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以父之名的“守”艺人:与身世一样无从选择的是使命

以父之名的“守”艺人:与身世一样无从选择的是使命

时间:2023-05-18 16:30: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5-18 16:30:01 来源:网站运营

以父之名的“守”艺人:与身世一样无从选择的是使命:《圆桌派》有一集说的是“师徒”,话题起于郭德纲和曹云金师徒情变,由此引出了“师傅”和“师父”的区别。

自古“师”就具有极高的地位,这从“天地君亲师”被中国儒家视为祭祀对象不难看出,俨然成了一种伦理道德。

而“师傅”和“师父”的微妙差别,就在于一个是教技能,另一个管生存。但当术业同时也是家业的时候,你的师傅,也是你的师父。

父亲节之际,所有的人都聚焦在狭义的“父爱”上,却忘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是“父”。尤其是以父之名的“守”艺人,与身世一样无从选择的是他们的使命。

这就要从30年前说起了,故事很长,你还愿意听吗?









小时候的马甜馨



1989年,一个杭州的教师世家呱呱坠地了一个女娃,外公外婆和母亲都曾任职过老师,父亲经营着外贸纺织的生意,一家安稳祥和。自诞下一女,家中平添欢声笑语。家人为其取名马甜馨,倾注了毕生的期许,许她甜蜜温馨。

家里总是萦绕着古典乐、交响乐的旋律,父亲小时候学过吹笛,爷爷奶奶是搞艺术的,妈妈曾是艺术团的成员。从懂事开始,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马甜馨都会和父亲守着电视看转播,一晃眼成了父女俩近30年的习惯。




幼儿园时马甜馨迷上了弹钢琴



一次母亲带读幼儿园的马甜馨去看音乐剧,小小年纪的她被悠扬的钢琴声吸引了注意力,现在想想也算是她艺术情操的启蒙课了,从那时起,家人顺应她的兴趣,培养她学习钢琴与绘画。

可那时的马甜馨只知自己遗传了来自父辈的艺术细胞,对自己基因中隐藏着更大的能力浑然不知。




小时候的刘嘉豪和姑姑



马甜馨四岁那一年,距离杭州1210公里外的湖南省杭州市望城区“泥人刘”刘子振的曾孙子出生了,消息在铜官镇上很快就传开了。

可惜当时湖南的陶瓷工艺已步入低靡期,曾祖父的名声尚在,徒有一身手艺的父亲,因铜官陶瓷总公司研究所的解体,不得不从事其他行业维持生计,那双做泥塑有天赋的手,在深夜的杭州街头无奈地握起了锅铲。身怀六甲的母亲,想考个会计证转行,陶瓷世家就这样被迫寻找着出路。

令人高兴的是,1993年孩子白白胖胖平安降生,家人为其取名刘嘉豪,“嘉”代表着奖许,“豪”寓意着杰出。




幼年的刘嘉豪无奈与父母分离



到了第二年,为了谋求出路,父亲刘坤庭在朋友的引荐下,不得不动身赶赴杭州,从业泥塑设计研发,很快他凭借资深的技艺得到老总的认可,晋身开发技术部门的负责人。

幼儿园的一年暑假,刘嘉豪有机会去杭州与父母团聚一个月。父母亲每次在夜里加班,刘嘉豪就有机会跑去工厂里玩泥巴了,父亲母亲做耶稣、圣母、天使,他在一旁捏雪人、飞机、米老鼠,暖色的灯光就这样映红了一家三口的笑脸。




刘嘉豪的陶艺空间一隅



刘坤庭在杭州任职的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工厂,主要从事出口雕塑,产品以写实的西方宗教题材泥塑为主,这与父亲从曾祖父那习得的中国民间传统手法大相径庭。

好在这份靠技术吃饭的工作始终没有背离父亲的老本行,也让其收获了颇丰的报酬,在1995、1996年父亲已月薪过万,分隔两地的家庭得以衣食无忧。




外婆薛珍怀抱年幼的马甜馨



1995、1996年的马甜馨渐渐懂事,她的童年全是外婆手艺的味道,只要是和豆子相关的,外婆都自制得特别好吃,比如豆沙、黄豆酱。

尤其是黄豆酱,这是一种用黄豆、肉丁、豆腐干等酿制而成的拌饭酱,只要一勺入碗,马甜馨笃定可以吃完一大碗白米饭。那滋味有家的味道,也粘连着记忆,难以道清。

道不清的还有餐桌上,外婆的叹息,诉说着家族昔日的辉煌,这在马甜馨听来就像是讲故事,年纪尚小的她吃着碗里的黄豆酱,一边学着外婆的样子假装叹气。




薛泰丰辉煌的过去



1915年,一瓶来自杭州的酱油参加了在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博览会,与茅台酒一起,一举拿下金奖。

