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系列11】关于电商TP代运营模式
时间:2023-04-21 14:57:02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4-21 14:57:02 来源:网站运营
【请回答系列11】关于电商TP代运营模式:
总结一下回答过的这条,2000多字呢,也同步到自己的文章里面好了。
这两年里,我合作过,包括目前在合作的电商TP代运营公司,一共有5家,两家杭州的,两家杭州的,一家杭州的。
TP的平台是天猫、京东和抖音直播。效果就目前来看,满意的很少(结果与过程)。
后来也思考了一下,TP模式的成败,不完全是团队和人的问题,品牌本身发展阶段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1、很多TP公司的门槛并不高:就美妆行业而言,除了杭州那几个头部的宝尊、宝唯、丽人丽妆外,其他的小TP公司基本就是几个淘系店铺运营组的一个小班子——出资的老板,找运营x1、美工x1、客服x1,最低三个人的配置就可以搞定一个新牌子、背景小的牌子的TP业务合作。如果说,现在TP告诉你给你匹配了8-10个的“专属团队”,sorry,大部分人是共用的,除了店长运营外,美工和客服是可以共用的,同时服务于好几个牌子。要知道杭州杭州,单一店铺月服务费的报价在5-8万不等,这个服务费也就够付清4-5个人的人员工资。
你说专业能力嘛,运营肯定是懂平台规则和政策的,也懂投放逻辑的,也知道对接类目小二的,至于商品上下架、改主图都是基本功......但懂这些,店铺就能做好?天猫业绩就能起盘?
nonono,我上面说的这些,基本等同于“会写字”,会写字就能成作家?会用Photoshop的就是设计师?懂得平台运营规则的就能把天猫业务做起来?
肯定不是,更何况很多TP公司都是临时起盘,老板找到以前的电商运营前同事过来,再找个美工和客服,于是就给各类服装酒水化妆品纸尿裤做TP代运营了——请问,他们真的懂行业嘛?
2、TP公司适合具备稳定市场基础的品牌和企业:我前面说的几个头部TP,服务的基本是国际一线品牌或者是国内本土大集团,他们的产品本身在全渠道早有曝光、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用户基础,本身就有充足的站内和站外的营销预算,他们找TP合作,可不是谈代运营的——而是经销商模式。
欧莱雅也好,雅诗兰黛也好,可别以为是每个月花多少钱的服务费给TP,让他们做业绩再抽成。而是TP以代理身份直接吃货,拿一个供货价,一边操作店铺,一边给自己做销售。这样做给TP的好处是:一线品牌不愁没有销量,甲方营销费用充足、供货折扣合理的情况下,没有理由不做!另外,合作了国际一线的品牌商,对于TP而言就是强背书,会有更多的小品牌慕名而来。
那么接下来,小品牌过来找这家TP了,不好意思,有服务费,也有分佣,而且还不保证你能不能做起来,一会嫌你名气小,一会告诉你要提高营销预算,不然这个行业太卷,你做不起来的——最后和你说大实话:天猫就是收割流量的平台,名品上天猫好做,但要在天猫上从0开始冷启动,拿钱来,那更多的钱来砸,才有一丢丢可能。
他说的有问题嘛?其实没毛病。然后你付了不少的服务费给他,实施上你是在
“一段时间内,帮TP分摊了他们整家公司的人力成本”....不知道,你是否明白这句话的涵义。
对了,更小的牌子过来找合作——TP直接拒绝,不做,不赚钱又麻烦,何必能。
所以,不是说TP做不好,而是不适合新品牌,冷启动又没有太多营销预算的小牌子。如果真的有TP愿意接,那么这个TP公司请参考我第一条说的到“门槛”的问题。
3、TP公司永远只站在品牌的外围、经营的外围。你的生意如果只有天猫,我建议你最好自己招团队,高薪招同行业品牌公司的运营过来做。不论你是做任何行业的,TP运营不会比你懂你的行业,不知道你真正的竞品,不能体会你产品的优势,不清楚你行业的规则....TP之前你一定做了大量的培训和交流,其实效果很一般,他们不是你们公司的人,开个会听听而已,脑子里想的还是“恩,这个类目PPC可能在7快5”或者是“加购单价前期会很高...”
