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物流发力,最后一公里是谁的天下?
时间:2023-03-19 01:26:02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19 01:26:02 来源:电子商务
新零售的发展为末端配送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供应链数据化程度的提升和新型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存在巨大的运营提升空间。
消费者成为新的供应链“权力中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脸谱化、品质化服务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表现,是未来末端配送争夺的“新战场”。自2017年5月以来,全国快递服务企业日均快递业务量超过1亿件,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详见图1)。
图 12012-2017年快递业务量及其增长速度1、智能快递柜日益普及
智能快递柜已经在一二线城市得到推广。智能快递柜作为社区生态的接入口,连接社区各种增值服务,发展迅速(详见图2)。
图 2智能快递柜发展根据《2018-2023年中国仓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将达到297亿元。
智能快递柜领域有多方企业参与,其中包括:电商系(京东、阿里)、物流系(丰巢)、第三方平台(速递易)等,如图3所示。国内快递柜的“玩家”有菜鸟网络、京东物流、苏宁易购、丰巢、中集e栈、速递易、日日顺乐家等。顺丰与企业合作开发的丰巢智能柜,除了基本的末端快递代收功能外,也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考虑如何与新零售结合,线上生鲜下单,线下取货的模式。菜鸟与企业合作进入智能末端市场,及时获取用户数据资源,对于整合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自提柜等终端自提设备则通过对终端配送点的汇集,大幅度缩短配送员的等待时间及末端配送距离。以丰巢和速递易为例,使用自提快递柜后平均派送时长节降最高可达5分钟以上,人力成本平均节省高达0.5元/单。
图 3国内快递柜企业布局数量2、前置仓作用效果显现
当代消费环境下,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及时的响应,而通过大数据对用户和商品进行画像,挑选出高频次的商品,通过优化商品摆放与货架结构,提高配送效率。布局微仓(前置仓)已经成为生鲜电商行业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重要措施。
诸多企业已经开始布局前置仓。沃尔玛与京东到家合作,实现门店与库存的结合,消费者在京东到家平台下单后,沃尔玛门店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货物打包,最后由达达配送员进行配送。京东继与山西唐久便利开展O2O合作后,又与快客、好邻居、良友等十家便利店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推出2小时送达服务。
3、“物流+众包O2O”模式萌芽当今物流业态发展迅速,众创、众包、第四方物流等协同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为末端物流配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众包物流对现有配送方式是最灵活的补充,可缓解快递人员稀缺难题,但面临人员稳定性等挑战。众包物流的运作流程为:发件人通过APP发布订单,软件自动核算快递费用,自有快递人抢单,成功派送后获得报酬。美团通过大数据及动态算法与智能硬件在最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自动向配送员推送订单并实时导航,进行路况播报并提供安全驾驶提醒,实现高达20%的降本。盒马鲜生则通过集单率优化模拟筛选出最适合派送的单量。
京东战略投资即时配送企业“达达”,打造众包物流平台+超市生鲜020平台的最后一公里。在合作层面,达达双十一期间承担了京东30%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圆通也尝试将业务外包给即时配送平台蜂鸟;即时配送企业“点我达”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也陆续承接菜鸟网络末端的派件和揽件业务。
4、无人配送发展迅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零售业态正迅猛发展,配送业务量大幅度上涨,人力成本上升,无人配送需求增加,目前无人配送领域呈现“多点开花”的趋势。京东、顺丰、苏宁等在无人机领域获得重大进展。京东、苏宁无人配送相继完成常态化运营,菜鸟发布的小G配送机器人完成路测。以京东为例,京东搭建了干线、支线、终端的三级无人机物流体系,建立全球首个无人机调度中心,逐步实现无人机末端配送运营全流程的无人化与自动化。
同时,末端配送机器人、智能快递无人车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解决末端配送问题的新方向。无人配送领域涌现出一批企业(详见表1)。
最后一公里的战场争夺还在继续,期待各方表现。
作者/暖阳 编辑/尹嚞 图片/喆喆 网络
欢迎转载点评,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