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青铜技术是外来的吗?
时间:2023-10-28 09:18: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10-28 09:18:01 来源:网站运营
中国的青铜技术是外来的吗?:我们从容器——匜开始说起,
有个词叫“易如反掌”,
“易”就是倒水一样简单,
毫不费力,
以此来表示“易”。
倒水是重力使然,
故顺道则易。
“易”字的古文字,
就是把匜中水倒入器皿,
因此“匜”“易”同音。
“易”有容易,交换的意思,
但还有改变的意思,
这就和“锡”有关了。
锡的熔点231.89°C,
古人很容易获得锡,
锡的熔点低,柔软,可任意塑造,
因此易有改变、变化的意思,
所以锡是人类最早制作容器的金属,
因制作难度不大,故称做“容易”,
“易”是“锡”的本字,加金属旁表示专指金属。
用容器盛水映照相貌称之为容貌。
蜥蜴善于断尾(析——断木)改变形状和颜色故称蜥蜴。
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需要精准、小心,
因此,“踢,剔”都包含有小心,精准的含义。
说完锡接着说铅,
“铅”古文“鈆”,
因此铅也叫“公金”。
宋代叫“㕣”,
这正是“铅”的命名来源。
我们看一下铅矿“方铅石”的形状,
甲骨文“公”字。
铅的命名即铅矿石的形状而来,
正方体,八棱相等,
因此叫“鈆”“公金”。
宋代铅山场铅锭,2015年信江河底出土
说完铅,我们再来看一个字,
这个字就是“青”,
我们知道颜色的命名最初都能对应到实物,
以常用实物颜色的通例抽象出颜色的概念,
比如橙色即橙子的颜色,
那么“青”最初是什么东西呢?
青代表好几种颜色,蓝绿黑灰,
那么什么东西同时能满足这几种颜色?
那就是金属矿石!
看一下古文字“青”,
“青”是由“生”“丹”二字构成,
青泛指蓝绿色,而丹是红色,
你不觉得这是青字的矛盾之处吗?
从“青”字的构型上来讲有两层含义,
能够生成丹的物质,
未曾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丹,
再看“丹”字,
丹即纯粹、精华,浓缩,红色,
以及火热红光如红彤彤的太阳。
对于原始人所掌握的火候温度下,
哪种金属矿烧红了以后才融化,
冷却后依然是红色?
答案是“铜”
风凡同源,古文“青”的凡部件象征炼铜通风旳炉道,
故铜的发音取自“丹”“彤”。
字形是通道和风,“同,甬”皆有通的含义,
指加长冶炼炉子的通风道,
以获得高温。
因此“青”初始的本意即铜矿石,
这就是“青”的重要部件是“丹”红色,
而“青”确指蓝绿黑的颜色。
铜矿石“青”对于远古的人来说,
就是大地孕育的纯粹之物,
未经过加工又有朴素的含义,
“青”即纯朴,
刚成人未曾涉世称为“青年”,
心地纯朴曰“情”,
言辞纯朴曰“请”,
水质纯朴曰“清”,
天空纯净曰“晴”,
人纯曰“倩”,
米纯曰“精”,...........
好的家犬时刻保持警戒因此称“猜”。
我们把未曾加热、锻炼过的称之为“生”,
也是源自金属冶炼。
我们接着说铁,
以上是“铁”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字形,
皆有渊源,
都和钢铁的性质和锻炼有关。
“戜”是“铁”的初文,音die。
人类最初掌控火的温度不足以融化铁矿石,
1000度只能把铁和矿渣分离出来,
成不了流体,
这种铁状如块状海绵,
因此叫“块炼铁”
块炼铁杂质较多、柔软不堪用,
因此需要要千锤百炼,
打成片状,
贴叠在一起反复锻打,
因此“铁”的发音源自其制作方法——贴叠。
“铁”字有一个重要部件“呈”,
“呈”字就是源自百炼钢技术,
是“程”的初文,
“呈”有“显现”“过程”“程度”“方法”“步骤”等含义,
“程”者称也,度量衡的总称,程者,物之准也。
我们看一下百炼钢的方发和过程,
块炼铁——锻打——称重,
如此反复锻打、称重,
直至其重量不再减轻,
说明块练铁里的杂质已清除,
品质已经稳定,
这就是上古华夏先民锻铁的技术过程,
不断称重,度量进度谓之“呈”,
因此“鐵”里有“呈”部件。
而“呈”字源自锻铁的进度称重,
因此“呈”含有进度,步骤的量化标准。
锻铁的过程也是其重量失去减少的过程,
因此“铁”字含有“失”字,
早期的钢铁因为质量有限,
只能制作短兵刃和箭镞,
因此“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