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酷专访 | 专访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没有唯一的 100分的建筑
时间:2022-07-26 06:06: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2-07-26 06:06:01 来源:网站运营
何镜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他说:建筑与纯艺术不同,它更像是技术和艺术,物质和精神的一种结合,建筑常处于两者之间。
人物介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建筑师;
主要代表作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及胜利纪念馆
大厂民族宫
天津博物馆
映秀震中纪念地
钱学森图书馆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罪证陈列馆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等
何镜堂:没有唯一的100分的建筑站酷网:何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站酷的采访。刚刚我也看了您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何镜堂: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的展览,可以简单介绍几个您最具有代表性作品吗?何镜堂:我在从事建筑设计的这十几年中,做过很多类型的建筑,这是我与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有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第一个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对这个建筑,很多人持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是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它产生的背景是因为中国作为世博会的主办国,要想做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
首先,世博会是面对全世界的盛会,是人类走向未来发展的平台,所以它要体现一种技术的进步,一种方向性;其次,这个建筑一定要体现中国特色,让大家看过之后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更是国家欣欣向荣、走向富强的象征;再次,它是历史建筑。因为以上的建筑背景与出发点,所以在建筑形式上,它架空33米,悬挑达49米,总高度70多米,光屋顶就是140x140米,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更是在颜色上选择了中国红。有人说它像粮仓,有人说像重庆火锅,成都人说像打麻将的桌子。无论怎样,这些象征都没有脱离中国,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符号。它无法被定义为是哪个朝代,任何一种中国元素,这些都是中国的综合体现,都是每个人对中国的理解,我把自己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通过感受之后表现了出来。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我比较喜欢的第二个作品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这是为纪念南京大屠杀中30万遇难同胞而在“万人坑”遗址上建设的纪念馆。它想要表达的故事是二次世界大战里非常重要的、悲怆的政治事件。这个馆是1985年左右做的一个万人坑,后来中央决定把它扩大到七百米长,一百来米宽。从战争到和平,希望你参观后永远记住这一历史事件,不要忘记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把人类带领着走向文明与和平。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在设计建筑,更是营造充满情感力量的纪念场所。在设计上结合地形,隐喻折断军刀形状的建筑群而形成完整的叙事空间:表达一种序列性的,叙事的过程,从战争到屠杀,到抗战,到反思,到和平,还有胜利,最后到情感的表达。
设计上更是把新纪念馆作为序曲,呈现史实;死亡之庭作为铺垫,酝酿情绪;“万人坑”遗址、祭场和冥思厅作为高潮,震撼心灵;和平公园作为尾声,寄托希望;雕塑、粝的碎石、倾斜的墙面与缓坡、狭长的水池等一系列充满象征性的建筑要素给予人们强烈的情感体验,纪念情感逐层展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这两个建筑设计,一个是代表了中国的悲怆年代,1937年底南京大屠杀事件;一个表现了中国走向富强,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召开。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经过改革开放走向了富强,走向了现代化。这两个建筑产生的背景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中国两个不同的年代。而我于1938年出生,这也是我人生从开始到当下的历程,所以这两个馆我都非常喜欢。
