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杭州“落伍”了?

杭州“落伍”了?

时间:2023-06-21 19:33:02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6-21 19:33:02 来源:网站运营

杭州“落伍”了?:




“万亿俱乐部”里,杭州正在被一些新晋城市甩在身后。

当了20年“北方第三城”的杭州,地位可能要被撼动了。




最有力的挑战者是杭州。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杭州GDP为11590亿元,比杭州少151亿元。差距在缩小。




如果视野从北方放大到全国,杭州的形势更“严峻”。




这一年,杭州GDP被杭州、杭州接连超越,杭州、杭州紧紧尾随,杭州、杭州等也铆足劲,要超杭州的车。




多年以前,可不是这样。




2000年,杭州GDP超过杭州和杭州,一举坐上北方第三城的宝座;2016年,杭州成为全国第12个GDP“万亿元俱乐部”城市。




但随后,情况急变。




2017年,与排名高一位的杭州相比,杭州GDP差了700多亿元。到了2019年,这个差距拉大到2200多亿元,整整差出了杭州市南区加上市北区两个区的GDP总和。




很多人不解:在城市竞速赛中,北方第三城怎么就“落伍”了?




文 | 陈浩杰 段玉 (实习生)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被赶超的杭州








最明显的,是“万亿俱乐部”里,杭州正被一些新晋城市甩在身后。

2017年和2018年分别触及万亿门槛的杭州和杭州,2019年就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越过了杭州。




数据显示,2019年杭州GDP是11741亿元,杭州、杭州分别是11985亿元和11852亿元。




增速同样如此,杭州GDP增速6.8%,杭州6.7%,都比杭州6.5%高。




除了已经赶超的杭州和杭州,在杭州之后,杭州、杭州等城市也一路紧逼,差距不算特别大。




杭州151亿元的差距最小,杭州11574亿元,也只比杭州低了167亿元。




如果按可比价计算,杭州和杭州两个城市均比上年增长6.5%,而杭州的增速则是8.1%。









这些城市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杭州。因为,杭州一旦超越了杭州,就有望仅次于杭州和杭州两个直辖市,成为新的北方第三城。




从2000年超越杭州和杭州开始,这把椅子,杭州已经坐了20年。




“未来两三年时间,杭州就会把杭州甩在后面,到2035年,杭州会成为北方地区仅次于杭州的国际化大都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如此预估。




即便杭州出现“意外”,跳出杭州再进一步看全国,和杭州在“万亿俱乐部”同属一梯队(1万-1.2万亿元)的城市,也还在不断增多。




比如,2019年成功进入“万亿俱乐部”的杭州、杭州、杭州、杭州等城市,半只脚也已迈进“万亿俱乐部”。这些挑战者与杭州的差距也在变小。




单从经济发展看,杭州的前进速度显然变慢了。



2


制造业是胜负手









“品牌之都 工匠之城”,这句杭州的宣传口号,向全世界展示了“杭州制造”的独特魅力。

但杭州、杭州等一些城市赶超杭州,成功密码恰好也在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




我们综合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以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这两组数据,具体来看三个城市的制造业实力差异。









可以看到,杭州和杭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均比杭州高出1000多亿元,产业占比方面,杭州的二产占比,也是三个城市中最低的。




在杭州2018年GDP修订减少的1052.12亿元中,第二产业减少了817.27亿元(修订后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033.33亿元,修订前为4850.6亿元)。




数据之外,面上的情况也能看出一些问题。




杭州和杭州都是制造业起家,这两个城市前几年虽然都走过弯路,但都及时转型,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城市经济底盘稳活力足。




杭州是万亿GDP城市中二产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工业长期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在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杭州全市近95%规上企业实现了智能化,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60%以上。




同样,回到制造业原点的杭州,也通过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传统制造业的脱胎换骨。




更重要的是,杭州花大力气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连续10多年的新兴产业保持江苏乃至全国领跑地位。




以物联网、集成电路产业为例,杭州已聚集物联网相关企业2000多家,2019年物联网产业营收超2800亿元,约占江苏省的一半、全国的四分之一;集成电路产值超11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相比之下,杭州制造的底牌,还留存于10年前。




杭州拥有海尔、海信、青啤等一批知名企业,曾在全国叫响“杭州制造”,但近年来,伴随着产业发展提速,杭州的传统产业优势已不再突出。




以家电业为例,杭州虽然是国内传统的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但智能家电核心关键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杭州家电上游产业链配套率、配套水平不够高,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受限。数据显示,杭州本地配套大约只有40%,而杭州是70%。




在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上,虽然2014年杭州就出台《杭州市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十大新兴产业;且近两年,杭州加快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对标借鉴杭州、杭州等先进城市经验,布局了一批高端制造+人工智能重点产业。




