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还是需要坚持
时间:2023-07-20 18:48: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7-20 18:48:01 来源:网站运营
人生还是需要坚持:本人95年的,虚岁28,但是家里人硬说我29,说什么出生落地就算一岁了。也不去深究了,反正我在地球上生活了27年零两月。18年大学毕业,两年前考上教师编,成为了一名苏北乡镇高中教师,也终于体会到编制带来的安逸感。收入的话,现在每个月到手5500多,每年的增量绩效和年底绩效加起来两万多一点,再加上周末补课费用(高中周末都是学校统一上课)和其它杂费,基本上一年十万块钱,公积金的话一年两万左右。如果是双职工家庭,年入二十万是很轻松的。在小县城里,这样的收入水平还是很不错的,确实很安逸。
但是也很担忧在小地方呆久了,会与社会脱节。有人说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手机翻一翻,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都能知晓。我个人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手机上资讯的更新永远跟不上也不能完全反映现实生活的变化,更何况现在刷手机都是看短视频,大部分都是无用信息。前段时间去了趟杭州,呆了几天,走在街道上,我明显感受到心理上的不适,觉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也不要说杭州了,就是有时候去盐城,都会觉得不自在。我毫不怀疑,再过个五年,我去苏南某个城市的街头,一定会表现得像个傻子一样。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大城市,而很多人注定要错过。
再者,现在二十几岁,正是大好年华,但今日与昨日并无差别,生活的剧本早已写好,身边的老教师便是自己将来的样子,也许安逸的代价就是平庸。有时候也会冒出很多想法,比如考研,但年龄也不小了,家里也不富裕,而且要准备结婚,即将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读研就意味着放弃工作,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做法。至于创业,结合一下现在的经济环境,估计五年内都不会考虑了。但不管怎么样,现在的我要做出较大的变动已经是相当慎重了。因为大学毕业短短四年,我的人生规划一改再改,我算是发现自己的特性了,不管做什么工作,时间久了,都会觉得不满足、不安分。
我大学学的工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不知道有没有江科大的师兄师弟看到哦),毕业前参加校招,签了三方,毕业后就直接去了一家杭州的造船企业。关于造船,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中船集团,中船集团的确是造船行业主力军,特别是承担了海军军舰的设计建造任务。而我去的那家属于招商局集团工业集团,相当于招商局集团的孙子,名声还是很响亮的。但实际上招商局集团的主营业务是金融,造船只是它挪用一丢丢金融的利润搞的一个小小的副业。如果现在让我再选一次,我会选择投中船,哪怕它的工资低一点,我也要投。说到工资,顺便多说一点。后来到了社会上,包括现在体制内,我发现好多人都觉得造船行业很吃香,工资很高,有人还为此跟我争论。其实自从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造船行业一直是处于低迷的状态。
第一,08年那会儿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巅峰时期,因为有利可图,大量私人资本涌入,你只需要在长江边建个厂,投资个几百万,造一艘普通的散货船,转手就能有几百万的利润。所以在危机之前,船舶行业就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供大于求,产能过剩。这就导致危机刚发生的那段时间,大量的小船厂因为还不上贷款而倒闭。
