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勾博男:走出集体焦虑,2020年回归品牌、回归策略
时间:2022-05-24 06:06: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5-24 06:06:01 来源:行业动态
2019年涌现了广告圈涌现了很多新的现象:直播带货全民热议,名人代言蔚然成风,有一批国货起来了,也有个别知名品牌销声匿迹……对于汽车行业来说,2019年也颇不宁静,《现代广告》对话东风英菲尼迪市场营销总监勾博男,跟他聊了聊“2019年看清一些真相后2020年该怎么干”的话题。
Q:《现代广告》
A:东风英菲尼迪市场营销总监勾博男
Q:怎么看待2019年星巴克猫爪杯的刷屏? A:星巴克在这个项目上很聪明。
首先它抓住了宠物这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我们之前也在做类似的事,猫狗在抖音、小红书都很火。星巴克非常灵活地把宠物话题应用到它的产品中去,我们很难做到这个层面,相信它做狗爪杯也应该挺火。
第二点在于它推广的方式,它做了一系列的比较social、比较话题的营销和传播,实现线上线下的整合,形成了相当的声量去触达那些潜客。
第三点在于星巴克的消费人群跟宠物消费人群是高度匹配的,喝星巴克的人一般我们会认为是中产或者新中产,宠物跟这些人很契合,无论是年龄分布、消费习惯还是生活方式。
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就容易引起一些讨论。猫爪杯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我倒不觉得这个项目已经到了满分的水平,因为无论什么campaign,都要兼顾品牌和销售,猫爪杯带来了很多讨论,提升了品牌的调性,但并不能帮助星巴克PK掉瑞幸。
Q:如何看待铂爵旅拍在2019年引发的讨论? A:洗脑广告有特别深厚的理论基础,从创意角度来讲其实挺无聊的,我并不欣赏这样的广告。从实效来讲,这样的广告的确屡试不爽。
洗脑是能够快读占领人们心智的一种传播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只适合某些品牌或者某些行业,即它不需要靠品牌调性和品牌力去支撑销售的行业,品牌力不是它的产品力,那这种方式是OK的。
但是对于豪华车型来说,这种方式是灾难性的。
Q:2019年关注了哪些成功的案例? A:有很多,但是暂时没有让我觉得是独一无二、非常完美的。但是我们有一个观察,包括未来英菲尼迪一个重要的方向是
把中国定位成一系列市场和区域的集成。
比如猫爪杯这个项目中,星巴克是把中国定位成一个大市场,也有很多品牌还在用一种通用的方式力求覆盖所有的人群。不过我认为
未来的传播,应该是一系列地方性项目的组合,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campaign。 比如耐克和可口可乐就擅长做这件事情,比如它会对四川人说四川话,对东北人说东北话,对上海人说上海话等等,做一些很local的传播,但是传递的是同样的信息,非常接地气、很受当地人的喜欢,但又包装在一个大的主题下,信息不分散。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更具洞察力。
Q:定制化、精细化是今后传播的趋势吗? A:媒体环境变化带来的一个很突出的变化是
小众也可以成为主流,亚文化也有足够的话语权。
因为数字媒体的分发方式是按照兴趣分发,我能识别出来你对这个感兴趣,然后就把相应的内容推送给你,不像以前传统媒体或者门户媒体的时候,他把他的内容给到你,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拉倒。但是现在媒体渠道是饱和且分散的。
坦白讲,每个用户在未来都是“井底之蛙”,更贴切的形容应该是“信息穹顶”。就是
每个人都有一口井,你在一口井里,你看到的天就是那个天,你看不到别人的井。
移动网络媒体本质上是把人“集群化”了,比如说我打开很多媒体看到的全是车,跟我工作相关,可能其他人看到的是奢侈品,是吃喝玩乐,即便是同一个媒体,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很不一样。
所以在信息极度分散的情况下,不如
为聚在一起的一撮人做一些定制的东西。比如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按地域来定制这是一种思路,或者按照兴趣去做定制。
不论是哪种方式,在中国这个14亿人的市场上都有足够的体量去承接你的内容,小众就是大众。