这瓶用料上乘的酱油,在酱缸中经过长期日晒夜露,表面结出一层白色结晶,犹如薄冰,被人称为“冰油”,它来自“薛泰丰官酱园”。




薛泰丰酱园里酱缸液面上的盐冰



晒足280天以上后,酱缸液面上结成的盐冰,下面的酱油才是符合薛泰丰标准的,纯正浓厚的0添加0色素红烧酱油。

清道光十三年(1933年),杭州县甘露镇富绅薛桐村正式挂出“薛泰丰官酱园”的商号,专业生产这种高级酱油“冰油”。上等的冰油浓度高、表面张力大,滴在玻璃上,就像一颗“黑珍珠”。那时的薛泰丰官酱园,从一间小店发展成五开间门面的大商号,生产的冰油远近闻名,还成为了清朝皇室的贡品。




薛泰丰祖宅已废弃



马甜馨依然记得童年在杭州甘露镇的祖宅,耳边是外婆振振有词的诉说,可眼前破败的巨大官邸,连绵不断的屋宇,高高翘起的燕尾刺向天空。透过雕花窗,迷离错乱的往事,在静而空的宅院中慢慢移动。靛青色高大的牌坊,牌坊上雕镂着家纹和图祥。

1931年,河南、安徽两省水灾严重,政府发行债券,一向乐善好施的薛家购买了大量的国债劵,却不料当时的政府最后违约,对债券不予以兑换。薛家因而资金周转困难,被迫停产歇业,60余年的金字招牌就此倒下。




刘嘉豪小时候,父辈的功绩也曾经如雷贯

母亲在他进幼儿园的时候也去到杭州和父亲一起谋生,刘嘉豪是由奶奶一手拉扯大,絮叨的老人对刘嘉豪说得最多的,是关于他的曾祖父刘子振,除了为人所知的泥塑造诣外,在皮影、戏曲等等方面也颇有成就,他的大名在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是望城历史的名人。




“泥人刘”刘子振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杭州县临湘都铜官(今望城县铜官镇)一陶工家庭剩下一子,姓刘名子振,童年读私塾3年,13岁拜师学艺,出师后独立门户,开办窑场,因产品精良, 生意红火,声望渐高。

新中国成立后,刘子振成为铜官陶瓷公司的技术骨干。从1950年至1975年曾多次应邀赴南岳、杭州、杭州、杭州等地参加修复国家文物艺术珍品,以及重塑建筑物装饰,还为铜官陶瓷产品出口打开了局面。从此,“北有杭州泥人张,南有望城泥人刘”闻名于世。




“泥人刘”第三代传人、刘子振孙儿刘坤庭



刘嘉豪的父亲刘坤庭,从小深受祖父刘子振熏陶,幼年开始接触陶艺,15岁跟随祖父刘子振成为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雕塑技艺的学徒,后替代其陶瓷研究所技术研发的岗位。

1986年,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一对羽翼达1.8米宽的大型陶瓷浮雕《鹰》由刘坤庭牵头设计制作;并参与制作了郴州女排训练基地长39米、高3.4米的大型复色彩陶瓷壁画《中国姑娘》。




刘坤庭泥塑作品《渔歌》



这些都是在刘嘉豪出生前的风光,他感叹家族居然有这么多传奇的故事,自豪感油然而生。他经常会把从奶奶那听来的事,当作谈资告诉身边的小伙伴。

开始上学,班上的同学都知道他家里世代是做陶瓷的,打趣说他以后也会走上这条路,但那时的刘嘉豪坚决说不会。




“泥人刘”刘子振(中)与孙儿刘坤庭(右)