第二,中国船舶生产订单高居世界第一,这是因为全球贸易繁荣,欧美国家对传统造船工业的淘汰,以及中国造船企业疯狂内卷压低报价,经济危机后欧美各国实行贸易壁垒政策导致全球贸易萎缩,船舶市场当然受到严重打击,船舶订单量大幅减少,但这并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第三点,由于船东违约,导致已经生产完工的船舶不能交付,不能交付就意味着船厂拿不到尾款,或者说船舶生产到一半,突然就说不要了。也就是船东宁愿付违约金也不愿意接收船舶。要知道因为船东是分工期付款的,很多船厂都是拿贷款自己先垫资生产的,船东突然违约不续费了,这损失得多大。因为任何一条船舶都是根据船东的技术要求制造的,所以已经完工的船舶被船东拒收,也就意味着它可能永远也卖不出去了。我记得我去的那家船厂,江面上停着的船舶和海洋平台,大约有七八个,光是维护费每个月就几十万。当时内部传言,整个行业只有外高桥是挣钱的,其它都在亏钱,所以国家才针对船舶行业搞了个重组,就是几家合并,淘汰落后产能,只留下骨干。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船厂的工资水平怎么可能高得起来。
工资低是一方面,工作还很辛苦,我入职的是技术中心,属于助理工程师级别,这个企业的加班文化很奇怪,就是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加班,但是科室主任部门经理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加班,你如果加班,经理看到你也会跟你点头打招呼,眼里有一种赏识满意,如果不来,也没人找你,但如果总是不来还是会被谈话的。整个技术中心大楼,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每一层每一间的灯都是亮的,周六也是加班,只有周日休息。技术中心还算好,生产车间有时还要通宵加班。最最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居然没有加班费!不管你这个月工时超过多少,工资是雷打不动的。当时我是非常不理解的,为什么这么大的国企要这么疯狂地加班,还是无偿加班,难道真的是靠情怀吗?而且每周定期还要开党政教育会,早上做工作操。那段时间过得真的很压抑,能坚持着完全是因为毕竟这是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
再后来船舶到了测试阶段,需要经常跑现场,要钻到船舱里检查,身体上又是一大劳累。我记得我跟师傅两个人去检查底舱,舱与舱之间是封闭的,只能通过舱壁上600*400的人孔穿过,我一米八的个子,要先一条腿迈过去,卡着裆歪着头穿过。底舱里空间狭小,一片漆黑,只能蹲着甚至趴着走,当时真的挺怕的。关键是这么辛苦地钻舱只是为了检查是否有积水垃圾未清理,我当时总觉得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做这样的事情毫无意义。以前一直以为工程师收入很高,后来我才明白,工程师这样的职业需要经验的积累,只有当你工作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你的收入才可能有一个跃升,所以整个工程师队伍里只有很少的一批才能达到年薪二十万这种水平,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还都是从设计院下来的。绝大部分工程师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我们总说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产业,可是从事这个产业的人却拿着微薄的工资,让人心寒。难道最应该受到善待的不是科学家、工程师这类人吗?他们才代表了一个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啊。
终于有一天,在船上做完检查,我蹲在甲板上吃盒饭,看着波光粼粼的江面,我下定决心要辞职。递交辞职报告后,心情无比舒畅,已经和几个同在技术中心的同学约好一起去学校附近租房考研。我记得是三月份离职的,刚好离下次考研还有整整一年。最后一次去现场,极地探险邮轮项目已经接近尾声,整艘船停在船台上,我记得师傅当时跟我说:“你TM也算是参与了中国第一艘极地探险邮轮的制造了!”确实如此,这艘船是中国第一艘极地探险邮轮,下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还特地报道了,杭州海门的政府领导也现场观看了。回顾这四年的历程,倒是这一段时间最让我怀念。
