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社交网络平台的一些看法
时间:2022-05-27 00:03:01 | 来源:网络营销
时间:2022-05-27 00:03:01 来源:网络营销
纵观中国的社交网络平台,QQ和微信是目前最主要的社交网络,主要是他们能够覆盖足够多地场景,从点对点,点对面,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社交手游到移动支付,轻度办公如PPT讲解传输文件,媒体分享,购物等等。
除此之外,微博主要是获取公众的信息,人人主要是延拓教育经历,知乎是基于知识和兴趣的社交,豆瓣是基于兴趣的社交,尽管他们的使用频率可能相对QQ与微信要低上不少,但是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他们更加倾向于获取信息而不是产生信息,这些基于共同点的社交会是更加吸引人的,至少在这些平台上的广告会是更加有价值的。
而对于我们这些用户来说,QQ和微信仍然会是稳定的社交网络,除非出现重要的技术革命导致腾讯落后,其它基于兴趣或者经历的社交网络只是一个时期的产品,当然自然会有后人接着用,但这种流徙的方向毕竟有可能改变。
1、QQ 这是目前用户量最大的社交软件,我最早开始用QQ应该是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只能用电脑上网,QQ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他只是一个比较单纯的IM软件。
QQ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当时有同学特地去买红钻,红钻是QQ秀商城的会员,而QQ秀只是聊天窗口的一个展示而已。
在2012年左右的版本中,QQ秀就开始被弱化变得可以关闭了,当然这可能是因为QQ电脑端的广告相比QQ秀更加有利可图,但同时也代表着QQ的重心有变化。
在亿企邦看来,QQ一开始就不完全是一个熟人社交的软件,它很早有提供搜索用户的选项,所以它有着很高的兼容度。
所以有QQ好友并不是一件多么大不了的事情,我可以在这个账号里加陌生人,也可以加自己的亲友,我不用担心,我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移动端高度整合的QQ空间不要向陌生人出卖了我的私人信息。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QQ已经变得十分“臃肿”了,在这里我可以跟人点对点或者对多点的聊天,可以进行LBS社交,可以进行基于兴趣的社交 (兴趣部落) ,可以写说说与博客 (Qzone) ,玩社交游戏(手游)……,总的来说,为了用户量,腾讯也没有特别的用途,它就是你必需的一个社交软件而已,或者说接口。
说接口是因为,对于用户来说,它更重要的是一个账号,腾讯开放了平台之后,QQ登陆就成为了很多网站的一个选项,直接导入基本信息,降低了很多网站论坛的准入门槛,QQ为其合作伙伴导流,早些时候经常会有腾讯系的广告在电脑客户端弹窗,移动端也会有应用宝,手游等的强力推广。
除了以前的易迅可能效果不太好 (毕竟花钱还是要慎重) ,其它的腾讯系产品都因为QQ用户的导入积累了大量用户,考虑到腾讯的产品做得也不赖。
在亿企邦看来,腾讯系产品在这方面有个优势就是,当一个产品需要社交因素的时候,我们不担心因为用户太少而达不到社交的效果,比如说腾讯的手游。
总的来说,QQ现在就是一个入口,尤其是在移动端,它可能真的提供给了你很多不需要的选项,但是对于社交的需求它确实几乎都能满足,对于那些愿意“将就”的用户,有个QQ也就够了。
2、微信 微信也是腾讯的产品,也是受益于QQ用户导入的一个产品,它一开始是为了填补QQ在社交上的缺口,因为QQ的娱乐化倾向过于明显。
事实上我用开始用微信比较晚,应该是朋友圈出现之后的事情,迫于周围的人大量地开始用微信,大家一开始用微信主要是用它取代手机里的短信,这一类软件在手机网络进入3G时代后出现了很多,比如说米聊。
用这些软件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账号”,但是更重要的有足够的初始用户去吸引更多的人使用,腾讯有QQ这个先天优势,完成了从QQ到微信到通讯录的平滑过渡,当足够的用户开始使用微信的时候,再去基于通讯录添加好友就变得很轻松了。
至于为什么我们用微信不用QQ,腾讯在微信上其实一直很节制,它里面确实有很多东西,但是基本上不会烦人。
“群聊”功能相对于QQ是相当弱化的,并且提供了更好的静默方式,微信集合的大部分功能都是比较“实用”的,“聊天”已经变成了使用微信的比较小的一部分了,刷朋友圈,用微信支付,查询各种服务号公众号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微信一直只在移动端上发力,尽管在Mac上以及网页端都可以登录微信,但是却只能使用聊天功能。
用户生产和发布消息的能力都被限制,最方便的只有对公众号链接的转发,朋友圈中的点赞也需要点击两下,而在微博或者Qzone中这个操作只需点一下(具体可查看亿企邦亿企邦《腾讯微信公开课:微信未来发展的八大趋向》的相关介绍)。
很早以前用微信的时候,微信还主打过“摇一摇”以及“附近的人”这种功能,后来则比较明显地转向了熟人社交,加微信号基本上跟加手机号到了同一个级别,毕竟跟每个用户分组设置权限是少部分处女座强迫症患者才会去做的事情。
微信在分组以及标签等设置上如此难用,估计也是希望用户把好友控制在熟人以内,这样在这个软件里能得到的东西才是足够“有效”的。
3、微博 虽然很早以前有过唱衰微博的说法,但是微博从新浪分拆单独上市之后似乎还继续在增长。
微博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关注公众人物以及公众媒体,如果只是公众账号的话,微信做得相当好,不仅可以对话,账号可以推送,还有按钮作为快捷方式,但是对于不定期发布消息的公众人物来说微信推送次数的限制是很不利的。
从使用场景来看,用户在移动端和PC端都有从中获取消息的需求,这是其优势,但是也意味着使用频率总体来看是不高的(具体可查看亿企邦《通过微博的价值和水分来看如何提升微博营销的效果》的相关介绍)。
既然是关注,也就代表着普通用户产出消息是不多的,转发占据了巨大部分,一是熟人中使用微博的并不多,并不能让人足够想去分享,二是普通用户没有话语权,普通用户产出消息多数是出于吐槽的目的,或者分享给特定的人。
