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现状分析报告
时间:2023-03-18 15:08:02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18 15:08:02 来源:电子商务
国家外汇局今日公布2020年9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9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7161亿元,支出15588亿元,顺差1573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5758亿元,支出13210亿元,顺差2548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403亿元,支出2377亿元,逆差974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0年9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2518亿美元,支出2287亿美元,顺差23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2312亿美元,支出1938亿美元,顺差374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206亿美元,支出349亿美元,逆差143亿美元。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和其他委托方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组织、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提供国际货物流通领域的物流增值服务的行业。以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为主要服务的企业被称之为国际货代。作为服务贸易的中国国际货代业,依托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洗牌在加剧,企业之间的规模在不断拉大,每个机场和港口的几家头部企业占据了当地的核心运力资源和通关资源。大量的依靠倒货卖货形式的中小微企业普遍生存艰难,行业寡头效应凸显。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跨境电商的发展,行业之间信息鸿沟正在被迅速填平,信息不对称的生意正在越来越少,依靠单一差价赚钱越来越难,客户需求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行业信息化科技化水平越来越高,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5年至2019年,中国国际货运代理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由3304.7亿元增长至4463.9亿元,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中外运为行业龙头的竞争格局已经显现。随着2020年全球疫情扩散蔓延,“防输入”越来越成为各国共同政策取向,运输管控措施持续加码。国际海运需求下降,航空货运运力趋于紧张,国际邮(快)件运力不足,维持国际物流供应链正常运转难度明显加大。国际物流和货代企业要在以网络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支持性资源整合。同时,企业更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重要历史机遇,拓展经营市场,跟随上游企业一起“走出去”,实现企业国际化。
新冠病毒疫情以及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导致中国国际贸易的不稳定,直接促使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业务需求的减少,为保证企业长远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业务转型升级的迫切性,为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国际货代企业开始向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和生态化转型,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致使全球贸易大幅下滑。疫情对全球贸易的重挫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程度。各国实施的封锁限制等抗疫措施,使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诸多经济领域大受影响,全球价值链、生产制造供应物流网络受到冲击,国际贸易通道受阻,大批进出口企业关停,订单被取消,贸易量骤降,贸易景气和信心持续低迷。
2020年的全球贸易同时遭受了疫情之外其他诸多不利因素的叠加打击,包括英国“脱欧”、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停摆和新总干事遴选陷入复杂局面、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继续威胁多边贸易体制、地缘政治冲突多发等。
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报告均指出,疫情严重扰乱全球经济,导致2020年国际贸易急剧大幅下滑并一度几乎崩溃,降幅达到创纪录水平。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下降5.6%,这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货物贸易的最大同比降幅。相对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受疫情打击更为严重,贸易额已降至上世纪90年代水平,全年同比下降15.4%,这是199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世界贸易组织报告指出,在服务贸易各项指标中,航空客运指数和集装箱运输指数下降幅度最大,金融交易指数、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指数、建筑业指数、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低于趋势水平。
疫情加剧了全球发展差距。由于自身脆弱性和应对疫情手段有限,发展中和最不发达经济体受创程度重于发达经济体。与医药医疗疫苗产品相关的贸易凸显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能力的不足。疫情推高贸易成本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导致其贸易融资严重收缩。全球需求下降和供应链中断严重冲击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导向型经济,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受到严重打击,旅游业也因封锁限制措施而遭受灭顶之灾。
从地区看,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贸易情况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降幅最大的是西亚和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