离开船厂后,我第一件事是去提公积金,但没想到要离职六个月后才能提,于是便坐上大巴去了镇江,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每日去图书馆自习室看书。我还去大学生服务中心办了饭卡,帮我办卡的那位小姐姐人挺好的,其实我已经属于校外人员,一般是不能办饭卡的,但他听说我的状况后,还是帮了我的大忙,把我以前用的饭卡账号又续开了一年,到现在我都很感恩。
我属于跨专业考研,因为自己一直对国际时事比较感兴趣,就打算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方向是应该是大国外交(说实话还真有点记不太清了)。同学都不理解,我一个工科生竟然要跨考社会科学,而且目标定得明显偏高了。但我当时就是踌躇满志,信心爆棚,因为自我感觉英语这块还不错(六级考了500多分),多练练应该不成问题,政治不就是背吗?没什么难的,重点是专业知识,我比较匮乏,但时间很充裕,努力学还是有把握的。于是我按照考试科目,买了两本专业课书籍(我当时天真地以为我学完这两本就能专业达标了),记得是政治学理论和国际政治概论吧(也记不太清了),然后就开始啃了起来。学得还真是挺带劲的,自己确实感兴趣。自习室里的人真的多,基本都是在备考研究生,有时候来的晚了还没座位,学习氛围很浓厚。那会儿还常看金政委的视频,本来想着充实国际政治知识,后来觉得理论性不强,就图一乐儿了。
这种昂扬的学习状态持续了不到半年,就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差而动摇了。中途想着找一个条件更好的住所,就搬了一次家,房租比原来高了,再加上消费多了,口袋渐渐空了,又不好意思跟家里要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时候也后悔辞职了,完全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就算考不上也好歹有个饭碗。
后来听说一同学转行做前端了,待遇挺不错的,又有前途。自己也好奇,就找了一套前端的视频学习资料,真是手把手地教做网页做项目。学着学着发现挺有意思的,很喜欢编程码字的感觉,特别是写完程序然后测试还真的做的有模有样的。于是我完全放下考研资料,自学了差不多一个月,在某求职APP上看到各个公司招的前端工程师,月薪基本上在6000到10000,就把自己做的一个小项目投给了十几家公司,如果能入职也很不错。这时已经在心里其实已经放弃考研了。然而,没有收到一家公司的回信。我心凉了半截。
经济的压力越来越大,花呗和借呗上都已经欠了钱。我在求职APP上继续搜索其它行业的职位,发现房产中介很赚钱,看了链家的待遇,本科5000底薪,加上提成,月入过万不是梦。于是自己投了简历,几乎是秒收到回信,然后去了杭州总部面试,当时大概有十几个人面试,两个人一组,一起面试,然后留一个,跟我一组的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大叔,经理还是选择了我。然后就是分配门店,我去的门店在金鸡湖那边,专门卖别墅的,店铺就开在一个别墅区的门口,旁边还有一家德佑、一家新世纪,还有其它的(名字已经忘记了)。先试用三天,经理把我交给一个老员工,说是老员工,其实他只比我大两岁,而且也是江科大毕业的,简直不敢相信。三天试用,就是到处跑,记街道、小区的名称位置,哪条街上有哪几家房产中介店铺,然后指定一个小区,有多少栋楼,几梯几户,某号楼的前面、后面、东面、西面是几号楼等等。三天后就考察这些,他问的基本上都答出来了,他当时还很惊讶我记忆力真好,还向经理夸赞我。
然而不到一周我还是离开了。首先是住宿问题,我已经掏不出钱租房了,店里就将我安排在集体宿舍里。说是集体宿舍其实是一个套间,刚进门我就懵了,客厅、房间里摆满了上下铺,衣服鞋子垃圾遍地,一个套间住了十七八个人。每天晚上烟熏火燎,常有污言秽语。我跟门店里的一个小伙住这里,每天坐着他的电瓶车上班下班,吃饭就在全家热个便当。住宿条件差还能忍一段时间,想着等赚到钱了再换个住处。但是跟小伙聊到工资,我又懵了。根本没有什么5000底薪,每月只有2500的伙食费,而且这个伙食费要在提成里扣掉,如果没有业绩,这2500就算你欠公司的,后面有业绩了还得扣掉,也就相当于无底薪。而这个小伙已经4个月没有开单了,也就是他欠公司一万块钱,并且这个月发工资只给他发了1000块。我当时感觉很气愤,这不是骗子吗?后来又感觉店里除了师傅、经理、小伙,其他人对我都不怎么友好,我干脆就放弃入职,又回到了学校,重新拾起课本,准备考试。但此时我心里已经不剩多少把握了。
