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独角兽专栏】微众银行

【独角兽专栏】微众银行

时间:2023-05-11 18:15: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5-11 18:15:01 来源:网站运营

【独角兽专栏】微众银行:微众银行于2014年12月获得由杭州银监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是由腾讯、百业源和立业多家知名企业发起设立、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致力于为普罗大众、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服务。

依托腾讯QQ和微信的庞大用户群,微众银行推出了国内首创、基于社交数据风控移动端自助式信贷产品“微粒贷”, 截至2019年底,“微粒贷”已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600座城市,超过2,800万客户发放超过4.6亿笔贷款,累计放款额超过3.7万亿元;授信客户中约77%从事非白领服务业,约80%为大专及以下学历;笔均贷款约8,000元,超过70%已结清贷款的利息低于100元。

2020年4月30日,微众银行披露2019年年报。年报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48.3%;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59.6%。截至2019年末,微众银行服务的个人有效客户突破2亿人,法人客户达90万家;资产总额达2,912亿元,管理贷款和管理资产余额双双突破4,400亿元。在华丽的数据背后,微众银行在科技应用、业务结构与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目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分别给予微众银行“A3”和“BBB+”评级,展望为“稳定”,在国内仅次于六大国有商业银行。

图1:微众银行2015-2020年累计放款规模
科技的爆炸正在重新定义银行的边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近数十年的技术变革深刻地影响着银行业,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探路者们只是行业变迁的缩影。第一家开业的互联网银行、第一笔贷款由总理见证、第一款产品(微粒贷)即成为爆款,微众银行的起点令人称羡,五年时间,从无到有,零线下网点、2,000多名员工,亿级日交易量,有效客户数超1亿,微众银行正在重塑人们对于“未来银行”的想象。

一、乘民营银行东风而生的银行“新物种”

2012年,银监会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2013年6月国常会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同年7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十条”),其中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至此,历时多年的民营银行制度初步成型,终于在2014年3月,银监会确定杭州前海微众银行、杭州华瑞银行、杭州民商银行、杭州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五家民营银行进入首批试点,均服务于小微企业,揭开了民营银行的发展序幕。

图2:首批试点民营银行
2014年12月,微众银行经监管批准开业,致力于践行普惠金融,即服务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解决这两者经常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麻烦”的困境。

2015年1月4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前往微众银行考察,亲自按下回车键发放了微众银行的首笔贷款,象征着微众银行贷款业务的开端。既无物理网点,也无财产担保,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风控发放贷款,作为新生事物,它并不是互联网与银行的简单相加,而是互联网思维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

图3:微众银行里程碑
微众银行的普惠金融理念可以概括为“3A+S”,即以提供Accessible(方便获取)、Affordable(价格可负担)、Appropriate(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为出发点,同时通过科技和数据能力改变金融服务的成本结构,从而达成Sustainable(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微众的业务涉及消费信贷(微粒贷)、财富管理(微众银行App)、企业金融(微业贷、微众企业爱普App)、平台金融(微车贷)等板块,初步实现了业务多元化,将金融服务嵌入到线上线下、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以满足长尾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金融需求。

图4:微众银行产品矩阵

二、金融科技“连接者”

微众银行自成立之初即将公司定位于“连接者”,不仅是腾讯客户群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连接者,也是金融机构之间或与其他平台之间的连接者,这与大股东腾讯“连接一切”的战略高度契合。微众银行始终表明自己与银行业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它选择了跟同业深度合作的方式,把客户分享给同业,甚至把账户开在其他银行,并提供科技和数据分析支持,负责产品设计和推广创新。

多年来,微众银行一直坚持以科技研发和应用驱动业务发展。在2019年10月份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际知名独立研究公司Forrester将微众银行定义为“世界领先的数字银行”。知识产权媒体IPR Daily发布2019年全球银行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在2018年榜单中排名第五的微众银行,2019年以632件专利申请量跃居首位。作为一家年轻的互联网银行,过去三年里,微众的累计研发投入接近30亿元。其中,2019年研发投入达到13.7亿元,占到全行营业收入的9.2%。在2017和2018年,微众银行的研发投入分别为9.8亿元、6.4亿元,占比分别为9.8%(同业里最高)、9.5%。微众银行的金融产品不多,以微粒贷、微业贷为主,然而从2015年开始,仅用了三年时间,微众就实现了2018年拨备前营业利润破50亿元的目标。