刘嘉豪把曾祖父刘子振称为姥爷。记忆里,姥爷的工作室留下了很多的东西,那些造型千人千面的泥塑,是刘嘉豪从小的玩物。而家更像是一个流动的茶室,经常有长辈来串门,细说姥爷当年叱咤风云的往事。

可惜这些场面刘嘉豪都没有见到过,当时湖南陶瓷工艺一片低靡,刘嘉豪相信长辈们说的都是真的,对“曾经”他是自豪的,但“往后”,他没想过继承家业。




马甜馨外婆薛珍回到薛泰丰的祖宅



马甜馨的外婆也有相同的想法,想做好酱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古法纯娘的技艺难以重拾,加上国内酱油市场已被大品牌垄断,人们对酱油的认知仅仅是一剂调味料,无足轻重,薛泰丰想要复兴真是难上加难。

2008年,马甜馨依自己的兴趣,考入了复旦大学时尚传播与推广专业,这对于年轻时也曾从事过文艺编辑工作的父亲、爷爷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同年,父亲做了一个决定:如何振兴家业姑且不谈,首先得商标注册,将薛泰丰这个百年老字号保护起来。




薛泰丰官酱园沉浮记仍在上演中



事实上,父亲的这一决定在5年后被证实是完全正确的,商标成功注册,家族成员便开始根据马甜馨外婆、薛泰丰第四代传承人薛珍老人传承下来的古法秘方研制,但因现在气候和水质与当年有别,加上薛泰丰酱油每一批的制作周期较长,迟迟没有进展。

从2008年开始,年复一年,到第四个年头,眼看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研发的味道与老味道也相差无几,但马甜馨的外婆薛珍依旧不肯点头。

父亲无奈之下去请教杭州农业大学的教授,对老秘方进行了符合现代环境的改善,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终于找回了外婆薛珍熟悉的味道。




刘嘉豪这双手也天生属于陶泥



2011年的刘嘉豪,花了半年时间去杭州求学美术,适逢他要参加艺考培训,恰好有一位老师也是湖南人,由此结缘。老师住在央美边上,周六周日刘嘉豪总爱去老师家做客。

这位来自湖南的老师对陶瓷收藏情有独钟,当时还不懂事的刘嘉豪,笑称自己家中像这样的陶瓷成堆成堆,老师没有苛责他童言无忌,同时也对他的话感到无比惊讶。

在了解刘嘉豪的人看来,他会这么说并不奇怪。姥爷留下来的泥塑数不胜数,在别人眼里这么栩栩如生一定价值连城,在孩子看来,不过是“死气沉沉”的摆件。

一直到父亲母亲从杭州返乡,制作过程在刘嘉豪的面前熠熠生辉地再现,他突然发现捏泥巴原来要比读书好玩得多。




刘嘉豪陶艺空间的墙上挂满了世代辉煌



自己怎么会和艺术沾上边的,刘嘉豪回忆起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执意要从杭州返乡,只因他是一个念旧又顾家的人,当他回到家乡湖南铜官镇,看到陶瓷工艺一片萧条,只剩几家做砖做瓦的窑厂,昔日的辉煌直令他揪心。

父亲坚定了要复兴家业的决心,那是2006年,湖南杭州铜官窑还未申请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技艺依然是谋生的工具,当地的陶瓷研究所受到市场经济冲击解体,无人知、无人晓刘坤庭的坚持到底是对是错,湖南铜官窑出品的陶瓷还能不能否极泰来、重振雄风?

返乡后的第一件事,刘坤庭租下一处场子,收徒二三十人,分文不取。读中学的刘嘉豪在场子的二楼学习,父亲在一楼教导着徒弟们勤学苦练。顽皮好动的刘嘉豪总是扔下作业,偷偷跑下楼,好奇他们怎么做泥塑。




19岁的马甜馨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出身牛犊不怕虎,她还“指点”起父亲的生意,正因如此,被父亲挖掘出品牌管理、营销策划方面的天赋。

2011年,父亲让大四即将毕业的马甜馨参与到薛泰丰酱油家业的复兴,并尝试将品牌设计稿交由她来企划。




刘嘉豪创作的裂纹茶器作品



同年,高中毕业的刘嘉豪开始制陶,第二年的寒假结束,他将一大堆瓶瓶罐罐的习作束之高阁后,回了学校。父亲刘坤庭意外发现了儿子作品的不同之处,做了一种外面有裂纹的器皿,这是利用外面一层泥胚迅速干燥形成的,父亲觉得有意思,就顺带拿了去参赛。

