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BIM的骗子们是如何骗人的呢?

BIM的骗子们是如何骗人的呢?

时间:2023-12-30 17:48: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12-30 17:48:01 来源:网站运营

BIM的骗子们是如何骗人的呢?: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工程师的印象中已经把BIM定义为骗局了,但实际上,工程师很多在CAD里的应用,依然是用到了BIM技术,这里分享一篇文章

都说20年前结构专业就实现了BIM设计,为何现在BIM还遭到结构工程师排斥? - 本站 (zhihu.com)

前文讲述了结构正向设计为什么这么难做,由于这些难做的原因,让尝试过的结构工程师受到深深的伤害。在BIM推出几年后,结构工程师仿佛患上了BIM恐惧症,一听见BIM就条件反射,要么右上角,要么心中直接定义为骗子。就连我自己一工作就开始做正向设计,在接触CAD设计后也萌发了弃B从C的念头。

结构正向设计为什么难做-结构平面布置 - 本站 (zhihu.com)

但在本文中,我想讲述一下,许多结构工程师可能自己都没察觉到,哪怕是CAD绘图,结构设计也一直在应用BIM的技术与理念,本文将从CAD设计的全过程中,细数结构设计对BIM的应用。

这里,重点强调BIM的概念,建筑信息化模型,只要用到了建筑信息化的内容,都算是对BIM的应用。

1.结构方案布置:

拿到建筑方案图,开始做结构布置,通常都是CAD一根梁一根柱的布置,这时候通常是通过探索者拉伸梁柱,这就是BIM的第一次应用了。

看到这里,不少同行就要呵呵了,我就拿CAD画了几根线,你就说这是BIM了?

然而,这就是软件做的事情,大家的体验是CAD画线,但对软件工程师来说,是组织了一个具有高、宽数据的柱截面,以及梁宽数据的梁,然后把柱截面数据转化成矩形,梁截面数据转化成两条平行线,才实现了CAD上便捷的梁柱绘制。

是的,虽然不是完整的柱梁数据,但确实已经应用到了BIM的信息。

2.结构计算模型

这就太贴切了,本身计算模型导入BIM软件后就能直接生成对应的BIM模型,因为计算模型包含几何信息、材质信息和计算结果信息,信息量甚至比所谓的BIM模型还丰富。计算软件本身就是应用了BIM的信息进行计算。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计算模型的几何信息是经过简化的,不精确的。所以,进行BIM应用和做正向设计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本文也仅讨论BIM的应用点。

3.计算软件的施工图生成

计算软件计算完成后,可以生成各个配筋图,这时候就是利用了构件里的计算信息,并将构件信息与计算结果转化为配筋施工图,此时构件的几何信息、计算结果以及施工图信息都被组织在一起,这是很典型的BIM应用。

4.系列CAD结构绘图插件

做结构CAD插件,在软件研发上的第一步就是组织信息,而在使用软件的第一步经常会选择图层。比如选择梁图层后,计算机可以知道两根梁图层的平行线,就可能是表达的一根梁,这时候就可以求出平行线的中线与平行线距离,从而得到梁的定位信息以及梁宽信息,这时候再进行快捷标注,就非常顺利了。同样,组织了梁的信息,再拿到梁上的集中标注文字,一根集中标注引线加几段平行的文字,就可以匹配成一个完整的集中标注信息,这时候是不是拉移随心就轻松实现了呢?是的,结构插件,其实就是这么BIM。

5.系列CAD配筋自动生成模块

剪力墙图柱图都是通过图层识别了墙柱信息,然后还原出墙柱的截面数据,并且通过位置匹配计算书进行配筋生成,在配筋生成前已经将墙柱信息与计算信息组织在一起,又是非常典型的BIM数据模型。板配筋图同样是通过图层识别梁墙柱,围合出一块又一块的楼板,组织出楼板的轮廓数据与梁墙支座数据开始进行配筋设计,同样是BIM数据模型的应用。