在人员配置方面,公司54%的员工是科技员工。2019年全年,微众银行共引进多层次人才超600名,并重点组建了具备多语言、多文化适应能力的专业科技团队;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方面,去年微众银行携手杭州大学组建全国首个金融科技学院,并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成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在科技基础设施方面,2019年微众银行完成杭州同城5个中心的多活建设和杭州灾备中心静安机房投产,服务器总数量超过11,000台,系统综合可用率达99.99%;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在年报中指出,“我们坚信银行就是科技企业,面向未来的银行不仅需要深度应用科技,更需要把科技能力转化为核心产品和服务。”基于此,微众银行将主要技术成果在国内外全面开源,逐步从开源技术的受益者转变为贡献者,并积极为若干行业及其主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协助创造科技生态和建立行业标准。举例而言,微众银行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联邦学习底层技术平台(FATE),作为一种基于数据隐私保护的人工智能底层算法,已全面开源并捐献给全球知名的Linux基金会,FATE开源社区在全球已有数百家知名机构、企业和高校用户。同时,微众银行主导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开源平台FISCO BCOS汇聚了上万名社区成员,并帮助合作伙伴在生产环境落地超过数十个应用案例,成为最大最活跃的国产联盟链开源生态圈,同时成为国家级区块链服务网络(BSN)中首个国产联盟链底层平台。

图5:微众科技

微众银行的金融科技战略十分明确,即在“ABCD”四个领域重点发力,也就是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大数据(Big Data),旨在降本增效,更能进行商业输出,创造营收,助力客群下沉。例如,相较银行业近2%的平均水平,微众银行的不良率一直保持在0.5%左右,就是由于大数据风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微众借助先进的技术工具,建设全行高风险客户名单数据库,构筑了强大的风控能力。据了解,在微众银行2019年的全部公开专利申请中,80%以上来自于“ABCD”四大领域。

图6:各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和资产质量对比

微众银行金融科技组织架构设置颇具互联网公司风格。很多部门都以“XX科技产品部”命名。可以看出,微众银行是一家将金融科技作为产品来做的银行。公司深刻明白,要真正进行产品化运作,必须将科技与产品融合起来,不是等产品提需求,而是让科技走在前面。公司直接以银行作为主体对外进行金融科技输出,已打造了微核心、场景金融平台、创新技术三大金融科技产品线。

图7:微众银行金融科技组织架构
微众银行的核心支柱产品“微粒贷”,其创新的“联合贷款”模式就是微众银行“连接”战略的最佳体现。

三、万亿“微粒贷”

在普惠金融的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惠及长尾的难题,针对这一痛点,微众银行于2015年5月在手机QQ上线公司首款金融产品“微粒贷”,不同于传统金融产品,微粒贷采取邀请制,“无抵押、无担保,循环授信、随借随还,7x24服务”,让客户“随时可得、按需贷款”,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巨大反响。从微粒贷的用户特征看,平均借款周期47天左右,超七成客户支付利息100元以内。这也正是微粒贷的设计初衷,解决个人、个体工商户的“应急”、“应难”之需。笔均8,000元的微粒贷,真切满足了普惠金融人群的需求。如今其授信用户破亿,累计发放贷款余额达3.7万亿。辉煌的背后,微粒贷的诞生也经历了不少曲折,历经半年的打磨,才成为几款候选产品中唯一的“幸存者”。

作为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要在符合金融原理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既可以平衡好风险和收益,同时还要兼顾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的路径并不容易。 基于“个存小贷”的定位,微众银行从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在零售金融,但第一款产品的上线却颇费了一番周折。贷款产品三个主要要素;额度、价格、还款方式,很难做出差异化,为了把有限的条件发挥到极致,开发团队几乎是按照毫秒级来抠细节。“这个地方系统交互300毫秒可以做到吗?那个页面的跳转时间可以再缩减100毫秒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开发团队办公室中此起彼伏。产品、风控、合规等部门每天都聚在一起头脑风暴,针对一个需求可以一天开发7、8个版本,大家反复论证直到找到最佳平衡点。

