发任务的对象。

MCN 机构做加法的同时,广告公司却在做减法。“我们的费用预算其实是越来越少的。广告该做还是做,只是方式变了。”资深广告人三木提到,与整个广告行业的大背景相关,传统的广告制作与分发流程周期长且出圈的内容越来越少,因而更多客户希望看到更直接的效果转化。

“2020 年,我们都在讲品效合一,都在讲效果广告。一个侧面是,客户们希望看到更加直接的购买转化,这是传统广告很难直接完成的。并且最近的情况是,客户希望有新的形式、新的创意,希望内容能够出圈。”

被分食的“蛋糕”

“原本短视频与直播的出现,对于广告公司来说是好事,这意味着增加了可以去做内容的方式,同时我们也能够将品效合一做得更进一层。这两种形式里有一种关键的角色叫做 KOL,延伸至我们现在说的 KOC,之前都是我们做媒介的同事去直接联系他们的工作室或者公司,那时广告公司们比的是,谁的库里有更多量级优质的 KOL,选或不选主动权在我们。”

三木说,“现在不一样了,主动权一半以上掌握在 MCN机构手里,而有些品牌也会直接找他们,而不经过我们。”

“好在,还有一些客户只认我们。”三木补充道,“我们毕竟是专门做全案的,也能更好体现品牌调性,这是MCN 机构比不了的。”三木强调的专业全案,指的是广告公司一直以来积累的全盘营销策略能力,这一点也成为很多广告人认定 MCN 机构“打不倒”广告公司的原因之一。

三木所说的策略优势,MCN 机构们也在加紧布局。以蜂群文化为例,在其公司品牌项目部中设有专门的广告创意团队,通过专门的营销策划人员精准洞察热点与用户,及时调整营销方向。

2019 年,蜂群文化《恋与制作人》整合营销方案中以微博为营销主阵地,利用精准画像的 KOL 资源以博主安利、 优质 UGC 内容生产、衍生运营等多维度宣发手段;以原创视频、表情包生产、话题段子、 同人文、直播引流、转发抽奖等多元媒介形式,进行矩阵式推广。在多重营销手段下,《恋与制作人》标签登上游戏超话 NO.1 ,在 App store 中下载量 NO.4 。

广告公司们坚定且自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如今我们强调的“品效合一”,很多人以为,诸如短视频或者直播带货等形式,其实只是实现了“效”,而对于“品”没什么帮助。他们以为广告公司,往往更能理解品牌理念,输出品牌价值观。



一方面,这一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就目前大多数 MCN 机构涉足的品类来说,快消行业占据一大半。而对于诸如金融、地产、科技等行业,由于一些行业壁垒,在自己的“供应商框架”中可能没有 MCN 机构选项,因而跟 MCN 机构合作较少。但从碧桂园等企业对于 MCN 领域的一些动作来看,这样的局面并非不能被打开。

另一方面,KOL 的调性却往往也能体现品牌的调性。

“如今的 MCN 及旗下的 KOL 是一个个鲜活的品牌大使,或者说营销代言人,他们个性化、多元的创作模式赋予了品牌新的内涵, 而且往往因为极具网感的创意表达,让品牌本身变得更加接地气,有血有肉,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蜂群文化 CEO 兼联合创始人莫力洋在接受《现代广告》采访时说。此前蜂群文化旗下 up 主 @ 自来卷三木与安慕希合作视频《总之就是非常难受》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对于我们这个行业而言,品牌营销能否叫好又叫座,除了产品本身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投放的 KOL 粉丝的忠诚度和黏度,只有定位精准,并且拿出用极具创意的、有价值的、有温度的内容来与品牌共创,打动了用户进 一步促成埋单行为,才能提高商业转换率。”他提到。

不以为意的危机感

“MCN 做的是流量生意,为线上引流而已。”

“MCN 机构还是在靠红人,跟广告公司没什么可比性。”

“MCN本来跟广告公司就是两个方向。”

“80%的 广 告 公 司 是 看 不 起 MCN 公 司的”。

……

这样的话,比比皆是。

在越发透明的市场竞争态势下,资源的可替代性很高,MCN 机构在策略层面及营销能力层面的确需要加强,也需要做更多的服务加分动作,才能赢得品牌的信任。

对于刚开始尝试新媒体营销的品牌来说,往往需要支付更多渠道和平台成本,这时 MCN 机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如果缺少危机感,很容易被市场落下。

IMS天下秀创始人兼 CEO 李檬曾公开表示,未来 MCN 机构会干倒广告公司。但“干倒”不是“干掉”,而是现在MCN 机构将越来越广告公司化,越来越多的品牌广告主会选择跟社交平台来合作。

这是 2020 年的论断。

市场容量有限,有人进便会有人退。“MCN 目前抢夺的主要市场份额是中小广告公司的业务领地,身边大约 30% 广告公司裁员或者转型了,有人转做短视频,有人干脆转做代运营。而大的品牌企业还是比较青睐选择大的品牌传播公司。其实这些公司里也越来越重视红人业务,一些广告公司已经在向 MCN机构转型。”“传播易”执行董事郝纯说。

无论是否做转型,广告公司们都需要沉下来思考。但有一种忧虑在于,一些广告公司还活在自己的“桃花源”里。

《现代广告》杂志社出品



关键词:生意,广告,机构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2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