微博之前有学习G+添加权限功能,但是对于我周围的人来说,“好友圈微博”仍然是比较稀少的。
4、人人网 这是我忍不住想要唱衰的一个社交网络,很早以前我们会把他称作中国的Facebook,但是现在来看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使用人人用户主要是高中生和大学生,从这个角度看,它以前的名字“校内”还是很恰当的,改名叫校内其实就是因为它想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却不知道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家长都会被拒绝在“好友”的门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人网就是对于自己教育经历的一个拓展。
到我上大学那个时候,学生中流行的是校内,迄今为止还是很怀念当时的校内的,怀念是因为一方面作为学生时代人的单纯,那个时候的校内也单纯,不杂,当时校内能拉住用户的心,我想有这几方面:
(1)、校内网,顾名思义,立足校内人群,当时有点感觉是我们自己的平台,目标客户的定位十分准确,在当时也确实都是大学生在里面交友,聊天,讨论。
(2)、实名制,这一点也很重要,可以通过真名找同学,认识的人,还记得我当时靠校内找到了失去多年不联系的小学同学,那个时候就是想方设法完善自己的界面,信息,让我的同学很准确的找到我,所以实名制这一点还是相当不错的。
(3)、前几年,SNS开始盛行,作为一个互联网新概念,新人都非常愿意去尝试。
使用人人的时候大部分人愿意发声,被转发往往却是“段子手”们才有的待遇,但是至少它的氛围决定了大部分人愿意产出消息,谁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段子手”,当然这仍然是被线下的“地位”所决定的。
在亿企邦看来,人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应该内容产出的问题,真正的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并不多,知名学生人物影响也有限,普通用户发布消息的积极性也不算高,身边大量的同学开始用知乎,豆瓣等基于兴趣或者知识的社交网络。
人人的运营也比较混乱,V7版本出现后各种乱七八糟的广告迅速攻占版面,网页端凌乱,移动端臃肿迟缓,用户体验非常糟糕。
当然大部分人仍然在书签里放上一个“人人网”,然后隔一阵子看一看,毕竟很多人只有在人人上才能联系到,但是它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让人忍不住刷上很久的那个人人了。
5、豆瓣 豆瓣创办于2005年,我大概是在2012年玩的,当时上豆瓣主要是看影评和书评和乐评,到现在还有一个习惯,比如我看了一部好电影,一本好书,都会来豆瓣写写自己的影评,书评。然后和别人一起讨论。
豆瓣总体布局,我非常喜欢,简单,他是以浅绿色调为主。
据亿企邦了解,豆瓣创始人杨勃认为“人”是中心,他总结豆瓣的核心思想“可以发现不同的东西,并且适合自己”用户和用户之间有很多互动的可能。
豆瓣内容形成的起点,是主动型的网民提供的自己所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的清单,相关评论和博客,这些内容提供了很多个基础节点,这些节点之间又因为网站技术系统所提供的相应功能,例如条目、“标签”或网站推荐,开始产生各种联系,从而编织出内容的基本网络。
豆瓣的社区提供了一种以“兴趣爱好”为纽带扩展人际关系的可能,这种关系的形成无需刻意,它更多地是伴随着内容关系的形成而自然形成的。
但是,也正是这种基于兴趣的人际关系,更加富有黏性,更加牢固。
我们可以看看豆瓣的网络架构:
(1)、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
其中书,是豆瓣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基于书评,读者交流这一社交化平台,然后通过当当网,卓越网这些购书平台合作,人们可以直接网上购书了。
(2)、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
在这里,用户记录了自己的行为,比如收藏,转载,评论,交友等等,非常的有针对性。
(3)、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
同城活动,许多白领,学生常去的地方,里面可以了解和发布信息,小组参与讨论的,就一个话题,各抒己见,友邻相当与交友平台,可以发私信,就是豆邮。
身边豆瓣的活跃用户并不多,归根到底应该是文艺青年不多,但是很多人都有豆瓣账号,并且有保持更新阅读,影视等方面的记录。
豆瓣近期在移动端上发力,豆列开始被大家广泛认知,于是朋友圈里也出现了一些来自豆瓣的推荐。
6、知乎 有很多原来在人人上活跃的用户转移到知乎,这些人原来就喜欢谈论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到了知乎后有更大的舞台会更愿意表现。
当然身边的人里绝大部分都是纯粹的阅读者,知乎里面有很多看起来很有营养的内容,可以看却写不出,闭嘴确实比抖机灵更适合这个社区里的大部分人。
知乎里的产出者主要是已经工作的有丰富社会经验与学识的人,以金融与互联网业从业者为主。
对于学生来说,还有很多被称为“大神”的好友,集中于清北两校,既有竞赛党,也有大学里的学神,这些人也占据了很多周围的人的动态。
亿企邦点评: 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是否能拉住人们的心,我们作为用户关心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消遣?知识?娱乐?个人show?互动?还是……,如果我们满足了,我们就留下了,如果我们不喜欢,就果断排斥了。
反正我不是很喜欢那种产品——制作很多应用,很多信息,给你推荐,恨不得把他的一切都塞给你,让你天天在那个平台,呆着不走,也许刚开始是可以的,时间久了,人们疲了,也就散了。
记住,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辅助人们的生活,而不是取代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