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扫一扫”和“摇一摇”:中国的“微信”带来关于科技应用的一课

“扫一扫”和“摇一摇”:中国的“微信”带来关于科技应用的一课

时间:2022-08-07 09:45: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2-08-07 09:45:01 来源:网站运营

原作者:Yunnuo Cheng, Raluca Budiu / 原文章:Scan and Shake: A lesson in Technology Adoption from China's WeChat /发布时间:10-16-2016 / 翻译:小球娘

几句话概述:中国正比美国更普遍的享用“二维码扫描”和“手机摇一摇”这些有效连接线上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方式。

几年前,"二维码"这种传统意义上由白色方形背景上印制黑方块组成的二维“快速反应”识别码,被推崇为下一个重大事件:你可以使用它从杂志背面或海报上快速扫描网页地址来获取更多关于产品的信息。然而,这个方式还从未真正引起注意就被遗忘了。现在如果我请你扫描一个手机二维码,你很有可能不知怎么做。

但这是美国的情况。二维码在中国比比皆是,一部分原因是传播甚广的微信服务:时至2016年4月他们已经有了700万用户。在我们的“对中国微信用户的日志式追踪调研中”,很多参与者提到了这个功能,并把它作为微信应用的一个核心概念。参与者们也提到可以使用微信“摇一摇”手势跟多种电视节目和商业模式互动,或者获得关于一首歌的更多信息。

为什么这些交互行为在中国传播的如此普遍,在美国却没能吸引注意?这些交互带来的用户体验方面的好处是什么?


这个二维码是中国公司“绝味”在地铁车厢里宣传自己的零食广告。这个二维码可以让用户打开一个微信专页来购买这款商品。



接受继承

如何让大范围各式各样的人接受某种交互技术呢?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有效性:首要的,这种技术必须带来某种好处。没人在乎没什么用的创新发明。

2. 易用性:这种技术必须非常容易使用——就是说它必须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且在掌握以后有比较低的交互成本。如果人们需要跨越很多阻隔才能从中获利,他们大多会中途放弃。


3. 可发现性:最后很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必须被大范围的人发现——有太多有用又合用的发明仅仅因为传播的不够快而被遗忘了。

在中国,二维码和“摇一摇”手势满足了所有三个条件,但在美国不成立。在美国,如果想从街边,商店或杂志上扫描遇见的二维码,你需要一个二维码扫描仪——也就是说,你需要针对这个操作安装一个特殊软件。如果只是用手机上的相机拍下二维码的照片并没有用。因此,二维码在美国的“易用性”测试上已经失败:想使用,人们需要做一些前期工作去找到这个软件并下载安装它,之后,想扫描的时候他们还必须记起这个软件。


相反,在中国,微信移动端平台2012年起就自带二维码扫描功能,所以数以百万计的微信用户不需要下载任何特殊软件就可以使用这项功能——他们只需使用已经下载的微信所携带的这个功能。

但这些都还不够——微信有很多用户难于发现和极少使用的其它功能。二维码扫描之所以在微信里快速被接受,是因为它早就跟两个直至今日都还非常广泛使用的热门功能相关联:

用户接受微信二维码是因为可以简化复杂程序,他们接受“摇一摇”手势则出于不同途径。“摇一摇”手势在微信早期是用来连接两个同时摇晃手机的人,后来有一个插件支持照片从桌面传到手机,然而这些应用都并未那么频繁。让微信“摇一摇”手势变的相对普遍和广泛传播的是一个明确的财务动机。人们在年度最具收视率的电视节目——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特定时间摇晃手机可以拿到红包(传统现金礼物)。通过这个宣传,公司看到了每分钟数以百万计的手机晃动,大约可以肯定的说所有中国智能手机拥有者,即使没亲自尝试过,至少也听说过这个手势。这个(春晚上的)造势让极多用户知道了“摇一摇”的手势,之后腾讯公司可以利用(用户)对这个手势的熟悉发展其它使用情境和功能。

最后很重要的是,在二维码扫描和“摇一摇”变得受欢迎之前,微信已享有了众多受众——数以百万的用户已经装载了微信。如果受众数量小些的话,二维码扫描和“摇一摇”手势就不会那么快的进入大众视野。

对比之下,美国没有任何一个手机平台巨头把他们的核心功能建立在二维码识别或“摇一摇”上。事实上,iOS或安卓系统的手机自带的基础软件(例如相机)都不支持二维码扫描。摇动手势在iOS的软件:比如邮件里,用来进行回退操作,或在谷歌地图里用来发反馈,但多数用户从来没发现过这个功能,因为它不是这些软件里的核心功能。另一个增加使用动机的方式是——向使用手势的用户提供直接的奖励措施(类似中国的红包功能)——这对于美国用户来说可能文化上不适配,并不吸引人。

线上世界和线下世界


在我们针对中国的跟踪研究中发现,虽然人们相对频繁的使用“摇一摇”和二维码功能,但这些交互的首要原则并非赚钱或回应广告。取而代之的用户目的是沟通线上和线下世界:把跨界体验变简单(“O2O”指“线上到线下”,经常应用于中国的科技媒体界)。