还有一个,它就是我的工作室。我的工作室是解放前的中山大学“老中山大学”,这个名叫六套小碧水的地方。是砖墙承重的建筑,已经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建筑。虽然因气候以及缺乏维护修缮等原因建筑漏水,木头腐烂,但考虑到有历史背景所以保留了下来。还有南面,在194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4栋,因为建造时标准低无人愿意居住,但也不能随便拆迁。后来我做了很多工作,经历10余年的时间,将荒废的历史建筑改造为工作室。
在设计上尽可能的保持其本来的外观、布局、历史原貌而改造内部空间,嵌入少量新建筑。这个项目最大的优点是尺度非常好,高低错落。四千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因为高低错非常具有空间层次。结合地形起伏,组织空间序列把它连成了一个整体,中间有高低错落的庭院,有水池,有绿化,并增加了一些现代元素,让它既保持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又容纳全新的功能,有点像一个现代的建筑园林。建筑群落与景观相互交融,通透的玻璃盒子、轻盈的连廊、茂盛的树木和灵动的鱼池,构成通透、开放、幽静、舒适的岭南园林。因为工作本身的需要,功能上还会包括:讨论方案、展览、交流、图书资料存放,小饭堂,这里完全解决了功能上的问题。这里,既是我们的家园,是一个创作基地,更是产学研的基地。
何镜堂工作室这就与我策划的本次建筑展有了一些联系,我去年在威尼斯做了一个建筑展,起因是当时威尼斯建筑大学的老校长到我的工作室参观之后,非常感动,希望能够有机会到那里做一次展览。所以去年10月份这个展览开始,今年回国后也陆续在同济大学,北大等其他地方展出。这三个作品都是具有代表性且对我有着非凡意义的建筑,我特别喜欢。
站酷网:您有一个‘两观三性’的理念。当拿到一个项目时,您非常清楚的知道它要表达什么吗?能不能介绍一下设计的过程?何镜堂:我在建筑设计方面起步比较晚,真正做设计之前我没有过什么作品,也没有发表过文章,但我悟了很多道理:建筑与纯艺术不同,它更像是技术和艺术,物质和精神的一种结合。钱学森老先生说过:建筑是艺术的科学,科学的艺术。你既要懂得一些理性逻辑的分析能力“1+1等于2,2加2等于4”,这是一种科学道理和逻辑推理。但建筑师更要懂得艺术、文化层面的东西。但文化又是很复杂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评价一个建筑或一个事物,因为看法,观点,立场,背景的不同,必然得出不同的结论。建筑常常是处于两者之间,它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一百分的,唯一的建筑。一个建筑设计可以有很多的方案,而真正被选中的建筑是符合甲方的,符合他的要求和取向的建筑。从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技术这些影响因素中,你要懂得取舍。
最好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建筑:• 从建筑的地域性来讲,它包括建筑的地区,必须考虑它需要建造地区的气候、环境、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这些是影响建筑产生的基本的因素。
• 其次,我对建筑有一个理解:一个不错的建筑,使用是首要条件,但真正起作用的是文化传承,文化才是建筑最高的层次,最高的享受。
纵观被历史长河‘洗涤’过的,能够被世界真正接纳的建筑,都是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1959年3月开始动工,1973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2007年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短短的几年它可以做到并成为一个国家的标志?因为它的功能性吗?不完全是,因为它更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体现了澳大利亚一种创新的思想。
• 建筑必须与社会、与时代相结合;它体现了建筑的精神和发展,因为社会的发展必须从技术、从人们的思维,与现代人的需求连接在一起。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的文化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所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这三个影响因素的关键在于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过去,我们常常分开研究这三个方面,但我认为建筑是综合的。当然,不同的建筑、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地域,侧重点会不一样,这三个方面可以不平衡,但必须相互融合。
举个例子,中国馆作为国家形象的象征,招标时候的定位是:“中国特色,时代精神”,既中囯又现代。这样的定位确定了该建筑的大方向,即使表现方法各异,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偏差;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招标时的主题是“从战争到和平”,是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个建筑中看到战争的残酷,最终让人类走向和平,这是我对它的理解;但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的主题是“大地的纪念”,它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与战争不同,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希望人类最终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从以上可以看出:每个建筑都有一个定位。
