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M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时间:2023-03-13 16:28:02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13 16:28:02 来源:电子商务
1、从提出需求到项目验收的过程难以有效执行跟踪,管理复杂;随着与整车厂配套不断增多,项目多而杂,项目进度、资源、成本等要素依赖传统的会议、邮件等难以管控;随着企业业务扩展,项目多而杂,业务流程控制和各部门业务协同困难,项目进度、资源、成本、输出等要素的管控手段仍在采用传统的方法,工作量大,效果不佳,同时也难以进行统计分析,为业务改善提供决策依据;
2、产品/物料关联的数据/文档很多,电子文档分散在个人电脑,产品数据种类繁多,数据之间孤立无联,图纸版本混乱,使用错误版本图纸生产,导致废品;数据查找困难,导致重复设计,引起设计和制造成本上升。产品数据或者产品工艺比较复杂,且涉及机械、电子、软件多学科,数据量大,管理难度高;设计人员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效率不高。个人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产品开发效率低,周期长。存在标准物料/元器件、通用物料或者通用组件/电子板卡,却在实际设计中没有很好的共享共用;
3、技术审批和工程变更流程依然还是传统的方式流转,随意性大,效率低,不可追溯。电子文件和现场的纸张文件不一致导致重复质量问题不断发生。整个开发过程重复劳动多,效率底、导致数据不一致、不准确,引起后续管理成本高。非标订单占比很高,产品开发过程往往边设计、边采购、边制造,边调试,变更频繁,协同难;图纸变更频繁,变更成本就很高。
4、异地设计与制造,协同管理问题多;同一产品,面向多个客户带来的数据管理难题;开发计划执行情况无法监控,调度困难,管理成本举高不下。质量体系流于形式,经常为外审加班。一般企业已经实施ERP或者MES系统,但缺乏数据源头,物料、BOM等数据需要人工录入,工作流巨大,容易出错;
5、已有管理系统存在孤岛,数据集成要求迫切,一般企业已经实施ERP或者MES系统,但缺乏数据源头,物料、BOM等数据需要人工录入,工作流巨大,容易出错;人员壁垒、部门壁垒高,企业内部沟通成本高,技术、知识无法共享。技术人员绩效评价困难,不客观,就引起企业的育人、留人困难。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导致企业经验知识流失,引起企业重复质量问题发生。产品开发设计中大量的订单设计占用了绝大部分资源,很难有效开展攸关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导致企业同行竞争力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或下降;
PLM建设的一般目标:
1、 建立产品数据管理模型,关联管理产品信息、工艺流程、控制计划等,并将这些数据逐步结构化管理。建立以BOM为纽带的产品数据管理模式,实现数据的高效查询、共享,提升数据复用度,统一图纸、文档版本管理规则,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正确性,同时建立企业级数据标准库,特别是标准件库和通用件库,提高设计数据标准化水平,提升设计效率。帮助企业把员工个人的知识资产通过设计任务转化为企业的知识库,使得企业新来员工的成长速度加快,企业知识库的积累是的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大大增强,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行业知识与文化的竞争。
2、 集团化部署PLM系统,实现异地协同设计制造。根据业务流转的实际需求,严格规范的定义并执行工作流,打通跨部门的业务协同问题,借助工作流处理复杂工程变更,让变更从发起、执行、通知到追溯实现闭环。文档、数据集中管理,所有产品开发业务全部在PLM中实现,形成透明的业务管理和流程管理,不断沉淀和积累开发经验和数据,逐步形成企业级的知识库,人人贡献,人人共享,不断地从中产生价值,并且使业务数据的价值最大化。
3、 以实施PLM为契机,梳理企业标准件、通用件,并逐步形成产品模块库、产品平台库,建立裸产品的概念,面向不同客户时,打标或者包装不同,发货产品不同。总结归纳产品特点,清晰定义产品族谱,明确产品战略,考虑订单适用性,在高层面上研发产品,通过配置、参照设计等方式快速实现订单设计,并不断优化设计方法,形成总结、改善的良性循环,提高研发能力,使企业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头羊。
4、 理顺各类项目流程,在提出需求到项目验收基础上以不同主机厂的要求差异化建立过程模板,固化执行,让管理更加透明。按不同类型制定不同项目模板,将产品开发流程纳入标准化轨道,各业务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协同,集约化管理项目进度、资源、成本等要素,多维度监控项目的实时进展,同时让工程师工作安排更清晰合理、让管理者对项目监控更透明,更好地辅助决策。
5、 PLM应实现设计、工艺一体化管理,整合IT平台和数据源头,实现工艺信息结构化管理,为ERP、MES等后端运营管理系统提供足够的数据源头;在工程更改时,PLM也能及时获取ERP的库存、成本等信息,实现各系统间的信息化数据流转,消除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