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互联网创业公司失败,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时间:2023-12-18 02:00: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12-18 02:00:01 来源:网站运营
面试互联网创业公司失败,我到底做错了什么?:结束T公司第一轮面试之后,我一个人在会议室坐了一会,觉得不妙。3分钟以后,HR小陈推开门说“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我送您!”
虽然有些突然,但我还是冷静的点了下头,跟着他来到电梯口,他帮我按了下楼键,转身面对我。我以为这时我们俩会发生几句常规对话,如“很遗憾,部门经理经过讨论,您的履历我们的岗位需求不匹配”
“its ok,我有心理准备,还是感谢贵公司给予的面试机会”
“再见”
“再见”。
谁知他只崩了句“回聊”…
我看到红润的脸庞,理解为他见惯职场折戟,知晓应聘人此刻的失落的心情,不愿多言,也非常配合的沉重点了点头,搭电梯离开。
从国内某券商投资经理离职后,我在家空了一段时间,暂时什么都不想做。一天在哔哩哔哩看视频的时候,推荐页面显示“拉钩招聘”四个字 ,我想现在的网站都这么智能了嘛,除了根据用户平时的观看偏好推荐视频之外,还能预测用户潜在需求。网站知道那些每天能花那么多时间看视频的用户,肯定没工作,人性化至此,这个年度大会员没白充。
我下载了软件,填好个人简历,在职位期望那一栏,勾选了互联网运营这一职位。然后选了几个要求有证券经历的岗位进行投递。
过了几天周六下午,我正在床上小憩,突然一阵电话铃声传来,是杭州一个陌生的号码。
“您好,我是T公司的陈,邀请您下周一来我司面试‘产品内容运营编辑’岗。”
T公司是一家主打人工智能搜索的创业公司,刚刚完成A轮融资,旗下有几款金融类app产品。所谓的内容运营无非就是在公众号、小程序和其他渠道进行内容生产、采集,要求对互联网和金融领域皆有了解,文笔流畅,善于捕获行业热点,并将之转化为流量。
我答应了,认为自己对各种财经产品熟悉,具有金融分析能力,也针对财经热点和股市行情撰写过评论,英语能力也ok,不如试一试。我是骡子是马,跑出去遛遛。
时间不多,我从网上找了许多干货,开始疯狂补习互联网运营知识:运营目标,受众定位,内容采集、创造,数据反馈,用户引导;面试官容易问哪些问题:为什么选择本公司,为什么选择运营,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缺点;又仔细搜索了T公司现状:智能搜索理念,产品布局,运营岗位详细要求等。演练两遍话术,强调学习能力,弱化自己的劣势,吹吹牛B,希望能至少在面试时有一个平稳的表现。
结果失败。准备了基本都没用到。
第一场的面试官是一位微胖小姐姐,她微笑着进房间坐下。
“请自我介绍一下”
我诚实的说了自己的两份工作经历,强调自己做过线下渠道运营,后来因为喜欢金融去券商,做过客户开发,金融分析,报告撰写和沙龙活动。然后简单聊了一些对运营的看法。
“你有过撰稿经验吗?”
