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变现的电商模式
时间:2023-03-18 10:44:01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18 10:44:01 来源:电子商务
内容创业者,分开来讲,一部分是创作者,负责提供优质内容;另一部分是创业者,负责将内容转化为收入,很少有既能创作又懂商业运营的人。在内容变现的电商模式里,必然需要有团队的协助,因为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变现方式,已经涉及到直接卖东西的领域。
淘宝的运作是先开店后上产品,通过运营和推广进行引流,由在线客服促使并产生购买订单,最后让物流系统将商品配送到客户手里,收到货的客户再回到平台进行确认付款。在内容创业的领域,我们先生产内容,经过运营与推广,获得一定数量的用户,再从用户群里分析出他们的需求,然后才能将相关的商品推送给他们。这个过程,更加接近于我们曾提到的C2B模式,即先有客户需求,后为客户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
罗振宇曾提到过:“
有一次在逛超市时,他看到货架上 200 多种味增汤,顿时傻眼,因为没有相关的知识,很难做出选择。但是旁边一位阿姨看到后,马上热心地给他指点,告诉他哪个最好吃,一笔消费就这么促成了。 ”对此,他指出:“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根本没得选。”
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看,现如今,同类商品过剩,使得客户已经不知道哪一种商品更值得购买,而不是过去那样简单的功能满足(即能用能吃就行)。我们的消费者已经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有一部分消费者开始将商品背后的品牌与价值观,作为选择与购买的重要参考因素。如果我想购买手机,我会选择苹果或者小米,但我不会选择三星,原因是我对三星的企业文化不了解。同样的,当我看过小牛电动车创始人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后,我要想购买电动车时,首先考虑的可能就是小牛。
当然,价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每种商品都需要有合理的定价,我相信理智的消费者们,不会因为这玩意儿是罗振宇推荐的,就愿意花费比较贵的价格来购买。如果真是这样,那不叫人傻钱多,叫什么?个别的案例,无法成为行业的规范,毕竟在内容创业领域里,罗振宇只有一人,别人达不到他那种神乎其神的水平。在他身上能行得通的模式,放到我们身上却不一定。因此,我还是再三强调,内容创业者需要摸索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别人家的听听就好。
内容变现的电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可行?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还需要不断地去试探。比较简单的一个思维,就是用户的使用习惯所决定,比如我们想要买东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淘宝和京东。我们想找人聊天的时候,想到的是微信和QQ,绝不会是易信和旺旺。我们在实体店购买东西,遇到在线支付,想到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所以,当一个平日里只向用户推送优质内容的自媒体品牌,突然有一天要开始卖东西了,在用户的心理,难道不会觉得奇怪吗?
因此,很多自媒体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的内容定位好,比如玩车教授,它的所有内容跟汽车相关,它能给用户推荐的产品理应在汽车的领域。罗辑思维也是一样,它的用户群体被假设是一群爱思考的人,那么向这些人推荐有深度的书籍,他们自然愿意去接受。不过,前提还在于,你每天仍然需要给这些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至于卖东西,在这里只是顺带的事情,它不太可能成为我们的核心内容。哪怕是基于淘宝头条,成长起来的自媒体,他们的核心内容还是带着媒体属性,其次才拥有电商基因。
将电商模式带入内容创业领域,并不是两者单纯的结合,这里产生出很多复杂及未知的环节。我们目前知道的是内容可以带来流量,但不意味着这些流量可以直接转化成购买。如果你没有想明白这一点,我举个例子,比如腾讯和阿里巴巴。腾讯拥有微信和QQ,几乎垄断着国内所有网民的流量入口,那为什么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不是腾讯,而是阿里巴巴的天猫和淘宝?因为两者形成的生态系统及环境不同。
在内容创业领域,不是没有办法实现电商模式,也不是用户不购买我们推荐的东西,主要是我们已经将核心内容包装成产品,其它产品的介入,就好像淘宝商品页里面的相关推荐一样。这样的一种结合,我想内容创业者更像是一个导购员,在我们的用户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我们为对方提供了一个比较专业的产品介绍。如果对方认可了,就会购买。
文/庄泽峰
(《内容创业指导手册》的十二篇文章,及内容付费系列相关文章,已经完整的收归到个人微信订阅号vblogabs,需要阅读的朋友,可以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