没想到刘嘉豪的“处女作”一举获得了当年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这种装置技艺也被称之为“裂纹肌理”,给了他十足的干劲。




博物馆内的商带流陶钵



刘嘉豪记忆犹新第一次在博物馆、美术馆里见到陶瓷,他对光滑、细腻、精致的瓷器无感,反倒是迷恋上年代久远的土陶器,残留着青绿的釉彩,氧化斑驳。

刘嘉豪也不知道年纪轻轻的自己为何会喜欢上有厚重感、有变化的东西。兴许是儿时受到家中铜官陶器朴实、自然的影响,兴许是因为家父的“散养”,让他体味到自由。

一直到2012年接触柴烧,他的审美、他的品味,终于有了表达。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著热气流飘散。当温度高达1200℃以上时、木灰开始溶融,木灰中的铁与陶坯上中的铁形成釉,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犹如人生无常。




出自刘嘉豪的柴烧落灰之作



中国古代正统的制瓷标准中,在釉面上落了灰或在胎体上走了火的痕迹都是不被欣赏的,认之为"瑕"。现代柴烧技法,人们厌倦了极度工艺化,越来越追求返璞归真。

与柴烧“一见钟情”的刘嘉豪,在大二时专程造访了一次景德镇,向人取经柴烧。当他带着技艺归来,看到铜官的陶瓷工艺产业也在复苏,才明白当年父亲义无反顾要从杭州返乡振兴家业的心情——幸而父亲那么多年的坚守没有白费。

这些年,父亲改行、退休的老同事经常回铜官镇来探望他,每次总要买几样父亲的手艺走,也算是一份支持。后来父亲名声大噪,接到了两笔大的订单,外加整个陶瓷工艺市场回暖,望城“泥人刘”的名声才得以媲美往昔。

很多人敬佩刘坤庭的执着,作为儿子看到的是家父对泥塑手艺真正的热爱。

从景德镇回来,他立志拾回传统的柴烧技艺,自建了全省第一个现代柴窑。至此,刘嘉豪燃起骨子里的使命感,要为望城铜官、为家族“泥人刘”做点什么,他也想成为铜官人民口口相传故事里的人名。




薛泰丰酱油系列产品



这一年的薛泰丰酱油推出了品牌复兴后的首度亮相,马甜馨握着自己亲自参与设计策划的成品酱油,感慨万千。此刻的她也像刘嘉豪一样,如同是被激活一般,真正感受到手中家业的分量。

不懂事时把家业史当故事来听,懂事了唏嘘感叹,现在学有所成的马甜馨决定要试一试。因为全情投入,马甜馨一改自己对酱油“老学究”的看法,她意识到要追溯一个传统的东西,比创造新的更考验一个人的眼界和沉淀。

从包装设计,到口感色泽,马甜馨无一不用上自己的艺术熏陶,与其说是在做一个产品,不如说她追求的是一项技艺,她誓要薛泰丰酱油给人带去的是形、声、闻、味、触,五种感觉器官的享受。




薛泰丰酱园的酱缸



过去薛泰丰酿酱油要用两种水,一种是河里的水,一种是井里的水,兑在一起后叫阴阳水。

而酿制冰油必须要经过一个完整的三伏天高温,大豆、盐、水等原料一起投入酱缸里发酵280天,期间每天早晨天蒙蒙亮工人就要来搅拌,最后出现白色盐晶,酱油才算成熟。这意味着,每年只有一次机会。现如今正是因为坚持古法纯酿,薛泰丰才依然是传说中的薛泰丰。




2014年的刘嘉豪20岁了,虽说还是个大三的学生,他已与另外三个高中同学在学校创办了陶艺工作室,获得了学校创业扶持。不仅对外出售自己的作品,并且在大学附近的高中教起陶艺课。

柴烧中自然灰釉通常是粗糙亚光的,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在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及各种颜色的变化,留下了火曾驻足过的痕迹,自然而无粉饰之气。