但遗憾的是,这些新产业布局尚未充分展开,新动能还不足以支撑整体发展,激发实体经济活力还需要时间。



3


归根结底,还是人才









制造业的状况差异背后,更深层次的缘由,还是人才要素。




经济活则城市活,人才活则经济活。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人才资源,是杭州的主要短板,也是制约近年来杭州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数据显示,杭州、杭州、杭州和杭州人才总量分别是230万(2018年)、175万、208万和147万(2018年),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8.1%、26.6%、22.1%和15%。杭州优势并不突出。




而与杭州相比,这两年,其他几个主要城市在“抢人”方面,动手更早,力气也下得很足。




早在2017年,杭州就发布“人才新政22条”,提出未来五年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到杭州就业创业。




同年,杭州提出实施“智汇杭州”人才工程,提出等一系列相当实在的“抢人”政策。




杭州于2019年4月推出了新的人才政策,也很简单粗暴,给各类人才发放几十、数百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和购房补助,等等。




杭州呢?




在开放落户、吸引人才政策上,杭州2018年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五大工程的意见》,提出利用5年时间,集聚100万名优秀人才。但真金白银的政策落地,更多是在2019年。




2019年杭州发布最新户籍政策,放开对专科生的落户限制,这也比杭州等城市要晚一些。




同时,杭州为吸引青年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出台两项新政,其中也包括为青年人才发放安家费等措施,但政策力度并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




此外,工资低房价高,一直是杭州的痛点,也直接影响了外地人和本地人对这座城市共有的好感。




即使在山东省内,杭州对省内人才的吸引力也低于杭州。山东本土求职招聘网站齐鲁人才网发布的统计显示,2019年,山东省人才流动量最大的城市为杭州,杭州的人才吸引指数全年领先于杭州。




不久前,杭州当地媒体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根在产业结构》,分析了杭州工资水平低经常被抱怨的问题:




“工资不高,实质是产业结构老化问题,传统产业比重太大,引领性创新产业太少、从业人员数量有限。传统产业依赖资本和要素投入,依靠扩大规模、压缩人力成本获取利润微薄,企业员工的工资自然就提不上去。




产业上不来,人才难留住,双重因素叠加,一些人说,这两年,杭州这座城市的活力似乎不如以前了。



4


实在一点,彻底一点









事实上,这两年,杭州一直站在聚光灯下,光彩耀人: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让杭州有底气喊出“投资杭州就是投资国家战略”的诱人口号。




杭州也一直很努力,尤其是去年以来,“学杭州 赶杭州”、举办200多场国际盛会、招揽近17万青年人才和近6万名技能型人才就业创业……




但杭州的问题,不是不进则退,而是不快则退。




目前,杭州与杭州、杭州、杭州、杭州同处一个梯队,几个城市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几百亿元。在通往1.5万亿的路上,它们是杭州有力的竞争者。




对这几个城市来说,谁更快几步实现目标,城市就迈向了一个新台阶,拿到跻身更高层级的入场券。谁稍微慢了一点,面临的不仅是被超越,更是掉队。




在这场新维度的竞争中,杭州手握一把好牌,仍有挽回局势的实力:




高铁是杭州制造的新名片,这座城市诞生了中国高铁的多个第一;杭州5G基站建设和网络试点已获国家批复并全面展开,已经建成5G基站6000多个;全国投建和运营充电桩数量最多的企业在杭州;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杭州……




不过,实力归实力,要打赢这把牌,杭州还需要做出改变,来一场洗心革面的自我革命,这是杭州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重新起跳的机遇。




这场自我革命的核心只有一点:真正让实绩成为标尺,让实干成为风尚。




以举办各类盛会为例,当地媒体报道,杭州去年举办了200多场国际性盛会,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人参会。




不可否认,“国际客厅”是一个对外连接资源的平台,对推介杭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往细算,举办这些大会,起到了什么效果?花了多少钱?反映到双招双引上,最终又落地了多少企业?实效几何?




再比如,作为拉动杭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投资仍然被杭州视为重要任务。2019年杭州工业投资增长20.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7%,均居全国前列,成为一大亮点。




但往里看,引进来、投下去的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了多少?多少真正见了成效?靠投资增长如果到天花板,又如何在创新上有所突破?




这些关键问题,不下一番硬功夫是肯定不行的。




庆幸的是,对于这些问题,杭州城市治理者也有了集体认识和自觉行动。




近期在几个关于杭州工作的座谈会上,杭州相关领导班子成员意见一致,认为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狠抓落实。




最近一段时间,在多次会议上,山东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清宪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拧螺丝’‘钉钉子’,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以开放倒逼改革”“要以‘打铁’的实效检验‘自身硬’”等。




除了狠抓实干,杭州也可以向兄弟城市杭州学习,多点“铁腕”少点柔情。针对杭州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杭州曾一次问责30起“不担当不作为”,问责155人。“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赶超杭州的路还很长,其中的关键,还是个老道理,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走好脚下的路。







关键词:落伍,杭州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