“很抱歉没有,只在券商写过行情分析”
她询问我是否了解T公司的产品。
我很有心机的提前下载过他们的一款投融资类型的app,说了一些对app的直观印象。
“觉得这款app针对的是哪些目标客户”
“服务于具有融资需求企业。”
说完我感觉自己说错了,把海内外项目融资方的数据爬在平台展示,明显是服务于资方。何况app首页口号还是“发现好项目,挖掘独角兽”。
我感觉自己在挖坑。
接下来又聊到最近的马云996热点。她说然后她说我们的内容运营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和热点捕捉能力。
我说我擅长追寻财经热点,发表见解,并把它总结为文字。(其实只是搬运,并非原创)
她说我们还有一款智能股票软件,不如把你推荐到另一个部门。
我事后才意识到她当时已经把我pass掉了。
接下来的面试基本相当于挨打。
她走之后没一会,来了一位略有秃顶的男士,一看就是核心部门骨干。
他开门见山,我需要看你的作品。
我拿不出来。
我只能勉强解释,在券商做了不到两年,没有分析师执业资格,我还不能发表东西。我所有的文章、策略皆由所有总部研究部门分析师提供,我的工作是结合行情和热点,把他有效传递给客户。
其实hr并未提前告知我需要作品,就算告知了,我也没有多少高明的东西。我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转成文字作品。
他看我的眼神有些变了。
“对内容运营而言,没有作品,看不到文笔和逻辑,就没有一切”。
虽然苹果手机的备忘录里有100多段财经文章观点摘要,零碎分析总结记录,拿出来只能印证金融分析能力的薄弱。
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是伸手党。
我当时才意识到,内容才是原始的生产力。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其他,对原创内容的需求可以用炽热来形容。企业需要内容,用户需要内容,营销需要内容,吃瓜群众更需要内容。
而我没有。无论你追踪过多少热点,阅读过多少有分量的文章,嘴里如何天花乱坠,没有一篇完整的作品展示你的策略和逻辑,所有的都只是采集,而非原创。
现在他们需要的是原创。
他说现在主做量化研究,但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编程。
我曾和某知名量化基金经理一起吃晚饭,倾听他所有关于量化投资的理念和技术细节,但现在几乎忘的一干二净。
接下来基本就是尬聊。
他问我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涵盖非常广泛,教育、医疗、交通、电商,都可以看到ai的影子,包括金融金融领域,要不然你也不会坐在这里来面试我。”
以上是脑补内容,因为从他问我人工智能概念开始广泛普及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我回答不知道开始,这个话题就被终结了。
尬聊之所以称之为尬聊,是因为其何时结束的不可预测性。
又问是否会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我回答会。
“最重要的三表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现今流量表,利润表。”
“最重要是哪个”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往往要用到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的核心是什么
“hi,就算我回答出杜邦分析的核心是什么,你也依然会用下一个问题难倒我,对不对?所以我的选择是不回答”
这样不卑不亢是言论当然还是我的脑补,我乖乖的回答道,抱歉不知道。
又聊了一会
“在哪读的书”
“杭州”
他说他是科大的
“我也…去过科大”。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问我自己,花了200多块钱路费来到这里到底值不值?
除了问题没有回答好之外,我是否还有一些临场面试细节没做好?面试官从那些问题上开始觉得pass我………我是否可以补救?
在996问题上,我本可以聊的更多一些,老马在国外回答记者提问时,经常需要用到“偷换概念”,在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时,相对正确也是一种正确,也更容易获得掌声,这一招在这次却没有奏效,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年轻人怼的不行……
然后我又认识到,不对,当我开始陷入这种争论时,我已经输了…
996热点是一场多么出色的运营啊,主体发表言论,各渠道内容扩散,全民参与议论…我只是运营的结果,和无数吃瓜群众一样,我们的渺小的言论很快就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人人都是运营经理,这句话在此略显单薄。
“我爱金融,也喜欢互联网,二者的共性是它们已经渗透到现实的各个角落,像无形的手,服务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这也是我选择它们的原因,我希望更深入的了解它们,研究其中的原理和脉络。贵公司关于AI金融的理念,深深吸引我,我有金融的基础,有表达的欲望,善于学习,希望能够加入贵公司的互联网运营的相关的工作之中,与之共同成长,一起为改善人类生活做贡献。”
这份自我感动的求职话术甚至都还没到需要说出的那个步骤,我就已经被pass。
其实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无学历,无作品,无经验,三无人员面试成功的几率基本为零。我最大的收获竟然是杭州街头的暖阳,天气好了,人们更愿意出来走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试着从思维中抓住些什么。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想表达。表达的方式有很多,文字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表达的渠道也林林种种。你开通一个微信公众号,就可展示你的思想。表达可以是文艺的,也可以是商业的。你可以从表达种宣泄,也可以从表达种受益。如果把平台当作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每个表达者都手握筹码,针锋相对,博弈厮杀之后,有人离场,有人肆机卷土重来。而优秀的运营相当于赌场经理,叼着雪茄,站在二楼的栏杆后面俯视这一切。他咧着嘴笑着,只要有客人,无论输赢,他都可以赚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固定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