思考一下,也许一些自己创业做老板的人会深有体会,品牌的核心是产品和服务,大家在线下开店,考虑的细节其实比天猫更多:我要如何优化顾客进店的流程?我的空间设计如何用动线延长客人的在店时间?促销的堆头我要怎么弄才能更加吸引人?我要如何给顾客在POS收银机前拿到货品那一刻的惊喜?顾客离店后,我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其实这套东西,你拿到电商平台里,也同样可以去设计和优化——但是!99%的TP公司不会这么做的。他们判断你东西好不好不是来源于对行业的认知、产品的体验或用户的反馈,而是行业大盘的指数和各类推广的ROI,他们能够优化的也只有推广的关键词、图文和店铺视觉。你希望他们的客服在客户体验上花点心思是不可能的。
TP需要品牌方配合去做的,只有三件事:
1、开发更多的产品“去测”(你的SKU不能太少);
2、站外的营销一定要花钱去砸,小红书、直播、明星授权等;
3、特价。
可以说TP只是对平台的生态比较熟悉,但绝无可能在产品体验和客户服务上做营销,所以平台电商业务的起盘,TP的角色只是“销售出去”的那个“最后一环”,而不是决定因素。这也怪不得人家,毕竟品牌是甲方自己的,人家就只是你雇来的一个店长卖货而已。
如果你的销售量长期没有起来,继续指望TP帮你做起来,这个想法本来就是错误的。
如果你的品牌本来就是大牌,你可以把TP当一个渠道代理去合作;如果你的品牌是个成长中的电商品牌,品牌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在营销端投入,TP才能收割;如果你的品牌实力很小很新,而且唯一渠道也是电商,请不要找TP,没有用的。
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电商,一定是要经历阵痛期的(不要去拿那些靠资本烧钱续命的品牌去比,都死了已经)。合作TP的过程一定要看企业的阶段,并且平台电商就是收割知名度的,0-1的冷启动品牌,谁去操作,天才去操作店铺都无效,要活下来,只能品牌方自己在“平台之外的规则”上想办法和试错,外人是不会花这个心思的。
你一个新品牌找tp,他会要求你从品牌知名度到爆品专供,从站外营销到站内推广,所有东西都做足了,他才“有可能”把你的销售做好,相当于你让TP打10头野猪,他问你要至少100只弓箭。
但真实的创业情况是,所有的条件都不可能一应俱全,品牌方自己往往只有5只弓箭却要打10头野猪,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年我们还在合作TP的时候,618大促前我们打了20几万的站内推广费用给直钻超,活动开闸的那一刻,TP就在等流量进来,一个小时后,我们品牌方看销售效果不好,就问TP情况,TP叹了一口气说:哎,今年大盘不行,流量趋势不行,这个品类不行....问,还有什么办法?他说,价格要再低一点。
后来我们不合作TP,自己做了天猫。
我们品牌方自己给天猫做私域,把深度高消费的用户用社群做服务(群内不收割不促销不投链接,只是做服务)。
今年618,我们也投了信息流费用,但是在开门红开闸之前,就私信给私域用户超级福利,让大家上天猫购买,结果效果很好——开门红的老会员销售占比达到了50%以上——这可不是什么流量思维,也不是什么平台规则,而是品牌方自己维护用户的方法。问谁都知道,维护一个老用户的成本远低于开发一个新用户的成本,TP也会这么说,但他们永远不会这么做,因为太累了。
TP永远只会烧钱让新用户购买,沉淀下来的老用户就当没看见一样——所以只有品牌方自己珍惜自己的生意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