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络营销 >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一个批判者更难能可贵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一个批判者更难能可贵

时间:2022-05-25 16:15:01 | 来源:网络营销

时间:2022-05-25 16:15:01 来源:网络营销

我问过很多同龄人,也问过比我大不少的人,他们还在奋斗吗?他们还相信奋斗吗?让我吃惊的是:大多数人已经不相信了奋斗,但是又愿意奋斗,我只能说这帮人,很可爱,不是吗?



对于电视剧《亮剑》我想很多人都看过,都喜欢里边的李云龙、丁伟、赵刚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的象征形象,可是也许我们不知道,原来这部电视剧仅仅拍了一半,小说原著里,剩下的一半却没有拍,因为话题敏感。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丁伟被抓了,赵刚冯楠夫妇自杀,李云龙田雨夫妇自杀……,这部小说很像余华的作品《活着》《兄弟》,读完,让人想哭,人为什么这么坏?赵刚和李云龙的自杀,不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那个时代赋予他们的屈辱,而在于他们内心价值观的崩塌,在于他们的生命早已没有了理想的尊严,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变成那个样子……,充斥着特权、腐败、独裁、混乱。

现在,我们也都习惯于批判政府的决策,仿佛政府的人是一群弱智,却永远看不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缓慢进步。

当我看到像《炎黄春秋》这样的杂志在研究新中国一些历史的时候,总是在分辨是非,而从来不会考虑“民生”的时候,我忽然感到从内心散发出来的悲哀。

马立诚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历史的拐点》,讲的是中国历朝政治改革。马先生发现一个规律:我们这个民族,可以容忍十几次的暴力革命,却永远成就不了任何形式的改革,除非这个改革是几百年的潜移默化的进步。

在中国,任何改革,只要是短期的,就必然是极端的、反复无常的,人性的丑恶在一个好的出发点后暴露无疑,改革者往往是孤独的,不仅仅因为所做的事情是开创性的,不仅仅因为所做的事情破坏了原有的利益阶层,更重要的是改革受益者往往成为另外一个利益阶层。

可怕的不是改革者同僚的背叛,更不是政治对手的猛烈反击,而在于中间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更像是在“坐等渔翁之利”,总在等待着自己得利,总在希望现有的既得利益者被消灭。

可以说我们这个世界很奇特,二战德国战败后,纳粹仿佛没了,几乎世界上所有人都在批判纳粹,除了一部纳粹的遗老遗少们还念念不忘希特勒,除此以外,仿佛所有人都是好人,那些大屠杀好像就是希特勒个人所为。

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的军国主义仿佛没有了,那些毒气实验、活体实验,好像已经被认为是现代人不可能赶出来的事情。

文革结束了,当时在文革期间粉墨登场的人物似乎也都变成了好人。

人啊,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

文革期间,有多少个儿子为了和父亲划清界限而选择伤害自己最亲的人?有多少妻子为了和丈夫划清界限而选择告密、揭发?有多少文章中显得有骨气的文化人,对自己的好朋友落井下石?在一个丧失理性的社会,以往的美好已经被抛弃。

道德、爱心、良知和尊严都不复存在,而奴颜婢膝、贪婪、告密甚至落井下石等人类最为卑劣的品质则沉渣泛起,毒汁般侵入人们的血液,可爱而麻木健忘的人们,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着历史。

看了《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这两部本身就不算电影的电影,深深的为那些不计回报,奉献几十年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们而打动,因为,在他们眼里,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是一个伟大但坚实可触的理想。

翻看那会儿的资料,很是惊讶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为了理想,他们可以用前胸去迎接射来的子弹;为了理想,他们被自己的同志误解也愿意去牺牲,黄埔三杰中的蒋先云(另两杰是陈赓和贺衷寒)等等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是死在敌人的枪口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肃反中。

“比政府更卑鄙的是人民”,这句有些偏激的话,有它的道理,不管政策的优劣,总要人来执行,而执行的过程中不受监管的权力,直接的后果就是对“人本身”的践踏。

我想文革时希望改造精神的初衷有它可取之处,但是正是因为在过程中对“人”的不尊重,让理论的争执变成了“人身攻击”,很难想象的出,人可以对他的同类施以如此让人发指的残酷!

