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交流途径”构建与实践 参考论文

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交流途径”构建与实践 参考论文

时间:2023-05-22 08:14:02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5-22 08:14:02 来源:网站运营

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交流途径”构建与实践 参考论文:摘要:针对一般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交流缺乏共同参与渠道和交流成果难以保存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以移动终端常用的微信、QQ为入口构建家校合作微社区平台,解决“家校”双向交流、快捷访问和交流成果存储等问题。

关键词:家校合作;微社区;家庭教育;交流途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0-0061-04

当前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沟通方法局限

1.传统家校合作活动局限

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电话或短信等是最常见的学校与家长交流沟通的途径。家长通过参加家长会了解学生在班级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校的学习情况,在家长会上教师有时也会邀请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心得。家长开放日通常是在指定的一天(或几天)邀请家长来学校听课、观摩、参观,以帮助社会(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家访是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常用方法,但费时费力。目前也有用电话家访代替实际家访的,通过电话和短信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教学安排等,它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访的时间、空间限制问题,但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通讯费用,交流的记录也难以整理和保存。

传统的家校合作活动,因为受到时间、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采取集中宣讲方式交流,一方面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为每位家长提供针对学生个体的具体信息,也没有办法对家长的问题及时反馈,极大地影响了家长与教师之间交流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处于组织者和指导者地位,家长正好相反,他们缺乏向教师展现学生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的方法及途径。

2.一般信息技术交流沟通工具使用局限

除了电话、短信外,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出现了一些网络交流工具,如E-mail、论坛、博客等。近几年来,微博、移动QQ、微信已经成为教师、家长手机中常用的交流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实现双向交流,但交流结果难以整理。

(1)QQ群/微信群

QQ和微信的普及,使群创建简单便捷,还能够实现多人文字、图片、文件甚至语音交流,所以QQ群/微信群成为教师进行班级管理、与家长交流沟通常用的工具,特别是在移动终端上,可以借助手机拍照实时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练习)等,同时也实现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但QQ群/微信群的交流讨论结果难以整理,在交流讨论过程中,信息缺乏结构,高度碎片化,无法为每位学习者生成相应的成长资料。

(2)微信公众平台

相比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是另一种常见的信息推送工具,家长通过订阅教师创建的公众号,获取教师在公众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能够实现信息的积累和查询。微信公众号本质上是一种一对多的信息推送工具,不能有效地实现与接收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并且微信公众号的管理与维护必须在电脑端,每日仅能推送一次公众信息,公众号管理者也需要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对信息内容的加工排版能力(微信推送的图文信息)。

E-mail、微博等网络工具的使用,也要求家长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水平。

3.校园网或其他专业数字化交流平台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借助校园网、校园其他数字化平台以及专门的家校合作平台(如校讯通等工具)开展工作。

随着校校通、班班通、堂堂用、人人通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一部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初见规模和成效,学校有条件利用校园网或相应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展家校合作,如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具有学生成长空间功能,家长可以登录查看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业成绩,并能在线获取相应年级、学科的学习资源。但当前这些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家长移动访问的需求,特别是其向家长展示的重点内容仍然是学生的学业表现,没有满足家长发布信息交流的需求,换言之,通过这些平台,学校(教师)仍然无从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即使是校讯通这样专门的家校合作工具,也只是教师发布作业、活动通知和服务商推送一些教育的心灵鸡汤,还倍受另行收费的困扰。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因为教学信息资源传递的特殊性和交流对象的特殊性,交流工具及途径应当满足以下要求:①双向互通,教师能为家长展示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样家长也能够向教师提供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能够支持多种媒体信息类型的组织和发布。②因为学生家长知识水平和教育背景的差异,家校合作中使用的交流工具通用性要强,要降低使用者的操作难度,最好能实现信息的随时记录和发布。③交流结果易于整理、查询,公开范围可控,能保障学生空间的隐私,且免费。

微社区及其功能简介

类似微博之于博客,微社区之微同样是在移动环境下传统社区的“微”,是传统网络社区(BBS)在移动平台上的简化与转变。本文所指的微社区是指腾讯公司基于QQ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的面向移动环境(手机终端)的社区。正因为微社区有QQ和微信两种入口,无需注册,所以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摒弃了传统社区中注册等繁琐的操作过程,能够通过话题(帖子)和回复(评论)组织内容和交流。

1.微社区特点和功能

微社区与传统社区BBS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对接了手机QQ和微信公众平台,通过QQ和微信公众号,用户可直接进入社区进行发帖、回复和分享。

(1)微社区改变了单向推送的信息模式

微信公众账号的单向推送信息模式(一对多)影响和限制了其在家校合作中的应用情境,而微社区的信息发布和回复、评价功能,使教师与家长同时享有了信息双向发布的功能。

(2)微社区基于移动平台,访问便捷

微社区不用注册,通过手机QQ或微信公众账号可随时查阅和发布信息,降低了家长的使用难度。

(3)微社区促使用户角色改变

基于话题组织内容,结合发帖和回复,促使用户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向移动互联网信息创造者。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或家长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一个话题(帖子),通过这个话题收集整理学生的基本资料。

2.微社区创建方法

微社区有两种创建方法,一种是基于QQ申请,另一种是基于已有的网站社区平台(Discuz!X)创建。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申请创建微社区,都可以将微社区与微信公众号绑定,从而为微社区提供微信入口。