站酷网:您的建筑设计中有很多对文化的表达,您如何看待传统的文化元素与当代建筑材料以及当代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呢?何镜堂:我始终有一个观点:建筑不能孤立。北京大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文化的发展更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历史,断掉历史,它是文化的延伸,这也是为什么越有历史的学校越有好的精神。比如古代中国的建筑都是构架结构,木材是主要的材料。而西方是用石头为材料拱形受力,中国馆当时就采取了构架的概念,即使现在很多的建筑已经不再采用木材,但依然吸取和传承了这些建筑的精神内涵,尤其是概念性的,比如天人合一,这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现在我们很多的建筑都已经不是用木头做主要材料了,但这种建筑精神还是存在的。我们常常感觉,这样的理念比较抽象,就用一些太过于具象的符号或构架,通过重复一些具体的元素体现具体的文化,这是不正确的。或许你通过材料、技术手段表现会更合适。在这个方面,贝聿铭老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非常成功,他的设计注重建筑高度、体量、空间格局与传统相呼应,但材料的选择却是新的。这在世界上很多传统建筑师的优秀作品中都得以运用,它是过去的延伸、扩建、新适应,却唯独没有重复。
站酷网:再分享一下大厂民族宫这个项目创作的时候,您是如何考虑的?施工和设计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何镜堂:其实,我们本身对伊斯兰文化了解的并不多,大厂县是邻近北京的一个穆斯林族群聚居地,当地为复兴穆斯林族群的伊斯兰文化,提升文化生活品质,决定兴建大厂民族宫。此处,是伊斯兰文化与汉族混合交叉地,所以在考察完当地地域性后,我们希望这个建筑在满足北京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外,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体现回民、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体现中国文化的融合性。综合这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是两种文化的融合;第二既然是回民自治区],这个建筑基本可以定义为一个简约的、圣殿式的殿堂,并充分展现出伊斯兰灿烂的文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厂民族宫民族宫是当地人比较理想的居住场所,所以建筑总体布局采用“天圆地方”的形式表达,并用156个‘拱’把它围起来体现民族大家庭。而‘拱’是伊斯兰文化建筑的一个代表性元素;其次,用具有序列感的廊将其围和起来,可以营造出简洁、大气的氛围。伊斯兰文化在材料的选择上非常考究, 具有韵律的56个花瓣式柱廊门洞使用了白色的石头是因为伊斯兰文化都是纯白的,我们想要表现它纯朴、纯净的思想。同样石头的纹理也做了数量较多的比较,我们希望保持建筑与文化的互通性,保持你看到它的那种纯净的感受。与之相配套的水池、单座、半露天的花园都与之相呼应。同时建筑也根据自身设计出建筑方,中间圆的形式,方圆之间的空隙之处有个光谱的特点,统一制作了构架,当太阳的自然光照透过玻璃投影到地面、水池中,并且图案随着光线的升起变化产生不同投影时,诗意的氛围由此也产生了。这就是地域性、文化性的体现,更是建筑细部处理的巧妙。
所以一个作品的形成,需要你走进去,再走出来。你可以说这个作品没有太大的创新,但设计突出的表现了它重点的特征,呈现出了一个圣殿般的建筑,这对于建筑是更重要的事情。
站酷网:您上学的时候是建筑专业,后来您也设计了很多优秀的校园建筑,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这是您主动的选择吗?那您在进行校园规划设计的时候,主要考量的内容是什么?何镜堂:我觉得建筑师发挥作用与社会环境不可分离。当一个人他所做的工作能够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果。所以,你的工作和社会应该是同步的,找到这个方向就会有发展的可能性,你要找对方向,找对方法,要有目标。
其实我能够参与很多的校园设计,是具有时代背景的。上个世纪末是我们国家教育大发展时期,当时四个学校决定合并共建变成一个中山大学,新校区通过大型竞赛的形式征集设计方案,我们团队从七十多个方案中胜出。正是赶上了这样的浪潮,我开始研究校园设计,把设计与研究相结合。当时的我45岁,从北京回到了广州。但我研究的不仅仅是建筑如何设计,更关注大学的校园规划如何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现代社会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希望校园可以让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不同身份的人之间可以产生机会交流、交往、交叉,在这样的沟通中产生火花,碰撞出新思维。
澳门大学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而
