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3-03-28 08:28:01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28 08:28:01 来源:电子商务
近年来,国内的电商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这两年的生鲜电商行业,并且生鲜行业的潜力以及市场是巨大的;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操作也成为了生鲜电商们所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生鲜电商以及拼多多的“最后一公里”的思考,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何为“赋能”,何为“使能”
赋能和使能这两个词汇,是华为及其追随者喜欢用的两个词汇,这两个词汇用在生鲜电商和综合性电商是比较形象的。
赋能是让客户业务更好开展,使能是让客户在用户那获得成功。
1. 赋能在农业
赋能的含义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手段、管理手段,让客户在行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的竞争优势,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如大数据赋能农企更好地经营管理自己,温氏养猪技术赋能养殖户获得更好收益。
被赋能的企业,可以在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等领域有更好的能力。
一般的赋能有技术赋能、数据赋能、管理经验赋能、供应链赋能,这些都是在生鲜电商的商业模式和通讯稿中能够看到的。
赋能的效果评价标准是将生鲜电商的某个能力输出给农业/农企,使得农企能够吸收这项能力,更好经营自己的业务;如生鲜电商将供应链管理能力输出给农场,农场能够更好地制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
2. 使能在农业
使能的含义则是不限于客户业务更好开展,还将能力赋能给客户,使得客户能够更好的服务用户,还能让客户在该能力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和扩展,在客户的用户处获得成功。
如拼多多将电商运营方法教给了农民,使得农民能够通过电商方式销售农产品;还能够自己承建电商公司,不断运营自己店铺,在线小批量或者大量销售农产品,并让消费者对农民的电商企业十分满意,最后对拼多多这个平台很满意。
一般使能有技术使能、商业模式使能、渠道使能,这些都是综合性电商让农企获得成功的。
使能的效果评价标准是将电商的某个能力输出给农业/农企,使得农企吸收这项能力,并扩展,使得电商在生鲜销售这块,深受全国消费者的认可。
3. 为什么说生鲜电商是赋能,综合性电商是使能
说生鲜电商只是赋能,是因为生鲜电商自己就直接面对生鲜消费者,所以生鲜电商的赋能,大多是其供应链上下游,并没有没有涉及到整个产业,他只负责他自身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他的农业赋能是片面的,只在他自己的供应链条上。
所以生鲜电商,只能提出来最后一公里,这个最后一公里是在生鲜电商的自身业务范围内的,必须去配送给终端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是属于生鲜电商自己的商业模式,而非整个农业产业的价值链;提不提最后一公里,对于未给生鲜电商供货的农民、农企,是没有意义的,这些人根本不在生鲜电商的规划中!
换句话说就是:
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赋能的其实是他自己!而综合性电商的使能,则真正是面向整个产业的,因为电商平台入驻了很多的农产品销售店铺,他的使能并不是仅在自己的供应链上下游;而是面向整个农业产业,他的目标是让其平台的入驻农业店铺活跃,使这些入驻店铺更好地服务店铺的终端消费者。
综合性电商会不予余力地给农民提供电商运营培训、直播培训等,如多多大学;也正因为客户的用户并不是综合性电商的直接用户,电商平台才有魄力真正为两端的消费者和农民谋福利。
当然现在很多电商平台也在走多元化道路,入股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这些可以在下一篇文章中作为特例进行解释。
综合性电商和生鲜电商的本质区别生鲜电商和综合性电商的本质区别
在我上一篇发布的文章《在农业上,拼多多都做了哪些努力?》中,很多人很疑惑,综合性电商与生鲜电商是不是一样会给农业带来一地鸡毛,如最近京东入股地利做农产品批发。
其实在农业上,综合性电商和生鲜电商有着本质的区别,就是本标题中所述,对于农业产业及核心业态,生鲜电商仅仅是赋能,最终受益的是生鲜电商自己,因为最终他们都需要自己来采购和销售农产品。
对于整个产业链而已,他们仅仅是将某些供应链环节自己来承接,所以他们一味强调最后一公里,在最后一公里为老百姓输送生鲜,然而输送的生鲜的价格和传统农贸市场的价格是差不多的。
别看生鲜电商平台拉新期间的1分钱蔬菜水果,促活期间的各种优惠券折扣,还有社区团购拉新时的100元提现,这些都只是一次性的;等到市场做大,融资烧完后,就会和外卖和打车一样涨价!至少维持和农贸市场的一样价格,这是资本的传统玩法。
再给大家普及一下:生鲜电商在吞并几个供应链环节的时候,也必须吃下这几个环节的成本!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对生鲜电商有这样的描述:
农业是要一二三产全面发展,生鲜电商成立不同法人公司来做二产和三产,有些大的生鲜电商还做一产;但是对于种植体系、养殖体系的帮助,对于种子种苗种仔的帮助,对于数字农业的帮助,几乎都是0。 且生鲜电商成了寡头之后,很多产业链都需要围着他转,全被他薅一次羊毛,如苹果的供应商;生鲜电商虽然倒逼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冷链运输,但没正式投入一产,冷链运输全是分包,冷链仓储全是租赁,还靠土地出让和工程款盈利,始终没有彻底解决中国分散、消费习惯偏差、区域供应等问题。
这也是我需要向大家传递的对生鲜电商的一些看法,以免大家误以为拼多多也是这样的!