二维码作为一种方便的线下媒介连接了线上世界:扫描二维码可以快速把用户指向目的页面,根本不用输入任何东西(有时候手动输入在移动端平台非常困难)。比如,你可以扫描一个公司的二维码来关注它的新闻,或登陆它的微信官方帐号来进行交互操作。就像一个用户说的:“我曾用过的一个手机应用推荐他们公司的官方帐号。我不想记下那个帐号的名称再搜索——因为可能有很多假帐号。所以我就把他们的二维码截屏下来,然后在微信里扫描读取。” 或者,如果你刚看了一个电影,想让你微信里的朋友都知道,你可以简单的扫描电影海报上的二维码,去到相应的网页,然后在微信里分享。这比在微信里输入电影名称(或电影网址)容易得多,并且也提供给了读者更多信息。

二维码不仅替代网址提供了快捷登入网站的方式,它们更增加了物品本身的信息量。很多物品都带有二维码,人们可以非常便利的通过扫描增加跟这些物品的交互。一个调研参与者说:“朋友送了我一个礼物,但我不知道怎么用。所以我扫描它的二维码阅读使用说明(也有点尴尬的看到了价格)。”

物品被二维码增强的例子数也数不完——从冰箱里的鸡蛋,到展板上的广告,甚至是明信片上附带的图片和在一张纸上加入音频都可以通过附加二维码实现。


扫描这个抓娃娃机上的二维码购买这台机器可用的游戏币

卡拉OK包厢里:人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选择下一首他们想唱的歌

关于如何把一段视频或图片跟一个纸质明信片上的二维码相关联的说明


二维码不仅可以作为通向线上世界的索引,它们也可以为虚拟过程提供衡量和判断。比如,二维码可以成为未经打印的线上购票证明。(西方世界对使用这种识别码已经很熟悉:我们使用电子条形码来登飞机,去电影院和博物馆。)

“摇一摇”的手势也可以让人们增强真实世界和线上世界的连接,它的交互使用情境——时间和地点——决定了微信如何解读这手势。比如,人们可以在商场周边晃动手机,微信就发送相关商场的优惠券或折扣信息,或者其他跟顾客相关的信息(如:停车,当前打折信息)。一个事件的参与者或电视节目观众可以摇动手机进行投票,表达意见,甚至获得问问题的机会。在一首歌正在播出的时候,摇动手机可以帮助听者了解歌曲。人们(在一起或不在一起的)可以同时摇动手机互换联系方式,成为对方的微信好友——这个方式让想认识新朋友的陌生人可以较容易的彼此联系。

支付

支付功能是微信的主要利润来源,它也是基于使用二维码。“微信支付”和“阿里支付”这两大中国主要线上支付服务支持着使用二维码的一代人从别的人或生意那里接收或支付金钱。因此在一家店面里,人们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通过微信直接付款,商家也可以扫描顾客微信生成的二维码获取支付款。没有信用卡支持的小规模生意仍然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不涉及现金的支付活动。在我们的跟踪调查中,支付活动大约占微信用户活动的三分之一。这些支付活动的大部分(超过一半)都是线下贸易里对微信联系人的最终支付。很多我们追踪调查的参与者对用二维码支付的便捷性评论道:

“我就想顺便从市场买点青菜做晚饭,不想把钱包从背包里拿出来,幸好他们接受微信支付!把手机从口袋里拿出来要方便多了。”

“我只要扫一下码,再也没有零钱和硬币了!还有实时的消费记录这样我可以追踪支出。”


微信支付支持用户向商家付钱或收取款项

虽然使用较少,但二维码还可以用来进行桌面或其他网站的线上支付(类似在美国通过PayPal支付):人们可以用微信支付或阿里支付的客户端扫描网站结账时生成的二维码。一旦用户扫描了二维码,他们的款额会通过微信支付给网站,从而完成付款。

多个设备之间的流通交互

二维码还用于在不同设备上的微信用户验证。前提是假设用户在智能手机终端一直是登入状态。当他们想从另一台设备登陆微信时(如:平板电脑或桌面),他们可以使用微信手机客户端扫描出现在另一台设备上的二维码来登录,而不是通过输入个人信息登录。微信服务器可以探测到哪个移动账户扫描了二维码,然后让用户从哪个账户登入。(我们看到最近美国也开始使用这种技术了——比如,Dropbox的用户可以通过扫描移动客户端上的图片来登入桌面客户端。)


想从桌面电脑登入微信的用户会看见一个二维码,当这个码被微信手机客户端扫描以后,用户就自动登录了桌面客户端


Dropbox:想要不输入密码就登入桌面客户端,用户要用Dropbox移动客户端扫描显示器上的这张图片

既然二维码变成了某种标准,有的网站用它来取代链接,特别是当它们指向微信官方帐号时(就是微信内的迷你小型网页)。这种使用方式有可能是iOS9之后才发展壮大的,因为这之前在一个移动端应用里包含深度链接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二维码比链接的优势是它能更好的处理跨设备的任务——比如,如果识别码显示在一个平板或桌面屏幕上,可以使用手机进行扫描,然后进一步的交互可以在手机上继续。(然而,微信之内的一些页面甚至也用二维码取代链接,这看起来有些说不通,除非假定用户会想要从另一台手机上打开这些链接——或许另一台手机是朋友的。)


