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17亿收编“叛将”李一男,这场华为“内斗”,任正非真的赢了么?

17亿收编“叛将”李一男,这场华为“内斗”,任正非真的赢了么?

时间:2023-06-17 14:15: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6-17 14:15:01 来源:网站运营

17亿收编“叛将”李一男,这场华为“内斗”,任正非真的赢了么?:任正非喜欢两类人,一类是年轻人,一类是有才华的年轻人。在华为的创业史上,涌现出不少这样的人。比如华为“2号人物”郑宝用、“余大嘴”余承东、“天才少年”李一男。


其中,任正非最喜欢的当属李一男。



从1993年,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加入华为,到1997年,成为华为“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一人之下”的李一男为何在事业顶峰时与任正非反目,并在之后与任正非的斗争中惨败呢?

一、甜蜜分手到“父子反目”

1997年,27岁的李一男成为了华为的最年轻副总裁,任正非在私底下也将李一男收为“干儿子”,许多华为的员工也认为李一男是内定的华为接班人。

1998年,任正非见李一男在研发部门已经历练得差不多,有意识全方位地打磨这块璞玉,有心将他培养成一个全能型的人才。于是任正非将李一男调到市场营销部门,而这也为两人的分开埋下了导火索。

技术出身的李一男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在研发部门如鱼得水的李一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李一男认为这是任正非在架空和打压自己。



2000年,借着此时华为正在推行内部创业,李一男萌发出了离开华为、自立门户的想法。

当时,任正非写下了《华为的冬天》一文,他预测通信行业将迎来一场寒冬,为了应对寒冬的到来,可以将华为非核心业务,如培训、终端设备等业务外包给华为的员工,支持华为员工内部创业。

趁这个机会,李一男向任正非递交了辞呈。8年的相互扶持让任正非舍不得李一男,多次劝说李一男留下,但都无果而终。最后,任正非给了李一男1000多万的分红和设备,支持李一男的创业之旅,并向李一男承诺,如果2年之后创业失败,还可以回到华为,官复原职。

任正非希望李一男能够作为华为内部创业的榜样,于是任正非在送别李一男的时候,专门在杭州五洲宾馆举办了欢送会,对于一向低调的任正非来说,这是极为罕见的事。李一男和任正非也“甜蜜分手”了。



工作上,任正非是李一男的上司,将李一男提拔为副总裁;生活上,任正非常常跑到李一男的办公室,一起聊家常;情感上,任正非将李一男收为“干儿子”。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甜蜜分手”后的两人,却没有顾及旧情,反而不久后发生了“父子反目”。

二、父子反目,狼狈回归

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李一男正是如此。即便离开了华为,他依然是当时中国通信领域的“金字招牌”。

2000年李一男出走华为后,北上成立了港湾网络。销售额逐年递增,在2001年到2003年短短的3年从1.7亿,到4.1亿,再到10亿元,势头直赶老东家华为。甚至业务已经涉及到了华为的利润核心领域。

此时的李一男凭借外资风投公司华平资本、淡马锡的支持,俨然已经与任正非拉开了对攻的架势。



2004年,在解决了与美国思科的“世纪诉讼”后,任正非调转枪头开始收拾“叛将”李一男。在华为内部成立了“打港办”,由时任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带队,对港湾网络下了“追杀令”,拨款4亿元与港湾网络打“消耗战”。

结果不到2年,2006年,李一男和港湾网络就缴械投降,华为以17亿元的价格收购港湾网络,李一男重新回到华为。

三、为何李一男斗不过任正非?

23岁进入华为,27岁就成为华为的副总裁,短短4年就走过了很多普通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晋升之路。

论能力,李一男15岁就进入华中理工大学首届少年班,在华为时开发出C&C08交换机,力排众议研发GSM,使华为在3G/4G站稳了脚跟。

论启动资金,李一男创业时有1000万的启动资金和设备,而任正非创立华为时,只不过有凑来的2万多元和几间仓库。



就是这样一个能力出众,被誉为天才少年的人,为什么却斗不过不懂技术、没有资金的任正非?

1、不守承诺、背信弃义

李一男在离职创业时,曾发表了《内部创业个人声明》,明确表示响应华为的内部创业的号召,自己创业的公司将和华为共同发展。李一男也和华为签订了君子协议:不侵犯华为的知识产权、不挖走华为的科研骨干,只代理华为的路由器和数据通信产品,不独立生产设备。背靠大树好乘凉,依仗着华为的招牌,港湾网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从2002年起,渴望成功的李一男开始躁动起来,背离与老东家的承诺,从华为研发部门挖走了1000多名核心人员。私底下,李一男花钱买通华为的研发人员,由他们不断地向李一男提供华为的研发进程和产品信息。



就连港湾网络的公司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直接按照华为现有的照搬过来的,甚至连作息时间也和华为一模一样。港湾网络完全成了一个山寨版的华为公司,业界也直接将港湾网络称作“小华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李一男的种种行为早已被人打上“背信弃义”的标签。

2、没有资金实力、打不起“消耗战”

在华为面前,即便李一男是个天才,但在人力和财力的巨大差距上,港湾网络也显得捉襟见肘。

为了全面围剿港湾网络,华为出台规定,只要港湾网络的员工再次回到华为,职级上调,薪资翻倍。面对巨大的薪资诱惑,李一男核心团队中有16个人,被华为出价1000万元挖走。

人才离开的同时,港湾网络的项目也经常被华为拦截。

山东有一所高校要建设一个局域网的项目,这样的小项目华为正常是不会参与的。然而得知港湾网络有意参加竞标后,华为立即参与了进来。



港湾网络报价60万元,华为报出比港湾少66%,仅20万元。负责该项目的华为客户经理表示,即使亏本,也要拿下这笔订单,不给港湾网络任何机会。

而港湾网络在华为的大本营——杭州,建立的交换机研发部,任正非则是直接用1亿美元将整个部门挖走,300多人的核心研发团队,一夜之间投入到华为的阵营当中。

靠着这种赔本也要和港湾网络竞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没有资金没有实力的港湾网络在“消耗战”中被华为打得喘不过气。

3、境外资本的侵入

从港湾网络创立之初,李一男就开始接受外资的投资,先后有华平资本、龙科资本、淡马锡等国际风投机构入股港湾网络,最高时仅华平资本一家机构就持有港湾网络50%的股权。

在面对华为强大的攻势,李一男通过引入外资来壮大自己,增强对抗华为的底气,但无疑也是饮鸩止渴。



其一,外资持股超过50%,此时的李一男不再是港湾的灵魂人物,而是个持有股份的高级工程师;

其二、外资的目的是从港湾网络获取更多的技术和利润回报,一旦风头不对,他们会立即止损。

任正非非常了解境外资本的套路,也无法容忍中国20多年来辛苦积累的通信技术落入外资之手,所以任正非才会在华为内部下死命令,只要港湾网络参与的项目,华为都必须竞争到手,否则负责人就地免职。

四、结语

由此可见,李一男的失败并非败在了他的技术上,而是从他决定创业的那一刻他便败了。

首先创业动机不纯,导致港湾网络发展名不正、言不顺;其次没有资金实力,被外资趁虚而入。但资本都是逐利的,当风险来临时,他们才不会与创业者一起坚守阵地。



最终,华为以17亿收购了港湾网络。

我们不禁要问,这场中国通信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斗,到底谁是赢家?

李一男从华为“叛逃”又回到华为,没有赢。

任正非付出17亿元的代价,收回自己内部创业公司,也没有赢。

赢得却是那些“用钱生钱”的外资风投公司们。

关键词:收编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