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程序化购买市场进入调整期 广告投放回归理性
时间:2023-03-16 04:04:01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16 04:04:01 来源:电子商务
导语现阶段,程序化购买方式广告主以游戏、电商等互联网类广告主和快销、金融等品牌类广告主为主要代表。2016年程序化购买市场进入调整期,整体增速放缓,但移动程序化购买市场仍将维持相对高速增长。
近日,艾瑞数据对外发布《2017年中国程序化购买市场趋势展望报告》,分析了程序化购买市场的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游戏产业作为程序化购买的主要广告主之一,及时跟踪市场变化至关重要。
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广告规模为2902.7亿,移动端规模为1750.2亿,占总体之比为60.3%。在网络广告整体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网络广告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广告主、代理商、媒体各方角色的日益成熟。
探索:历经五年探索发展 市场对程序化购买定义走向明确程序化购买是指基于技术和数据进行广告的交易和投放管理。相较于早期的纯人力购买,通过数字化、自动化、系统化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广告交易效率、扩大广告交易规模和优化广告投放效果。
对广告主而言,通过程序化采购媒体资源,可以精准触达目标受众,追踪用户并实现多次曝光;对媒体而言,一方面,可以提升长尾流量填充率,另一方面,可以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下的同一广告位差异化定价,售卖给不同广告主。
程序化购买不单单指的是DSP或者RTB,经过长达五年的探索与发展,市场开始对程序化购买以及相关专有名词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市场:程序化购买市场整个进入调整期 移动端市场比重不断扩大报告显示,程序化自2012年落地中国已有五年,先后经历RTB爆发期、PMP引领期、视频猛增期、移动普及期四个关键发展节点。2016年,流量作弊、广告投放不透明等历史问题集中爆发,市场出现广告主不信任度增加、市场规模增速下滑等问题,这引起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入思考,程序化购买市场就此进入调整期。
2016年中国程序化购买市场规模为205亿,相较2015年增长78.5%,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671亿。自2012年以后,程序化购买一直保持100%的增速,到2016年整体增速放缓,从过去的高速爆发式增长转向中高速稳健增长,进入调整期。2016年移动端程序化购买市场规模为103亿,交去年增长206%,首次超过PC端市场规模,占比超50%。纵观2015年以来,移动程序化购买成为程序化购买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市场。预计未来三年,移动程序化购买依然会维持相对高速增长。
报告显示,2016年non-RTB(非公开竞价交易模式)占比为47.5%,与RTB相比差距大幅度缩小,预计2017年non-RTB投放规模占比将首次高于RTB,占比达59.8%。
由于品牌类广告主的青睐以及媒体端大量视频广告资源开放,2016年视频广告规模为84.9亿,较去年增长111.8%,预计到2019年,规模将达293.5亿。
现状:广告主回归理性 监管与反作弊加强早期选择程序化购买的主要为游戏、电商一类的效果广告主,单纯追求下载和转化。目前,经过市场的实践,广告主开始回归理性:把程序化作为日常投放,根据需求灵活采用多种购买方式;广告主从单纯考核广告的曝光,到考核目标受众的触达,再到考核N+Reach的占比,对KPI的考核越来越严格;由于目前广告主只有初级监测能力和简单的监测手段,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是广告主未来发展的重点。
报告指出,2016年9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在该办法中,对程序化购买参与者设立了准入和参与门槛,通过对参与方的监管,解决市场中存在的权责不清等问题。
作弊行为导致广告主预算浪费和对程序化购买不信任加剧,因此反作弊成了程序化购买广告投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作弊的基础是数据,投放的时间越长,积累的数据越多,就越能在复杂的流量环境中,将好的流量挑选出来。作弊行为因为利益的驱动,无法完全杜绝,因此需要各方长期的努力合作。
趋势:信息流广告含枯竭风险 程序化购买将进入智能加速期报告显示,市场上目前普遍关注以信息流为代表的原生广告程序化购买,2016年信息流广告规模达到325.7亿,预计之后三年均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然而用户对信息流中的广告频次耐受度存在阈值,信息流广告的发展中暗藏着广告位资源枯竭的风险。因此,原生广告程序化购买在信息流之外,还在探索更多基于内容原生的新玩法。
报告最后分析认为,虽然目前程序化购买市场处于调整期,但这一阶段是暂时的,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程序化购买终将进入智能加速发展阶段。■
(关注微信“游戏茶馆”,了解全球手游新动态)
关键词:调整,广告,投放,理性,回归,中国,程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