因为微众银行最初设定的目标客群大都是征信信用状况空白的借款“白户”,且微粒贷的初衷是解决客户的应急、应难之需,因此操作简单、借款灵活、资金便宜才是关键。所以,最终上线的版本砍去了所有的旁枝末节,只保留了最为基础和必要的按键、跳转。从结果来看,微粒贷实现了它最初的设想。目前,微粒贷借款用户中,79%是大专及以下学历,75%从事蓝领服务业或制造业,有超过820万人原先无人行信用记录。区别于可以从银行获取信用卡的优质用户,这类借款用户属于次优级用户,不仅是当下很多消费金融公司都在力争的客群,也是很多银行逐渐开始下沉的用户群体。

在手机QQ上低调运营一段时间后,微粒贷于2015年9月登陆微信,尽管只开放给了极少数用户,微粒贷的增长曲线还是在接入微信后突然变得陡峭起来。到2016年5月上线一周年时,贷款余额突破170亿;到2017年5月产品上线两周年时,贷款余额已经突破760亿。有别于其它在线贷款产品,微粒贷采取用户邀请制,即所谓的“白名单”制。微众银行风控系统会根据用户征信数据、生活社交、交易支付等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有资格进入白名单。受到邀请的用户可以在微信钱包、手机QQ钱包、微众银行App中看到“微粒贷”入口。

图8:微粒贷微信入口
微粒贷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微众银行依托社交流量的天然获客成本优势,以及“联合贷款”的轻资产模式,以有限的资本金撬动大规模的贷款业务,并表现出极高的效率和效益。

微信和QQ覆盖了绝大多数中国用户群体,2019年微信的月活数达到11.5亿,QQ月活数6.5亿,其中微粒贷与授信用户破亿,海量的数据和流量帮助微众银行大幅降低了单位服务成本,形成了天然的规模效应。

微粒贷为微众银行与金融机构合作放贷,通过“联贷平台”,微众银行只发放少量贷款资金,大头的贷款资金由合作银行发放,微众银行基于大数据、 AI技术为合作机构提供客户筛选与风控业务,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银行间联合贷款清算平台,用以提供清算对账等后台支持工作。这一合作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传统银行运营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利用银行的线下渠道与资金使得微粒贷的客户覆盖延伸至腾讯社交网络以外,面向更广大的用户,实现了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公开资料显示,微众银行已与超过50家银行达成联合放贷合作协议。其中既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邮储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也包括浦发、兴业、华夏等股份制银行,而数量最多的还是各地的城商行。

图9:微众银行资金合作伙伴(部分)
图9:微众银行资金合作伙伴(部分)

陡然抬升的交易量和亿万级客户的另一面是对银行系统容量与运转效率的巨大考验,微众银行开启行业先河,采用全分布式的“去IOE”开源IT架构,成为国内首个建成“去IOE”科技架构的银行,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四、分布式商业创新

做普惠金融,高成本是第一个难题。对于以普惠金融为定位的互联网银行,技术突破成本限制是必须攻克的瓶颈。如果按传统银行成本计算,仅IT支出一项微众就将远远不能负担。
所谓的“IOE”系统,由IBM、Oracle(甲骨文)和EMC(易安信)组成,三者分别是小型机、数据库和高端存储的领导厂商,它们组成的系统被视为大型金融机构后台的黄金架构,也是绝大部分传统银行后台在使用的系统。但是,在IOE架构的集中式架构+闭源商用系统下,一方面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另一方面其应用程序以外的所有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源代码通常并不公开,其安全性同样存在隐患。

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在传统金融机构有十年IT任职经验,他敏锐感知到,“去IOE”将是银行业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旦实现,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微众银行的灵感,源于互联网企业常用的开放式架构,分布式架构的创新成为“去IOE”架构得以实现的基础。马智涛打过一个比方:“传统银行的IOE架构,好比往一个很大的水杯里加水,当水杯满了需要扩容,就要把水倒入更大的水杯中去。而微众银行的分布式架构,是一个一个标准容量的小水杯,当一个水杯满了,只需要增加水杯,就可以装更多的水。”

