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传播商业化,是黄金还是泡沫
时间:2022-05-10 08:15: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5-10 08:15:01 来源:行业动态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自媒体平台纷纷崛起。自媒体比起报刊杂志,发布更新的速度更快,内容表现形式多样,风格可以因个人喜好而异。例如最早博客兴起时的“名人博客”,致力于个人化的信息制造和分享,比较受到一部分群众的认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品牌。与个人写一本书不同,名人博客的即时性和大量推送时的信息的传递更加迅捷。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读者刁钻的喜好中存活下来的自媒体,一般至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如果有公司愿意和它们提出合作,一篇软文的稿酬一般不低于2000元。比起传统的纸媒,这份稿酬显然更加具有诱惑力。一些敢为人先的自媒体已经从其中获得了好处。一些“大V”与商家谈妥了广告费用,然后通过微博发布软文、图片等,在评价中宣传对方品牌。而另一些人质疑加人了软文广告的自媒体平台是否还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有人认为,关键还是要把握植人广告的那个“度”。当大量的广告充斥在自媒体平台,用户发现越来越难提取到他们想要的信息,那么也许这个账号将被他们取消关注。
另外,广告发布的位置也很重要,如果广告突然出现在用户阅读当中,可能会影响到读者的心理体验。若是单独附在内容之后,则对读者的心理体验影响不大。除了广告费给自媒体带来收入,另有会员付费制、收取赞助费、付费阅读、线下收益等赢利渠道,总体来说,自媒体商业化尚在摸索之中,“钱途”还没有拓展得很宽广。
上海交通大学讲师魏先生钻研IT行业已久。他并不认为“付费阅读”具有广泛的可行性:“大概只有网络小说可以付费阅读。一般评论性的文章很少,因为从受众角度来说,少看一篇并不会损失什么,此外还要注意防盗版的问题。”然而任何事总有特殊情况发生。然而魏先生有不同观点,认为只是“听上去很吓人”。他介绍称,人会时间是两年,仔细算起来费用并不很高。
“众筹”究竟能够走多远?。关于受众群体的偏好,始终是自媒体从业人员的“一大难”。出售内容毕竟严肃而冰冷,和偏好娱乐和猎奇、越来越浮躁的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相悖了。赞助费是商业化的自媒体另一个收入来源。赞助费的收取并不直接针对平台发布的内容来源,而是当一个自媒体“火”了之后,利用名人效应衍生出的收入来源。
自媒体商业存在前景,这是不言而喻的。一名记者去当地一家肉类生产厂做调研,一天行将结束,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心得,传统电视报纸媒体的记者们忧心忡忡:下一步还要确定选题、整理拍摄的视频和录音、写稿定稿等等。而自媒体从业者们却一脸轻松:他们早已在观摩时拍摄了一些不错的照片,利用休息时间编辑了几句评鉴和报道,直接上传至自己的媒体平台。这样的发稿速度是传统媒体望洋兴叹的。难怪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眼于自媒体这片“新大陆”,愿意花钱请自媒体来帮助宣传。
一些从事自媒体行业的“大咖”们认为,自媒体若想长期生存发展,“内容为王”是不可更改的原则。好的内容才能吸引到更多粉丝,没有“群众基础”的自媒体根本无权谈赢利。但是把内容做精做细始终是和商业化有所冲突的。其一,除了少部分全职经营自媒体的专业人士,多数人还是把它当作一个“副业”对内容的质量并没法做到严格把控。其二,除了“金字塔的顶尖”,自媒体是很难做到赢利的,没有经济支撑的自媒体难以持续发展。其三,市场经济让各行各业变得越来越浮躁,自媒体也不例外。
在商业化越发严重的自媒体平台里,有多少还在用一周多时间淬炼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即使是一位对文字有标准、对质量有要求的“大V”,责令其依靠一己之力持续提供质量上乘的文章,未免太强人所难了。或者说,商业和内容本就是一对矛盾体。
若想完成高质量的文字内容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收入作为保障,若要收入又不得不和第五章 自媒体时代,社会化和个人化传播市场接轨、大量投放广告,广告的加入又让内容的独立不媚俗成为不可能。如今的自媒体的赢利方式演变成了传统媒体赢利的模式的延伸,而自媒体良莠不齐的内容质量又很难保证它和传统媒体一样获得长足的收入。
徽博当初的没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媒体的影响太过严重,冲淡了微博作为表达观点的平台的初衷,逐渐成为虚假广告的集中地。微信显然注意到了这一“前车之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是为了降低微信的媒体属性,自媒体在微信平台上遇到的瓶颈是前所未有的。在自媒体商业化的进程中,比起已经成熟的传统媒体,自媒体的赢利模式始终是有所阻碍的。即使是那些成功的例子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连那些大咖本人也不能确保成功模式还能够延续多久。当付费享受到的服务并没有比免费时多出多少时,这种模式依然将受到不小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