(1)基于QQ申请和创建微社区方法

通过QQ直接访问微社区网站( http://http://mp.wsq.qq.com/)申请(现QQ微社区改为QQ部落),按要求填写相应的申请资料,并设置绑定微信公众信号。

(2)基于Discuz!X平台申请和创建微社区

Discuz!X(http://http://www.comsenz.com/products/discuz/)是国内一款以社区为核心的建站工具,如果学校校园网是以此设计的,或者你拥有Discuz!X搭建的网站,可以直接利用内置的微信登录插件开通微社区,如图1所示。

这两种方法创建的微社区略有不同,前者不需要用户拥有独立的网站,但创建审核有一定的条件,后者需要独立的社区网站,可以直接创建,并且微社区数据与社区内容同步,本文所说的微社区是利用后一种方法创建的。如果学校具有校园网(或基于Discuz!X开发的网站),建议采用后一种方法创建微社区,在网站上依据班级创建相应的BBS板块为不同的班级提供相应的微社区入口。

基于微社区家校合作的交流途径构建

构建良好的学校与家庭沟通途径,是开展家校合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保障。通过微社区增进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微社区为家长提供家教教育知识指导、学生信息和活动通知,家长也能够通过微社区随时上传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在技术的支持和帮助下,学校在肩负着学生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正在逐步成为具有面向社会和家长服务功能的社会教育中心,家长拥有了更多参与监督和指导学生的教育资源。

1.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平台特点和功能设计

家校合作平台的核心功能在于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双向沟通,并能够对沟通的结果进行整理,生成学习者的成长信息。“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相互协调,帮助教师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孩子,同时家长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校中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1)平台用户角色设计

把平台的使用主体分为家长和教师,也可以包括学生(但考虑小学生接触互联网和使用移动终端的限制可以忽略)并明确相应角色功能。家长在平台中的需求主要包括:提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或分享经验,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教师的主要需求包括:发布校园和班级事务等信息,解答家长疑问。无论是家长角色功能需求还是教师角色功能需求,都可以通过微社区的帖子和评论功能实现。学生可以利用博客介绍自己的学习感想和发布作品等(利用Discuz!X平台的日志功能)。

(2)平台内容管理

微社区在提供信息发布的便捷性时也同时带来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如果不及时对信息进行整理,会为用户查询浏览带来极大的不便。

微社区内容本身与网站功能同步,可以在网站端口进行二次编辑和整理,也可以为重要的话题(如每位学生的基本信息)创建独立的二维码,提供快捷访问入口,解决信息查询和浏览的难题,并利用微社区本身的收藏功能整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另外,微社区与微信公众号平台绑定,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整理的内容及链条,学习者通过查询历史信息或微信收藏功能实现平台内容管理。

(3)平台使用简便化

为适应移动环境下的家长快速访问,以及家长不同的信息素养水平,家校合作平台操作要尽可能简单。要简化平台注册和发布信息流程,为平台提供快速入口,微信公众号菜单设置方法可参见https://http://mp.weixin.qq.com

2.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平台功能实现方法和注意问题

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平台是构建在Dicuz!X社区上的移动平台,其核心是微社区的应用,即如何通过微社区实现家长与学校的联接,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由Discuz!X构建生成的微社区,与原论坛内容双向同步,微社区本质上是论坛的移动化,解决了当前网络内容向移动平台转换的难题,并且打通了与微信公众信号的链接通道,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时登录微社区,浏览、发布、评价或分享信息。

微社区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接,同时还解决了移动环境下用户交流过程中的信息管理问题。

另外,微社区还可以为重要的内容链接生成独立的二维码,用户利用移动端的扫描功能,能随时查看和修订这些内容,在家校合作平台中核心内容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图3所示。所以,在微社区中可为每一位学生创建独立的二维码,在制作二维码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头像置于中间,注意控制大小,以免影响二维码识别,将这些二维码打印贴在任意需要的位置,也可以保存在手机中(要做好命名和二维码标识,方便辨认)。教师和家长通过QQ或微信扫描二维码可以实时查看和编辑学生的基本信息。

微社区解决了校园网社区移动化的困境,并增加微信访问入口,教师与家长访问指定“学生”内容回复增加新的内容,实现了教师与家长在移动环境下的双向沟通。微社区的构建与Discuz!X平台、微信公众号密不可分,如何实现三者之间的功能互补和配合,解决微社区内容分类、访问权限控制等问题,以更好满足家校合作功能需求,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左东芳.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杭州:西南大学,2008.

[2]马恒懿.家校合作新探[D].杭州: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席春玲.家校合作理论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4):21-23.

[4]李潇.家校合作虚拟社区的设计与开发[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参考论文

[5]林悦.国外小学家校合作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杭州:辽宁师范大学,2009.

[6]颜丽华.中小学家校合作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7]李慧慧.家校合作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的研究[D].杭州:华东师范大学,2012.

[8]杨帆.家校信任与家校合作关系的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

[9]王朋娜.班级博客促进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策略研究[D].杭州:河北大学,2010.

[10]李萌.基于家校通系统的小学家校沟通问题及其解决策略[D].杭州: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孙方(1978.10-),安徽泗县人,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李冯(1983.06—),安徽淮南人,小教高级,淮南市田家庵第十六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安徽省级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共同体构建与知识建构研究”(项目编号:SK2013B473)的研究成果。


参考资料;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3075

关键词:途径,实践,论文,合作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