考完试我便回老家了,年后查成绩,果然没达线,英语考得不错,70分,政治六十几,正常水平,两门专业课一塌糊涂,多少分记不得了,反正都是两位数。自己并没有觉得伤心,这都是自己作的。那会儿正值杭州疫情爆发,就在家呆了一段时间。我能感觉到父母内心很失望,但为了不刺激我,他们都表现得无所谓。
大概是在2月底吧,我因为着急想上班,父亲就把我介绍到杭州的一个亲戚那儿,他正在杭州做装修工程,是金螳螂的一个项目经理,我就在他的项目部里干活,后来聊天发现他之前也在造船厂里上过班,真是无巧不成书。做的项目是恒大养生谷,恒大喜欢在郊区搞那种住宅、商业、健康一体的项目,所以规划还是很宏大的,整个工程预计要两年才能完工。项目部一共8个人,主要是项目经理、副经理、施工员、深化设计员、造价员、文员,实际上整个项目部只有两个人是正经土木毕业的,一个施工员一个深化设计员,其他人都是半吊子,没有什么学历,只是有些经验。做深化的那个年后就没去上班,所以我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搞深化,而且我在船厂技术中心上过班,会用CAD,也就自然只能我来搞了。
一般项目部都会有从金螳螂本部派遣的一位工程师驻场搞深化设计,没过多久我们那也来了一位,大家都称他“殷工”,搞技术的还是受到尊重的,毕竟CAD图只能请他们画,他们的工资也是金螳螂本部负责发放,跟项目部无关,基本上都是平时每月发生活费,然后年底结清剩下的。
我前期的任务就是跟着殷工学深化,跟着他跑现场,拍照片,做测量,然后回项目部补图。补图其实牵扯到很多利益,因为最终成本要根据这些深化图纸来算量核算,有时候现场偷工减料,还会过来跟你打招呼,怎么怎么画,这样他们就能多拿些钱。但你也不能总是纵容他们,因为甲方和监理方最终是要去现场检验的,而且局部的修改还需附上施工过程照片,作假很可能导致检验不过关,那将得不偿失。
另外也涉及到一个立场的问题,深化设计员隶属于金螳螂本部,与项目部并无直接利益关系,没必要迁就乙方,除非是收受乙方的贿赂,这样乙方又会觉得不划算。所以乙方总是想培养自己的深化设计员,但是自己画的图必须要得到甲方工程师的认可,这就要求水平一定要高,不能是半吊子那种。这也是我那位亲戚经理让我跟着殷工的原因,以至于当施工员跟殷工发生分歧的时候,他还隐晦地提醒我听殷工的。其实项目部真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它要跟甲方、设计方、供应商、施工队、监理方打交道,关系网很复杂,利益交错,只可惜我涉世太浅,短时间内不能理解其中玄机,酒桌上也不知所措。
在项目部,我一边学做深化,还一边帮造价算量。算量真的很无聊,属于不断的重复劳动,考验人的耐力。关键是负责造价的那人其实根本就不懂,在接触中我发现她其实连算量都不会,有一次我算出来的数据跟原表格差距比较大,她过来问我,我就当面算给她看,结果她在屏幕上指指点点地不知道说的啥,并且我发现她用的表格实际上是从之前某个类似工程复制过来的,有些材料条目都对不上。我当时就在想,她不会算量,是怎么跟甲方对量的?这个问题到后来确实暴露了出来。
在杭州呆了不到一个月,我就被经理调到浙江金寨的项目部去了,同样也是恒大养生谷项目,不过只搞一个售楼部,最重要的是我的亲戚经理是这个项目的主要投资人。我知道调我去金寨是想让我受到更大的历练,因为金寨的项目刚刚开始,我可以从头到尾经历一遍,而且杭州这边因为处于项目中期,比较安逸,学不到什么东西。
到了金寨,我也是直接傻眼了,整个项目建在大山里,之前这里是一个山村,后来拆掉做了这么个项目。我当时就在想也只有退休的老人才会在这种地方居住吧,怪不得叫养生谷。到了项目部才叫失望,杭州项目部好歹是在一个小别墅里,现在直接是在铝板临时搭的办公室,而且跟工人生活在一个区,吃饭都是在一个简易搭建的食堂,伙食很差,我甚至在饭盒里翻到过一块留有牙印的肥肉。洗澡是在一个棚房里,两排淋浴头,只有冷水,得自己烧了热水和冷水兑起来用。
也许条件越艰苦就越能锻炼人吧,我想我在这儿经历过以后到哪儿都能过下去。有一次在去工地的路上,忽然看到山头上空有两只很大的鸟在盘旋追逐,翅膀伸展着滑翔,掠过头顶时能看到倒钩的嘴和犀利的眼睛,那大概就是老鹰吧,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呢,顿时一股沧桑感涌上心头。