再来看拼多多,他不会和整个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业态形成竞争关系,不会用互联网思维去全面改造农业这也线下业态很复杂、必不可少的行业;而是用互联网去促进他的发展,并不需要用最后一公里去传统业态嘴里夺食,而是用配送能力帮助想往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业务配送农产品,大家是合作生态关系。
而拼多多的最初一公里,起始点是:
- 扶贫,从生产侧就帮助扶贫销售,而非仅从贸易侧扶农;
- 授人以渔,教会更多农业生产者销售技巧,从根本帮助农民,多卖农产品、卖高价、分级销售;
- 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全面帮助农业这个传统行业中的各个业态,是合作不是竞争,保障老百姓的口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扶贫农产品拼多多会自行承担贸易商角色,但并不是和传统业态做竞争,而是做农业公益,且需要扶贫的农产品,一般贸易商也没有太赚钱的途径了。
以上内容在解释之前文章读者的同时,也是告知大家生鲜电商和综合性电商的本质区别;有助于大家理解生鲜电商所倡导的“最后一公里”的幕后目的,用以区别拼多多等综合性电商的“最初一公里”策划。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为已,是其商业模式中履约交付环节的必须;综合性电商拼多多的最初一公里为公,是其社会责任履行的必需。
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
常规赋能操作及价值输出困境
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一般是如下操作,他们受其商业模式所限,目对于农业的价值输出均又存在困境:
1. 前置仓(门店)有些门店能自提、能自选,还有盒马这样能直接吃,但这些也只能覆盖小范围的年轻人,尤其是没时间的白领;老年人的消费习惯,还是自己挑选,自行去根去叶,非极端天气,老年人和小孩也需要买菜娱乐。
最后对于三四五线和农村地区的生鲜消费,就价值输出就更少了。
2. 打包分拣这个是生鲜的最后一道加工了,可以理解为精细加工,初加工可见我其他文章。
输出的价值是工人就业、促进生鲜包装易耗品销量、利于构建加工标准;然后对农业的促进作用不大,加工标准,也只是适合自身平台的,还可能把占大头的传统批发商、农贸市场经销商逼入绝境,最后精细加工去除的生鲜废弃物成本算谁的?消费者。
3. 终端配送支撑29分钟配送到家,不过这个是下单后29分钟送到,有文字陷阱——高分期上午下单等中午用生鲜,实际上选择的配送时间却是14点最早,或者想食用的生鲜没货了。
无论到家模式还是到店模式,都对农业的生产业态、种子种苗业态、农资业态、物流业态均价值输出为空;终端配送的路线规划、金杯车里的货物摆放倒对农业产业链有一定的启发。
4. 线上下单电商的价值是可以输出给很多农业从业者带去新销售渠道,以销促产的;但是现在生鲜电商的商品管理,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杀熟了,还有商品SKU的重量是350g、450g之流,大家猜猜这是为了什么?
大家一直叫嚣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差,在生鲜电商平台身上一直存在,对于消费者和农业生产者,生鲜电商就是这个价格信息差的受益者。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关键工序拼多多的最初一公里
使能操作及价值输出
拼多多的最初一公里相比最终一公里,有着天壤之别,是真正的为公使能农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接下来将从农村、农民、农业三个视角来解释拼多多在最初一公里上的使能操作及价值输出,让三农的价值最大化,更好服务全世界消费者,买全国卖全球:
1. 农村从农村包围城市走出来的拼多多在农村,有着天然的号召力,随着农村“新基建”和新农村建设,拼多多在为农村构建互联网消费新高速的同时;以电商上下行为契机,下行则是销售拼多多平台上的诸多商品,上行则是销售农产品。
拼多多的农产品成交额创立5年以来, 2019年成交额达1364亿元,2020年预计农(副)产品成交额将突破25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
为农村创收,共建美丽乡村,以电商上下行为使能操作突破口,站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潮流,结合电商运营、农业直播等,为农村带去就业岗位,带去知名度。
2. 农民拼多多一直致力于新农人的培养,通过多多大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新农人,这些新农人,年轻、有冲劲、能拼,也被管理技术、信息技术、数据运营等能力所武装;拼多多毫无保留地将其电商中的各项软硬实力倾囊相授,促进新农人培养。
农地云拼为无数的新农人,解决了销售问题,产地直发、农产品拼团、百亿补贴;真正从销售出发帮助农民构建销售渠道,扶农助农,使能农民,让农民获利,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信心、有兴趣去从事农业,助力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3. 农业中国农业产业一缺销路,二缺资金,三缺包装缺品牌,缺市场反馈;这些拼多多都在协助改变的同时,也通过最初一公里帮助农业劳动者收获,使能农业劳动者成功。
