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08:36:01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2-03 08:36:01 来源:电子商务
提到豆瓣,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一款涉及书籍、电影、音乐等各个方面的网络服务产品,豆瓣的存在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无论是豆瓣的影评,还是豆瓣的话题组,清新、文艺的产品特色总是抓住了很多人的心理需求,进而不断地打开豆瓣,了解豆瓣里发生的一切。之前身边的某位朋友这样评价过豆瓣,“豆瓣是国内社交产品圈里唯一一个能让大家纯粹感受到交流快感的东西,没有盈利的需求,没有哗众取宠的喧嚣,豆瓣给大家的直观印象便是,清新、理智和文艺”,我想正是这个市场和用户对于豆瓣的双重定位才使得豆瓣可以在“清心寡欲”中独善其身。
当然如果说豆瓣仅仅是依靠自己的文艺范赢得了市场,那么就大错特错了。豆瓣产品固然有着文艺和清新的特征,但这并不是完成长久发展的唯一立足点,可以说国内短期内不要求盈利的产品有很多,但唯有豆瓣做到了今天这个成绩。那么豆瓣的成功必然有着自己的主观因素。
第一点,豆瓣强大的功能能满足各色文化需求。从音乐、读书、电影、同城,再到广播、九点、阿尔法城、阅读、FM、还有快要上线的旅游,这些东西的功能十分强大,并且渗透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都带着豆瓣的影子。有用、有趣、好用,是这些功能带给用户的直接体验,也是用户贴给豆瓣的标签,这在无形中加深了人们对豆瓣的印象。并且,这种交际圈是多元化的,你可以认为它是文化圈,也可以认为它是兴趣社区,还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发现和推荐引擎。现实世界里,有人喜欢阅读,有人爱外出旅游,有人还交往朋友。豆瓣通过不同的产品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它满足了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马斯洛需求的各个层次,从而笼络住更多的流量。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畅所欲求,找到自己热衷的东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强大的功能才是豆瓣安身立命的根本。正是因为这个强大到无所不能的产品覆盖面才使得豆瓣不会被竞争对手截击。
第二点,豆瓣为知识提供了拓展和传播的可能。当今社会,知识的自我更新、扩展速度越来越快。与通过百度、搜狗等网站或搜索引擎不同,豆瓣的最大优势,在于为广大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扩展链。在内在逻辑上,这种知识扩展链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又不使知识的扩展过分封闭。另外,豆瓣还具有人际关系的应用和评论功能,这对渴望探求新知识愿望强烈的人来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知识获取上通常效果很好。当然别人的意见等也会给人带来先到的印象,这是其他网站所不具备的优势。要知道起初百度知道的成功,更是因为它能给用户带来一种知识的拓展而被更多的人认可,豆瓣之所以能够长时间“黏”住用户,也是因为对于渴望知识获取的人们来说,豆瓣的存在,真的可以满足生态圈似的知识交流,这种多元化的知识体系让很多人欲罢不能。
第三点,豆瓣塑造了一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氛围。在豆瓣,用户可以给音乐、电影和书籍评分,但用户本身没有分级,没有评分,也没有加V。豆瓣这种理念倡导人人平等,他没有专家,不会树立意见领袖,也没有代表用户。在豆瓣的运营中,为其创造多年内容的用户和新加入的用户并无区别对待。在豆瓣网,网友尽管不会得到物质上的回报,但他们仍然乐意将自己的聪明、才华、激情、能力奉献给豆瓣,然后将其他的群体吸引进这个圈子,一起分享豆瓣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为什么会这样,正是因为豆瓣的平等发言权会将大家的曝光率稳定在同一起跑线,你有能力才会有拥簇,否则谁都不会崇拜你。在时下权贵金钱气息日益浓重的今天,豆瓣的这种平等的发展概念真心俘获了很多怀才不遇的草根。当然不仅是草根,一些有名人士在豆瓣上也更多的是一种交流的心态。比如,在《查令十字街84号》上市前后,其中文版翻译者在豆瓣网上和读者们的互动就没有停止过,他的翻译者还把自己其他译作的读后感拿出来,和广大网友们交流。这时候很多中文翻译者也加入了豆瓣的用户群,由此而来是更广范围的用户辐射作用。
第四点,豆瓣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为王的口号不知道喊了多久,但真正关心用户的企业并没有多少,大家在乎的只是用户肯为自己的产品花多少钱或带来多少钱这样的问题罢了。但使用豆瓣这么多年,真心感觉豆瓣不会忽悠人(至少我觉得),它有顺畅的问题反馈渠道,不会将用户的每一个提问遏制在摇篮中,毕竟豆瓣想做的是帮助用户选择,而不是强迫或者诱导用户选择。时至今日豆瓣给人的感觉仍然十分干净,它有自己坚守的商业底线,它的眼里,不希望所有用户满意,只希望被它选中的、真正属于豆瓣的用户满意,这是一种双向选择,它也确保了豆瓣的忠诚度。另外,豆瓣还编织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网络,每一个节点,都是它的文化产品,比如,书籍或影片,但每一个节点又不仅仅是孤立的产品,它实际上吸收了很多的来自于社区成员的“能量”,像点击量、评价等,这种能量会辐射到另外一些人身上,影响到他们对这些文化产品的判断与选择,甚至对某一种文化的好恶。这种独特的影响正是豆瓣用户所带来的。当然控制广告数量和内容,保障用户体验就不用说了,这一直是豆瓣发展的底线。
至此,我们是否明白了为什么豆瓣这些年一直占据我们的生活了吧。
作者:一格电推荐,来源地址:,转载请注明,喜欢我的话可以添加公众账号“不过是乐呵”,欢迎大家的加入。
关键词:占据,生活,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