刘嘉豪正在烧窑



一边完成学业,他没有停止过创作,所有为了柴烧熬过的夜,落灰它都记得,当你端详起他的陶器纹样,揣摩胚体在火中烧制时匠人的心境,人们开始有些懂了是什么令他这么执着。

翌年,刘嘉豪在铜官古镇的一处租借空房,做起了陶艺空间。起初只是一个自己练手和与其他陶艺爱好者交流的地方,随着他不断增长的声望,慢慢变得小有名气。




父亲刘坤庭指导刘嘉豪创作陶器上的泥塑部分



刘嘉豪结合了父亲的泥塑手艺创作出的柴烧陶器《召回》



真正令刘嘉豪名声在外的,不是“泥人刘”刘子振的曾孙子,而是望城铜官窑最年轻的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他不仅沿袭传统的陶器制作,还结合从父亲那里传授来的手艺,将泥塑做成壶纽、杯子把柄等等,这种创新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

2015年底,薛泰丰酱油的二次包装升级推出市场,马甜馨感到自己从“帮家里忙”,不知不觉扛起了家业。




薛泰丰专利设计酱油胶囊“一粒酱”



之后的几年里,还针对传统酱油产品回购周期长,她从胶囊咖啡得到启发,推出全新互联网模式的快速消费品——酱油胶囊“一粒酱”,以“粒”作为烧饭全新的计量单位,拌面、炒菜,一粒酱就够了。




位于杭州市静安嘉里中心进口超市内薛泰丰展示架



薛泰丰在全国范围内布局高端商超,目前已入驻杭州久光百货、八佰伴,杭州地区也入驻了BHG、Ole’精品超市等高端商超,现在在美国市场上已经有经销商并铺货。

百年前在世界获奖是因为薛泰丰的酱油好吃,展望以后,马甜馨希望自家的酱油能承载起中国古法酿造酱油的恢复与追溯。




刘嘉豪在自己的陶艺空间



同一年里,因为制作的陶器多以茶器为主,为了更好的辅助创作,刘嘉豪决心要去学一学茶艺。

他通过学习才知里面深藏的门类与文化,有所顿悟,借此重新打造了一番陶艺空间,令它更彰显出男主人的品味与内涵。




刘嘉豪位于湖南望城铜官老街上的陶艺空间



大学毕业之后,刘嘉豪全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从此便在这里开门迎客,以茶会友,陶冶情致。

刘嘉豪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有使命在身的人,想建立一套属于铜官窑的审美体系,如同景德镇陶器、宜兴紫砂壶一样具有识别度。所以他以铜官窑柴烧创立品牌自立门户,誓要走出“泥人刘”的家族光环,让世人刮目相看刘家的后人。




马甜馨在杭州电视台创业投资节目中脱颖而出
马甜馨(左二)受邀出席调味品行业的高峰论坛



2016年下半年,马甜馨最终完成了由苏河汇领投的28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随即,马甜馨开始丰富产品线,进行品牌调性升级,并同时开启了品牌宣传与推广之路。当年,薛泰丰的销售额破500万。




刘嘉豪的作品成功引起年轻群体对中国非遗的兴趣



与父辈不同,刘嘉豪的东西50%以上是在网上销售的,他创作的小茶壶可以卖个上千元,制作的数千个柴烧作品售罄,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地。

不仅如此,刘嘉豪还身兼某专业美术工艺品网站的直播“网红”,通过直播为传统柴烧手艺复魅,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都是和他一样的年轻人。




2017年刘嘉豪在清华大学研修交流收获良多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湖南杭州望城铜官,是因为“刘嘉豪”这个名字,他继承的不仅是父亲刘坤庭的泥塑手艺,还有千金不换的匠心。

时间曾赋予他祖辈手艺于意义,时间也会使得他的作品更具价值。




薛泰丰酱油三代传承人外婆薛珍(中)、马甜馨母亲(右)、外孙女马甜馨(左)
“泥人刘”两代传承人父亲刘坤庭(左)、儿子刘嘉豪(右)



外婆薛珍一如既往对孙女赞不绝口,而不善言辞的工艺大师刘坤庭只有在喝了酒之后,才会向外人袒露对儿子的自豪之情。




这是关于薛泰丰酱油第六代传人马甜馨,和“泥人刘”第四代传人刘嘉豪,两个家族“守”艺人与家业纠葛的故事。

对有家业的人来说,“父”不仅是狭义的父亲,还意味着家世父辈。




-END-






关键词:无从,选择,使命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