长按二维码可以对它进行识别读取,把用户带到这个电视节目的微信关注帐号

可用性存在的问题

忽略二维码的广泛使用程度,微信的开发也并非完美。比如,在我们的研究中,参与者会遇到对经由聊天发送的二维码读取困难的问题。为了识别二维码,他们需要点击图片并在另一个页面打开,然后长按读取。但是很多参与者试图在对话状态下就长按它,并对于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进行读取表示失望。


一个从聊天发送的二维码在聊天模式里不能扫描(左图),用户必须点击它从一个新建窗口打开(右图)然后才能通过长按读取识别码

另一个关于二维码的普遍问题是它们的传统形式没有自身意义,需要周围的附加说明来向用户解释其意义。但是,现在的二维码可以进行优化并看起来几乎像一个图标了,这样就可以为它本身增添意义,否则只是一张说不通的图片。


艺术化的二维码为原本无意义的图片增加了信息量。左图:一个关于纽约的Youtube视频的二维码。右图:一个个人博客的二维码包含着意为“幸福”和“幸运”的文字。

当二维码取代了链接,它们不仅需要比链接更多的屏幕空间来阐明意义,它们本身也比一个一般链接或按钮更占位置。特别是在移动端界面那更珍贵的屏幕空间里,在一个页面上放过多的二维码会明显降低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如何从中受益?

二维码扫描和“摇一摇”手势显然不仅给腾讯带来了很多利润,持续对他的业务产生影响并使之成长为如今这样巨大的商业体,它们也同时提高了整体用户体验。这些交互技术是成功继承和接受创新科技的典范。创新经常意味着挑战现有秩序,当用户有机会经常使用这种新科技(这样才可以学习它)并且这种“学习曲线”快速下降,人们因此可以快速掌握其使用时才会成功。

一旦一项新的交互技术变成常识,设计师就可以把它运用到其他的情境里,之后所有人都会从中获益,也包括用户。在中国,二维码不是为微信专设的——其它软件和服务也使用它。比如,2013年,阿里巴巴为十一月十一购物节(中国的大购物日,类似于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创建了一个二维码 ,这个识别码让顾客可以把商店里的实体货品添加进一个虚拟购物车来完成网上购物过程。

类似的,由于“摇一摇”的手势在中国也享有一定的熟悉度,别的软件可以抓住机会利用这一点实现一些想要的功能。举个例子,除了微信,“摇一摇”的手势也在这些软件里出现:

识别码扫描和摇动手势都是新的交互方式,可以丰富跨界用户体验:它们帮助人们提高恼人的输入速度从而使人们更容易连接线上和线下世界。摇动手势必须与缺乏提示性作斗争,因为如果除去广告或特殊说明,环境当中没有任何东西让人做摇动手势。但是当人们对它越来越熟悉,即使是在缺乏任何外界线索的情况下也会记得使用它。由此,这个手势也有提高单个渠道上用户体验的潜力,因为移动端设计师可以开始把功能放到看不见,却非常熟识的手势上,从而解放出一些珍贵的屏幕面积。美国有很多软件使用这些交互,然而,由于多数用户对它们并不熟悉,这些软件无法完全从这些用户体验优势中获利,必须加进重复功能(如:摇动手势在可视界面上也有体现)或把这些交互动作跟非核心功能连接起来,以保证用户能够使用软件。一旦这些交互变成行业标准,就再也没有加进重复功能的必要了。

随着西方公司试图模仿微信的成功并从中学习,事情也可能有变。脸书聊天已经引进了类似微信的功能(如:用户个人识别码,可以对朋友进行支付,能与商家聊天)。对于我们是否可以在未来通过扫描脸书识别码来支付商家,或在真实商场摇动手机跟导购对话仍需等待。看起来脸书的任务在我们已有很多其他平行交互方式的生活中略显冗余(我们可以使用苹果支付,PayPal,甚至随处可见的信用卡,因此很难说为什么选择脸书聊天而不是其它已有方式)。但是,如果脸书赢了,我们由此可以每天通过手机使用摇动和二维码,那么同样也将是用户体验的成功,因为我们可以提升不同渠道之间的交互流通速度,并在所有这些不同领域之间体验更流畅的过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球娘的话:

说到在网页上使用二维码带来的可用性问题,我在发布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被它坑了。看见有几幅二维码配图上有几个难看的大黑块没?那正是我后期ps上去的,原因就是当我把原图上传之后,发现全都不能显示,反复试了几次才发现,是本站网站自动识别了这些图片,给我换成了目的网页的链接= =......谢了啊本站,其实我没有很想去那些网页。

看,这就属于设计中的边缘情境(edge cases),如果不是在本站,如果不是文章主题二维码,也许没人能真正发现这个“方便”的功能也存在问题。用户体验真的几乎是个没有终点的学科,设计师永远可以想的更多,人永远可以变的更懒 =^_^=

关键词:科技,中国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