在整个农业产业中,农业生产者是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农业产业链的起始点。
- 销路方面,以销售渠道为第一公里,为农业带来销售,拼多多拉通需求、生产、流通,用每天千万级的订单,千亿级每年的新增市场,为农业带来足够多的销路。
- 资金方面,以农业生产为最初一公里,为农业生产者提供金融保险和供应链保险服务,增强农民对资金的未来不确定风险的抵抗能力。
- 在农产品包装和品牌方面,拼多多以农产品营销为最初一公里,帮助区域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以及培养网红农产品/食品品牌;还教会农业生产者品牌营销、电商运营、渠道拓展等各项能力。
- 在市场反馈方面,拼多多用技术帮助农产品也像工业品一样投放市场后即可收到反馈,以调整产品特性,这个多用于可嫁接的水果上。
最初一公里总结拼多多最初一公里的案例
目前拼多多的最初一公里已经有“拼在‘最初一公里’的十万年轻人”。
1. 拼多多的原产地直发
原产地直发,使得农户只需要关注生产过程,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农产品,无后顾销售和农产品滞销之忧。
目前拼多多原产地直发的农产品品类越来越多,有高价值的草莓,有日常所需的洋葱,农副产品的面食;这些农产品的销售大多都是年轻人,他们带着从事农业生产多年的父母,一起为全国消费者服务。
当然拼多多除了原产地直发,其电商的天然优势+直播等模式也帮助农业解决销路问题。
福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面的拼多多销售这是拼多多在销路上解决最初一公里的案例。
2. 拼多多的丰收节消费券
今年拼多多的5亿丰收节消费券,可以从消费者解决资金问题,补贴消费者购买扶农农产品;同时通过在线订单,农民有订单数据证明自己的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可以进行供应链金融贷款,变革农业行业投融资环境。
这是拼多多在资金上解决最初一公里的案例,且提供的资金涵盖农业生产侧和消费侧。
3. 四川石榴95后空姐
石榴算云南蒙自的特产之一,在那里气候宜人,适合石榴的种植;同时作为对外贸易的口岸,地理位置优越,蒙自的石榴,也涵盖大宗农产品和农特产品,贵的一个100。
而原东航云南分公司的一名空姐何爽,在她的家乡,另一个石榴主产区-四川会理,进行着农业一产创业,充分结合两边石榴优势。
2017年开始返乡卖石榴,到2019为拼多多供货,当前石榴旺季的供货量就达70万单,销售额3000万元,2020年何爽销售收入预计超5000万元;体量扩大的何爽为附近农村妇女提供阶段性的岗位150个,反哺农村,拉动三农。
网红石榴空姐何爽这是拼多多在品牌上解决最初一公里的案例。
4. 水果的市场反馈改良口味
在拼多多的多多果园活动中有一个90后叫刘闯,从事水果电商销售已经多年,客户和销售额不断提升。
但是芒果的口味是限制他事业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他亟需像快消品一样获得更好的市场反馈,以为市场提供最佳组合的水果品类;他通过拼多多的“拼团购”将更多需求可视,利用消费者的反馈,嫁接和新品种研制合作调整品种,在广西为全国提供种植口味更好的水果;他的芒果已是最佳供应商,他估计2020年他在拼多多销售有望突破1.5亿元。
各种优质水果连接全国消费者这是拼多多在市场反馈上解决最初一公里的案例,这个将彻底将农业生产像工业生产靠拢。
从价值输出点
细品拼多多重塑农业产业价值链
中国农业难就难在农民没有销路,有了销路也没法卖出好价钱;消费习惯多,农产品需跨全国生产和物流运输;土地资源分散,优质土地资源更少——这些拼多多都在试图调整和改进,通过他的最初一公里使能,拼多多希望能够帮助农业重塑产业价值链。
拼多多以农产品上行为突破口,优先解决农业的销售渠道问题。拼多多也深知农产品上行不仅仅是农产品流通的简单工作,而是重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革命;因此拼多多将电商运营、新农人培养、助农补贴等也引入到最初一公里中,顺带解决农业资金、品牌和市场反馈问题。
因此在拼多多的最初一公里建设下,农业产业链将引入新农人、电商运营、品牌孵化等新业态,变革整个农业价值链的流转,充分将原生的农产品的价值做大做强。
随着拼多多为中国农业带来的数以千万计的订单,一产的价值被放大,二产将更为精准,三产将更为服务化。
同时拼多多也在农业数字化浪潮下,依托在最初一公里的使能农业过程中,不断用科技助农、产业助农,助力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下沉,与轻工业体系相融合,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财政收入,让农民受益。
拼多多不仅仅是为农业,而是从更长远意义为三农为计,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三产融合和农村新农人建设。
本文由 @清河落河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