多小众都不怕,关键是你能不能把握准这一撮人。 中国文化很多元,媒体也多元,所以你很难用一个画面或者一支TVC全国通投就能产生什么影响。就像我们会发现,以前宝洁只需要几个亿的投放就能让全国人知道海飞丝,但是宝洁现在70亿的广告费可能你也看不见宝洁的广告,这是一个现状。
Q:如何看待营销圈盲目跟风、流量造假乱象? A:作为marketing来说,媒体越丰富就会让人越焦虑。因为你会发现自己生产内容的速度更不上受众的节奏。一个热点可能两三天就过去了,受众很快会发现下一个兴趣点。
然后一种情况是有个东西很火,你想借着这个机会去影响别人,但是机会一个接一个,此起彼伏,你就会很焦躁地去跟随,跟多了就盲目了,你就会发现你追的热点友商们也都在追,自己不追一下就好像要掉队了。
究竟值不值得追?你没有想过,可能这个热点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是为了做而做,你已经来不及去思考,因为它马上就会过去,马上又会来下一个,又一帮人在追,要不要追?每天都要去做这种判断。
节奏加快,我们想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家在一个集体焦躁中变得麻木。 对于一个品牌来讲,理想情况下应该是静下来去想什么是对的,有些品牌在节奏上就做的挺扎实的,它最后就耕耘下来了。
品牌不是一天就建成的,都要靠积累,要能够坚定一个方向,再坚持一段时间,自然就会有品牌上的收获。但现实情况是,不跟风真的很难,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它不得不去追随一些事情。
数据造假跟盲目跟风本质上来自同一个原因。大家的节奏都很快,快到了你无法判断一件事情的效果是好还是坏,你只能用所谓的KPI或者数字去判断,谁都不能保证每次传播都能针针见血、百分百命中。
快节奏意味着对执行越来越重视、对策略越来越忽略。实际上已经本末倒置了,把结果当目标去做事情时,就会带来数据的问题,伤的是品牌自己。
商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品牌溢价强就能赚取更多的利润。比如说迪奥打个折,大家都觉得赚了,但有些东西打折,你觉得肯定不值钱。比如双11大家为了销量而忽略了利润,都有点偏离商业的本质。汽车行业也有这样的情况,为了销量牺牲利润。
Q:是否认可名人代言的效果? A:不管是网红带货还是明星带货,我觉得名人合作都有显着效果。
因为在成熟的工业化环境下,
很多行业的产品都是同质化的。以汽车为例,产品不存在硬伤或者质量问题,不同品牌之间我认为没有特别本质的区别。所以
品牌会用不同的点塑造自己的差异化,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购买的理由,这种情况下名人就是一个相对有效的手段,可能会赋予我一些额外的价值。
消费者不一定完全因为一个人代言就购买我的产品,但名人可能会增加他们的考虑。这是种从众心理,低层阶级的人愿意去追逐高层阶级人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很多豪华品牌都会“造梦”,就是向低阶层的人描述高阶层人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
让低阶层人去追随和模仿而产生购买行为。
所以名人代言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不管ta是什么类型的名人,ta能帮助塑造这种形象就增加了购买考虑。
Q:如果选择代言人,英菲尼迪会考虑哪些因素? A:主要从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形象,这个形象不是外形,而是ta个人的“BrandImage”,首先我们要看这个形象跟品牌形象是否匹配,或者我在什么方面有缺失ta能够帮我增强、加分也可以。
第二点就是影响力,这里有一些数据来衡量,比方说粉丝量、搜索指数、热度等等。
第三就是在短期内能不能迎来事业的一个高潮,比如有没有自己的影视作品和综艺活动。
Q:2019年汽车市场不景气,2020年准备怎么干? A:至少对我们来讲
2020年会回归本品牌。英菲尼迪是一个豪华汽车品牌。人们购买豪华汽车是冲着产品力和品牌力,它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持续投入的积累。作为大宗消费品,尤其是豪华汽车,不论是面子还是里子,消费者都是需要斟酌的。
品牌跟研发一样,都是企业的投资行为,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的,而不是单纯奔销量,明年我们会更加稳健的去回归到本质,去构建我们的品牌,而不是盲从于销量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