殷工在金寨只呆了十几天便离开去杭州的一个项目了,补图的事情只能交给我了。我初学了一个多月,再加上之前的底子,勉强能入手。麻烦的地方在于项目部只有四个人,两个施工员专门负责现场,一个文员负责做资料和甲方监理方对接,还有一个就是我。因为工作分工不同,我和文员现场去得不多,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做事,那两个施工员就觉得我们在偷懒,有时直接安排现场的任务给我们。我当时就觉得跟文化素质低的人打交道真的很难,有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记得售楼部工程快完工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说明天甲方有大领导要来视察,于是连夜清扫楼内施工残留的垃圾、边角料。因为人手紧张,就只能把我和文员叫去扫垃圾倒垃圾,大概晚上十点多的时候,我搬运时不小心被不锈钢条划上了腿,提上裤腿,腿肚上留下一条很深的口子,两边肌肉张开,像是咧着嘴笑一样,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一点疼痛感。当时也没有去缝针,只是用酒精消毒后找了块纱布包上,躺了几天也就好了,只是到现在还留着伤疤,怕是褪不去了。
后来门廊和卫生间需要贴石材,得先出深化图,我便像之前殷工教我的那样,先去现场测量,留下数据,拍空间照片,然后回到项目部,一闷就是一天,把图赶了出来,打印好交给现场去施工。自己也守在现场,心里很忐忑,生怕有什么问题,毕竟是第一次出图给现场,石材也是按照我给的尺寸加工好从石材厂送过来的。卫生间还好,顺利贴完了,门廊还是出了问题。我仔细研究了,发现确实是自己图画错了,但是石材已经到了,我大脑里疯狂计算,如何裁切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批石材以减小损失,以及还需要订购哪些尺寸的石材。这简直是在考验我的平面几何。就这样,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施工员不断的质问声中,我一边计算着,一边帮忙搬运石材,终于把四个门廊的地砖铺完了。最后算了一下,因为我出图有误,损失了一千多块钱的材料费。
在金寨呆了三个月,终于回了杭州。到了小别墅里,只觉得饭菜是多么的香,床铺是多么的软,还能用上热水器洗澡,真是莫大的幸福。可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金寨的日子是我人生的宝贵经历。
到了杭州,刚好售楼部开始施工,于是我又负责全程的深化设计,不管下面的施工班组提什么要求,我都尽可能地完成作图。一个多月里,我每天跑完现场回来安静地补图,一共补了二十多份图,再也没有人对我指手画脚,也没有人说我偷懒了。后来殷工从杭州回来了,我又跟着他搞金寨工程的竣工图,用于预决算。之前提过那个负责造价的不会算量,再加上对金寨的施工过程和补图完全不了解,去跟甲方对量决算的时候果然很困难,跑了几趟都没有搞定。
其实干工程吧,苦和累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孤独、无聊,搞工程的没有固定休息日,有事就请个两三天假。每天就是跑工地、画图、弄资料,也跟人说说笑笑的,但其实都不算朋友,只是利益相关方。除了少数人来自本地或者附近城市,大部人人都是来自外省或者苏北。不管是甲方、乙方还是监理方,工程师们都是异乡客,有的甚至半年都没回去过。所以很多搞工程的都喜欢钓鱼,其实就是人在外乡又不便回去,太无聊了只能找些乐子打发时间。
有一天殷工问我想不想入职金螳螂,入了职就是公司本部员工,享受五险一金,成为殷工那样。但我犹豫了,因为入职就意味着要接受公司的调遣,全国到处跑,是真正的游子,我这个人恋家,无法接受这种生活。我希望的是留在省内就好了。
后来大概是八月份,父亲微信上发我一个链接,是老家的教师招聘,说我可以试试。虽然我早在大学时期就考到了教师资格证(学的工科,数学还不错,报了高中数学,没想到一次考过了),但毕竟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课本,即便能过笔试,面试也难过,更何况要面临很多师范生的竞争,当时自己是没想过报名的。但是在父亲的鼓励下,我还是选了高中数学岗报了名,心想就当考着玩玩吧,反正也很久没回家了。
笔试考完后很快就出成绩了,记得好像考了82分,第11名,进了面。一共招9个,我想估计是没戏了,面试都没什么兴趣了。但在我一个表嫂的督促下,我还是认真地把她给我的电子版教材从头到尾看了个遍,她从中午去上班到傍晚下班回来看到我还坐在电脑面前,很惊讶地问我:“你一直在看吗?”我说是啊,她似乎对我的专注度有些吃惊。我倒是觉得没什么,在杭州补图时经常如此,一坐就是半天。面试前一天晚上我甚至在想明天也别去面试了,出去逛逛吧。