环境宜人是我对校园设计较高的评价,现代的大学除了满足教学要求外,其中校园规划要体现环境语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第一考虑它所在的地形地貌;第二考虑地区文化。比如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设计,其实,在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白板式的规划抹去了基地所有的特征。然而,我们将地形被作为不可替代的基因。山丘、池塘、绿树成为珍贵的要素,建筑牢牢地根植于场地之中。将基地中的丘陵设计为山顶公园。建筑群落顺应地形,层层叠叠地置于山谷中。采用重庆传统建筑手法,根据地形的起伏,建筑采用接地、架空、悬挑等多种方式,形成灵活多变的建筑底层空间。设计对原有池塘进行改造,形成大小不一、层层跌落的水体景观。院落空间面向河流,使河流景观与校内景观互相渗透,有机融合在一起。我们尽可能的保留了原有植物,营造出自然的、生态的校园环境。所以从地形中找到校园特色,找到地形地貌的特点,那你的创意点也就随之产生了。
站酷网:您是岭南建筑学派代表人物,在您眼中,岭南建筑学派它的地域性体现在哪里呢?何镜堂:每个地区呈现出怎样的建筑风格,都是有依据来源的。只有地区的建筑没有抽象的建筑,建筑必须与他所在的地区发生关系。而岭南地区是指广东、珠三角一带,甚至可以扩大到海南岛。这个范围内,气候热,雨水多,空气潮湿。因为地区本身的特点在建筑设计方面就要考虑到其防热,防雨水,防潮湿,隔热,通风。建筑不可以全部是露天建筑,连廊较多,且玻璃窗较大且通透。但北方恰恰相反,四合院的建筑内要求日照充足,通风。
其次是,岭南地区具有两千多年的南岭文化,且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后中原文化进入,以及华侨不断地回国,不同的文化冲击和新科技的进入让该地区不仅具有当地的本土文化,还容纳了中原文化、海外文化。
‘敢为天下先’。其实岭南学派是一种思想,而不一定是方法论。建筑设计师不应该存在固定的设计风格,当你看到一个项目,你应该思考的并不是你想要表现什么,而是它该有怎样的表现。地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需要不同的处理手段和方式。为什么中国近些年的建筑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的现象?比如广州。大概是因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固有的地域文化受到冲击,而新的文化占据了其主要的文化潮流,而没有在两者之间充分的理解彼此的关系,导致失衡。所以,我一直在强调文化自信,我们必须接受外来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而不是一味的抄袭和模仿。你需要学习之后做出适合当地文化和环境应用的,不同的建筑。
钱学森图书馆站酷网:您如何看待地标性的建筑?何镜堂: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都有标志性的建筑,一个城市没有标志性的建筑是没有生机的。比如巴黎的很多街区无论是格局还是建筑风格,街区大小都基本是以街道划分的小街坊。但一提到巴黎这座城市,你就会想到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伦敦也是如此。
但一个建筑是否可以成为标志建筑,我认为应该具备几个基本的条件:第一,表现城市当地的文化特征、地形地貌,具有标志性主题的建筑。
第二,建筑必须是真品,不能是粗制滥造的。
第三,它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是被大家公认的建筑。且建筑它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眼球的奇迹,更是具有创新的,有当地特色的,可以被看得见的建筑。
站酷网:您觉得我们当下所处于的时期具有怎样的时代性?我们又如何以建筑创作改善生活环境呢?何镜堂:我觉得当下是体现当今的技术进步的时代,所以我们的建筑里应该体现新材料、新技术。且由于时代的发展带来的思想创新上的变化。比如,当前的时代性特别表现在我们的建筑是绿色建筑,节能、环保、低碳,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绿色建筑,科学技术的要求,对建筑的表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我们的建筑,人文性要体现人的要求,满足人的舒适性,工作与生活的宜居感,包括技术的要求,节能环保的要求,这都是我们当前的内容。但在审美观点上,我与当代的年轻人是有思想差距的,我时常告诉自己,不应该保守,不能与时代相脱节,思想和思维要适应当今时刻在变化的社会。总的来讲,当今社会要求我们的从建筑满足方面节能环保、低碳的要求。另外一个是环境本身,以人为本也非常重要的。这恰恰是一种与地域、环境相结合,更舒适、更方便、更智能化、更节能。不同时期的要求也会有变化,总是往前走的。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站酷网: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您今后的建筑目标和计划。何镜堂:当今的时代,在激变中改革是主旋律。改革开放后,我们发展的很快,我们有很多的‘任务’,对建筑师来说,也是一个黄金时代。我常常说自己是三员: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是我每年都会带研究生,博士生。因为自己也会参加很多的重要评审,比如刚刚结束的几个冬奥会项目,所以我说自己是裁判员。但我更多的时候是运动员的角色。作为建制师,需要靠创作的作品说话,没有实践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我常常鼓励大家不怕输,输的多了就会赢。所以,我会带着很多的博士生做工程项目,在实践中学习,这个过程是辛苦的,但也学会了苦中作乐。
文章来源:站酷网专访主持:张翔宇 视觉设计: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