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世界为何需要软硬兼备 化繁为简
时间:2022-04-24 00:15: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4-24 00:15:01 来源:行业动态
当前,在发展两新一重的政策牵引下,各行业的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电气化率将达到30%左右。在电力设备广泛部署的同时,电气系统也正在变得愈加复杂,确保其安全、稳定,全生命周期高效运转,以及灵活可扩展,已是各行业稳运营、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电力设备呈现的规模化、分散化趋势,已导致电力系统运维的在不同程度上难度增大、系统故障难以及时排查,这将导致电气系统安全、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有数据显示,每年由于电力中断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亿欧元。
但很显然,传统的配电运维方式似乎并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选择。由于数字化程度较低,设备与设备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难以对话,传统模式往往不具备随时且及时排查供配电系统潜在隐患的能力,只能当某个区域出现问题,以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排查,相对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影响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还有可能导致设备运维及资产管理效率大打折扣。要解决上述问题,则要求配电设备、系统必须具备互联互通性,会用数据表达情绪,并让数据成为一种社交工具。
另一方面,不同供配电项目的部署,都需要从全盘出发考虑整体效率与成本的优化。从设计、建设、运营及维护全生命周期来看,除了确保应用的设备自身性能可靠外,产品选型、安装、调试以及运维均是繁琐的过程,需要协同诸多环节,才能顺利推进。
以运维阶段为例,大量设备的运维通常配合人工巡检来进行的,也就同时需要部署更多人力。但面对从几万到几十万个传感器采集点,基于运维经验的人工模式显然不再有优势,也将带来巨大的运维成本以及低效管理。因此,如何提升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效率,将各阶段的繁文缛节转化为一种简单易用的方式,则成为更多项目关注的重点。
此外,随着电气系统在更多细分领域的渗透与延伸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定制化需求逐步涌现。从传统方式来看,如果项目需要部署全新功能或优化产品或系统,可能需要暂时中断部分线路的工作,或直接替换新方案。但这都将会对项目的推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如果电气产品或系统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同步实现更新优化和不间断运转,则可带来两全其美的结果。
施耐德电气认为,所谓软硬兼备,化繁为简,代表着一种轻量化的部署能力。以简单的连接为起点,从产品到系统,从设计、建设、运营到维护,从基础能力到可扩展的能力,通过互联互通的产品及方案、推动全生命周期便捷高效的软件与工具、可扩展的产品与服务这三板斧内涵与能力的不断完善,可帮助客户轻松获得所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