早上醒来,吃了早饭,还是去了考场。进了候考室,本来入围28人,有几个没来,只剩下23个。排队去了备考室,一看黑板上写着考题“函数的概念与图像”,桌上放着本教材,我心想昨天看了那么多结果考了这么个题目,感觉白看了很多内容。在草稿纸上开始写教案,第一次考编,真没什么经验,也没像之前考证那样很工整地写过程(我知道那都是形式),反正就把要讲的内容按照顺序列下来,按照表嫂教的(她考编经验颇丰富),先是复习导入,然后新课等等。写完以后,又考虑在哪些地方设置问题,概念讲完后再设置一道例题,都在纸上做了标记。
时间到了就去考室上了讲台,讲的时候基本上盯着考官后面的墙,偶尔瞥一眼窗外的坟地(当时脑子里还闪过学校后面怎么会有坟地这种无关的想法)。中间还停顿过几秒,当时真想夺门而出,可还是稳住心态,讲了下去,最后因为太罗嗦,函数图像没能讲完,时间到了被叫停了。考官要我的教案,我看着满是箭头、圆圈、字迹潦草的教案,不好意思地递了过去,然后擦黑板,表示感谢,走出考场等分数。几分钟后一个老师拿着面试成绩单出来让我签字,我一看,86.5,不知是高是低。
考完以后,走出考场,感觉异常的轻松,也没有在想能不能过,想的是自己没有退却,还是硬着头皮完成了这次挑战。回杭州后没几天,就收到了县教育局发来的短信,通知准备材料进入政审体检阶段,当时应该是最开心的时候。完了以后就在官网上查到拟录取名单上有我的名字,那会儿已经是8月下旬了,9月前还要完成签约,我便很仓促地收拾行囊离开了杭州项目部,不得不说那几天真的很兴奋。
然后就是去学校报到了。很可惜,因为不是数学专业出身,便被校长大人分到人手紧缺的地理组。不止我一个人,那一批语文数学招进去的几个人,只有一个人教了数学,剩下的都被分到了其他学科。我们当然不满,但刚进体制,并不像得罪领导,也只能接受了。有人觉得我亏大了,虽然各科老师拿着一样的工资,但是论课外收入,地理跟数学没法比。我倒觉得无所谓,本来在学校上课,结果回到家里还得给人补课,不是太无聊了吗?有这个时间不如多看看书,研究研究写文章,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不是我故意贬低,有些老师的文化水平真不咋地)。而且补课本身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教育行政部门也在严打,没必要去冒险。教师想赚钱,完全有其他的合理途径。
工作两年下来,发现自己对教育事业似乎并没有很高的热情,特别是所在学校的生源比较差,课上得也没劲。至于考试,学生考得好不好其实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重要,我把我该做的做了,也就完事了。去年秋学期开始还当了班主任,到现在刚好一年,暑假前已经向校长申请不再继续担任班主任。说真的高中尤其是全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真不能当,时间上被捆绑,各种会议,学生有矛盾要处理,家长有诉求要回应,还要轮班值夜班查宿舍,真是费心费力。我见过的班主任,都是三四十岁的人,没有几个不是两鬓见白的。之前好像还有过一个热搜说是全国教师平均寿命只有59岁,每年都有三个月不用工作的人寿命却很短,真是不正常。
总之,我也是想开了,你说当教师图啥呢?不就是图个轻松有保障吗?那么拼命干什么?什么升职评职称,我已经在心理上跳出这个圈了。我认认真真上我的课就行了,剩下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广泛地读书,追求知识,岂不美哉?不过这辈子可能就这么平平无奇地过了,也干不出什么大事业。
有时候也常常会想,如果我在某个时间点坚持下去了会怎么样?如果当初在造船厂坚持下去,我也许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工程师,成为业界大佬;如果我心无旁骛地考研,也许念了研究生人生的路会更加精彩;如果我在链家坚持做下去,我会不会靠卖房发家致富?如果我在杭州项目部继续呆下去,会不会也成为项目经理,最终成为大老板呢?这当中任何一条路恐怕都会比现在更精彩吧。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人生之路要有方向,选定一个方向后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要像我这样浑浑噩噩,浪费四年青春,最终也只能是随遇而安将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