中国第一个“去IOE”的银行核心系统,在2015年8月15日,即微众银行技术团队组建后的一年多上线了。该套分布式架构,以大量标准化低价的硬件X86替代IBM,软件又基于开源技术,例如Java、MySQL、Linux等,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在分布式“去IOE”下,微众大大缩减了IT运营成本,2019年11月,微众银行共建成286个关键系统、1,614个子系统,有效支持了年内的亿级客户量、亿级日交易量,达到国有大型银行同等规模水平,此时微众银行单日交易笔数峰值已超4.9亿笔,单个IT运维户均成本则只需3.6元,从公开资料来看,国有大行的IT运维户均成本大多是20至60元,大型股份制银行则多在20至100元之间。得益于有效的成本控制,微众才能为贷款价格的持续优化创造空间,正是“去IOE”的分布式架构,支撑了交易规模的快速扩容。

除却创新性极强的IT架构外,微众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也带有十分浓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色彩。有别于主流银行的集中式管理,微众采用的是集中式和嵌入式并存的风险管理体制。因为要更灵活地配合业务和产品的发展,风险管理部摸索出了一套“铁三角”模式,即每组队伍中BD(商务)、RM(风控)、IT(技术)。互联网银行讲求效率,往往同时有若干项目同时推进。所以,在“铁三角”模式下,按照项目制跟进,可以保证每一次从前期接触场景,到开发落地,再到产品合规等,每个环节都高效、统一。微车贷就是在这样的流程下诞生的,从几个合作伙伴坐下来沟通,到“铁三角”进场,再到落地执行IT、合规、运营,最终产品上线,总共历时51天。

微众银行以微粒贷为代表的线上贷款业务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三点:白名单制、小额分散、循环授信。这既是产品的形态,也是风控的要义。微众延续了“白名单理念”,即切入一个场景时,先要主动去遴选客户。根据可以掌握的数据和信息,做筛选与甄别,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逆向选择或者专业黑产带来的欺诈问题。

五、业务突破:微业贷、微车贷等

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是难点,而服务小微企业更是整个银行业都在持续不断耕耘的市场。小微企业贷款的困难在于,资金需求短、小、频、急。而传统银行严苛的条件和流程,基本上把轻资产小微企业挡在门外。此外,小微企业常常财务不规范,其中的信息不对称也令银行却步。

微众银行采用的是利用大数据、全线上、速度快、无需抵质押的纯信用模式。2017年,“微业贷”上线,当年11月开始在杭州地区试点。2019年11月,微业贷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户80余万户,较去年同期增加190%,服务的是传统小微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深下沉客群,从企业规模来看,77%的企业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从授信企业的行业来看,45%为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客户,38%为批发零售行业客户,其他还有科研技术服务、物流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等,均是实体经济范畴的小微企业。微业贷户均授信40万元左右,户均余额30万元左右。其中,66%的客户此前无任何企业类贷款记录,属于央行征信的“白户”;37%的客户此前无任何个人经营性贷款记录;27%的客户此前既无企业类贷款记录,也无个人经营性贷款记录,可谓“双白户”。

从前端体验来看,微业贷与微粒贷的差别并不大,是一款低门槛申请、全自动流程,纯线上、无抵押的贷款产品。按照微众擅长的产品逻辑,可以选择类似个人经营贷的模式,以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为主要依据,按照个人贷款管理办法执行。而基于法人主体的微业贷风控难度则高了不少,遵循的是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此外,微众早于2015年就开始推出了微车贷,寻求与二手车市场的合作,又于2019年底依托腾讯视频推出消费信贷产品“小鹅花钱”,尝试走出微信和QQ,不断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

在2019年的微众金融开放日上,一项名为“3O开放银行战略”被正式提出,该战略包括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这是行业普遍解读的开放银行的定位,通过API、SDK和H5嵌入模式,把银行能力嵌入到合作方中;开放创新(Open Innovation),把自身积累的科技能力通过开源、软件授权的方式帮助行业以及合作伙伴;开放协作(Open Collaboration),连同合作伙伴跨业界、跨产业、跨机构的开展联合创新,形成多方参与的分布式商业生态。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开放战略:从最初围绕银行自身建立的生态圈,逐步拓展到把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让合作伙伴可以建立起类似的生态圈。最终,各个小的生态圈将通过技术手段被彻底打通连接起来,建立起更好的“生态环境”。

对于年轻的微众银行来说,普惠金融之路仍很漫长,而微众所立足的颠覆性技术和智能化服务让人们对它饱含期许,当未来的银行融入日常环境,随时随地为大众提供“无感”金融服务,它的形态可能已不再重要。

Banking everywhere, never at a bank.

关键词:银行,专栏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