人怎么可以这么坏?这些坏我们能单纯的归宿到某个或某些领导人身上吗?人民本身没有问题吗?

每个正常人身上都同时存在着人性与兽性,不善于调整,加强修养,那兽性就会抬头。

在一个可以肆意伤害别人而受不到惩罚的时代,人们缺少畏惧,也就让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中国有句古话叫“乱世用重典”,真是这样吗?是不是一个盛世就可以不用重典?我们需要的是一部稳定且不断完善的法律,而不是一部可以改来改去的法律,尤其是一部权力可以凌家于其上以至于不被尊重的法律。

看看历史,看看那些旧版的新华日报,你会发现那时候人们的理想与努力,那时候不是没有坏人,但主流是好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好的。

小时候,叔叔家里被偷了,我问奶奶:“小偷是不是从小就偷东西?”奶奶说:“不是,人啊,穷极生劣!”好的时代的标志是:坏人对作恶有畏惧之心,而好人或者说普通人不作恶。但坏的时代的标志是:坏人肆无忌惮的作恶,而好人或者普通人因为没有畏惧,而在受到伤害的时候用更恶劣的手段“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德育救国,教育救国,美育救国”,如果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畏惧,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抱怨他们的行为呢?

现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已经习惯性的去批判,仿佛我们对一个事物不满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它被消灭掉,而不是建设性的去推动进步,我们宁愿用暴戾的态度,缺乏宽容,缺乏坚持,缺乏信任。

试问:我们代替被我们批判的那些人去做事情,就一定会做得很好吗?我很害怕一个充满了批判的社会,我很害怕一个不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所进展,而只会往人身上招呼各种谩骂的社会,你们不害怕吗?文革时,有多少今天教训别人,明天自己又被另一拨人教训的例子?

说实话,我对现在的时代也有很多很多的不满,比如:慈善基金会永远不告诉我们捐款干什么了;

比如:房价越来越高,对我等而言,一年的工资连卫生间都买不到;

比如:我来北京还要办暂住证,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首都还要TMD“暂住”;

比如:我们习惯于吃各种没有安全保障的食物;

比如:我们各种奋斗,但是国企和民企差异这么大;

比如:微软的员工比我们收入高好几倍,我们还要说人家是“剩余价值还是被剥削了”;

比如:大多数女孩子的妈妈希望我们娶他家女儿的时候要有车有房,MD,我们的父辈哪个时30岁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房了;

比如:我们的食物加工时,可以加各种添加剂;

比如:我们民间文化越来越被抛弃,因为我们觉得古人都是弱智;

比如:原先我们的木头凳子坏了可以让它在自然界自生自灭,而现在我们用旧了一把椅子,随手一扔,其实它要几百年才能降解……。

可是,不喜欢不代表它不对,最多只能代表它不够好,也许我们太傻,在这个时代,我们仍然愿意相信用我们自己的努力,总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我们相信房子越建越多,需要房子的人能买到房子;我们相信,我们会吃上放心健康的食品;我们相信,我们的孩子以后可以随便选择上一所小学,因为所有小学的老师不论水平怎么样,都能让我们的孩子爱上学习,健康成长;我们相信政府是为它的人民服务的,即使不是什么公仆,也要和蔼可亲一些,绝对不是老爷……。

社会的进步总是缓慢的,任何迅速的,都可能是偏激的,我不想赶英超美,只想安安稳稳的进步,因为怕没有福气享受。

亿企邦点评:

意识形态的差异不代表人格的差异,每个人都是建设者,而不要只做一个希望砸烂一切现有事物的暴力思考者,社会要进步,人民不能不进步。

也许这篇文章会有争议,但是如果你不信任什么事情,用行动来质疑,而不是口舌,在如今这个社会,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

关键词:建设,永远,批判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2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