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经济学研究过程
时间:2022-02-09 13:10:01 | 来源:信息时代
时间:2022-02-09 13:10:01 来源:信息时代
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德隆(J.BradfordDeLong)的估算,以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全球人均GDP已达到6539美元,是1900年679美元的9.6倍,更是公元1000年133美元的49.2倍。然而,现在人们的快乐水平显然不可能是这些历史时期的相同倍数。这表明,传统经济学所关注的收入和财富同人类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并不等价。
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艾斯特林(RichardEasterlin)是最早对快乐进行理论研究的当代经济学家。他在1974年的论文《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了着名的艾斯特林悖论,即收入和快乐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如果这一悖论成立,那么个人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千方百计地追求经济增长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目的,整个国家的政策也应当相应改变,由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顺利地实现。他的这一篇论文最初被主流经济学刊物拒绝,但近年来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2006年3月,他和他的同事组织了一个'快乐经济学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30多位学者参加,并策划成立一个相应的研究机构。他目前的研究课题是'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快乐',他发现,相对于财富而言,快乐的婚姻和健康可以带来更加持久的快乐。
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经济学教授黄有光(Yew-YwangNg)是在世界前10位的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其文章被引用次数最多、被认为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福利经济学。他最早在中文世界中倡导进行快乐经济学研究,曾对东亚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而人民快乐不足'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称之为'快乐鸿沟'。他在其着作《效率、公平与公共政策:扩大公共支出势在必行》、《经济与快乐》、《福利经济学》中对快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印裔英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被誉为'经济学家的良心',他由于对贫困、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等问题的研究而获得了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从快乐的反面——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快乐——对快乐经济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贫困与饥荒》一书中,他提出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粮食总量的缺乏,而在于穷人获取粮食能力的不足,并提出了分析贫困问题的'能力的方法'(capaci-tiesapproach)。他的观点为联合国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以及世界各国的扶贫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他对传统经济学中快乐的哲学基础——功利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指出功利主义的三个缺陷:漠视分配、忽略权利以及其他非效用因素、适应性行为和心理调节,而现代主流经济学仍然主要以功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方法论基础,这一基础正是近年来经济学被批评为'一门冷冰冰的学科'的原因。
2000年,一份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快乐研究杂志》(JournalofHappi-nessStudies)由世界着名出版公司荷兰Springer公司出版。这标志着对快乐问题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中国社科院近年来定期发布《社会蓝皮书》和《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对我国不同行业、性别、年龄、地区、收入的从业人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行调查。这是我国最为接近于快乐经济学理论的相关调查。还有一些省市(如浙江)以及其他一些机构也进行了类似的调查,但其理论性、学术性和权威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
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伊斯特林对客观收入和主观快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并从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学领域———快乐经济学。他在1974年的着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了所谓的伊斯特林悖论,即收入和快乐之间不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快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对于由收入带来的快乐适应性更强。也就是说,在经历了短暂的由于收入增加导致的快乐以后,人们的快乐程度又会逐渐回复到接近于原来的水平。对彩票中奖者快乐水平的变化进行的研究表明,在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的快乐没有显着的增加。这一结论显然同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一问题的预期相反。同传统经济学通过收入来衡量的客观快乐相反,快乐经济学更加强调主观快乐,重新将快乐定义为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这表面上是一种理论的回归,但由于这种回归是建立在近年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政治哲学的发展上,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技术对大样本的主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成为一种理论上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