6.系列CAD配筋自动校审功能

自动校审第一步同样逃不开将CAD绘制的线分析为BIM构件的数据模型,然后分析图上的字符组织为配筋数据,再将配筋数据与组织好的BIM模型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一个完成配筋的BIM模型(此时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再通过BIM模型与计算结果进行匹配,进行配筋校审,将结果通过云线标记显示到CAD图纸上。

可以看到,结构专业对BIM的应用是非常深的,借用的任何CAD插件其实都在暗中组织了BIM数据,那么为什么结构工程师宁愿在CAD上按图层规则去绘制线,让软件去识别这些线重新组织成BIM数据来进行配筋图生成与校审,也不愿意直接去做BIM模型呢?

按道理来说,既然结构应用BIM技术已经如此之深,自然而然就应该诞生出BIM结构设计软件,但现实却是结构一直在走CAD路线,直到另一款BIM软件从天而降,告诉结构去做BIM,然后让结构工程师痛苦万分。

为何如此?

前文已经提到了实操BIM设计过程中结构工程师的痛苦,现在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总结一下,为什么BIM软件不能做到像CAD一样方便的编辑。

BIM意味着信息的集成,比如一根梁,需要集成梁的定位信息、截面信息、图面表达、计算结果信息、配筋信息等等,但信息一旦集成,修改起来就会非常不方便,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梁的线型,在CAD时代是自己去画虚实线,而在BIM时代是通过三维模型在平面上的投影来确定虚实线,如果不采用投影,而是像CAD一样完全让设计师来决定虚实线,这个操作会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设计师需要描述出一根梁的实体,比如从点1到点2,然后描绘一根梁的虚实线,光是这一步,就已经多了一步操作了,先建立了一根梁的实体,又描出虚实线;

然后,画出的虚实线要与这根梁发生关联,如果是CAD一样自由,直接画出一根线代表一根梁的边线,那么怎么知道画的线属于哪一根梁呢,而这根具体的梁是否以中轴线的形式显示出来?是不是已经开始风中凌乱了,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像CAD一样自由,CAD可以画一条很长的线,不断打断,在打断中,自然就分成了多根梁,但现在打断后的线需要和实际建立的梁构件发生关联,谁去做这件事?人去做,工作量暴涨;计算机自动处理,处理的情况就会涉及到各种复杂情况,最终不如由计算机直接生成虚实线;如果由计算机直接生成,又回到了原点,编辑困难。

越是智能,编辑就越是困难;越是自由,信息就越是散乱。

经过结构工程师们近二十年的探索,最效率的绘图方式,是结构不再画散乱的线,而是通过图层和多段线的方式,让自己的图纸具有一定的可组织性,然后通过CAD插件去将图层中的线数据组织成BIM信息,用于制作快速绘图插件、图纸生成程序、图纸校审程序。包括现存的很多BIM翻模软件,原理也是如此。

尽管这样信息很难保证百分百的准确性,但工程大部分内容都是规则的,所以还是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作量。

反过来看BIM设计,如果采用BIM设计,一开始就确保了构件信息的准确性,在图纸生成与校审上都拥有准确度更高的先天优势,但难以编辑导致的效率低下甚至让工程师无从下手,导致BIM之路注定困难重重。

这就是BIM和CAD的矛盾之初,也是所有专业的共性。

为什么BIM刚出现的时候,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就是因为BIM把信息组织在一起,让人感觉一键出图已经近在眼前。

为什么BIM又在不久后跌落神坛,就是工程师发现维护BIM信息的代价,远高于CAD通过图层拿到不那么准确的信息去生成图纸后修改的代价。

所以,这个矛盾有解吗?还是结构工程师只能一直做CAD?

答案来了,又是广告时间,EasyBIM的思路在前文已经提过,既然智能化使编辑困难,那就尽量让智能来得更准确一些,我们也开放编辑,但我们会用实际项目磨砺,让BIM生成的一切都是最准确的,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同附上EasyBIM网址:

EasyBIM

关键词:骗子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