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娱乐时代的反思——《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时间:2022-07-25 02:21: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2-07-25 02:21:01 来源:网站运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们坐在一起,而你却在玩手机。”
形形色色的人们,在公交车上,电梯里,马路上;吃饭时,等车时,睡觉前,永远低着头,把玩着手里的手机,刷刷刷。这样的现象不分地点,不分场合地上演在我们身边。手机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手机大块地占领我们的时间,我们原始的大脑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一头扎进这巨大信息流冲击的激流中,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思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或许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零、媒介即隐喻
从出生起我们就学习着各种语言,图画,母语,地方话,英语,数学语言,编程语言等等,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或许很少去思考传递信息的媒介对我们理解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比如同样的信息能否通过不同的信息载体,如声音,文字或者图画来传递?不同的载体对同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会产生什么的样的影响,是会使信息失真还是会附加上其他不必要的东西?
再比如不同的语言,是否能传递完全一致的信息?中文词语“哲学”,和英语单词“Philosophy”是否有着完全一致的内涵?我现在正在用汉字表达我的想法,那我能否用绘画/摄影/音乐来表达同样的内容?
很明显,不同的媒介对信息的传递有着自己的特点,不同的媒介有着自己的隐喻(我的理解是附加在信息之下对人们不知不觉的心理暗示)。
人类发明的各种媒介工具都有着不同的心理暗示。
人们一路走来的印刷术时代,电视娱乐业时代,再到现在的互联网/手机娱乐业时代;人类社会的文化无一不是随着信息媒介的改变而产生重大的变化。一、印刷术/纸质书籍时代
在印刷术刚刚发展的年代,所有人类创造的信息中,或许只有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才有资格成为印刷书籍,人们对白纸黑字的印刷品或许自然就带有尊敬。即使是在各民族战争历史上几次的大规模的焚书,都是让人们最为不耻的行为。可以这样说,印刷书籍始终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最高的成就。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电视这种传播媒介工具还没有出现,人们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阅读是最主流的阅读方式。作者用了一大半的篇幅来讲述印刷术统治下的美国。
印刷术统治下的美国,其中一个特点是纸质阅读的蔚然成风,书中是这样描绘的:富兰克林时代的美利坚人比世界上任何时期的任何人都更依赖铅字的力量。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热诚而优秀的读者,他们的宗教情感、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都深深植根于印刷品这个媒介。
阅读蔚然成风。四处都是阅读的中心,因为压根就没有中心。每个人都能直接了解印刷品的内容,每个人都能说同一种语言。阅读是这个忙碌、流动、公开的社会的必然产物。
特拉华河畔最穷苦的劳工也认为自己有权像绅士或学者一样发表对宗教或政治的看法……这就是当时人们对于各类书籍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几乎每个人都在阅读。"
19世纪中,很多英国人来到美国想亲自看看殖民地的变化,这里高度而广泛的文化普及率给他们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个特点是演讲的普及:同时,他们还为另一个现象所叹服,那就是演讲厅的普及。
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演讲厅,在辛苦劳作了一天之后,年轻的工人、疲劳的工匠、倦怠的女工都不约而同地涌进拥挤的演讲厅。演讲厅里通常有1200到1500人。
在那些演讲的人中有当时一流的知识分子、作家和幽默家,如亨利•沃德•比彻、霍勒斯•格里利、路易斯•阿加西和R.W.爱默生。
铅字阅读和演讲的普及也深刻影响了但是美国民众的公众话语形式:印刷品,特别是说明文的线性结构,影响着人们的说话方式,最好的体现就是严肃的政治讨论。美国人不会交谈,他们的话往往会变成论文,他们会像在会议上发言一样和你讲话。这种奇怪的现象与其说是美国人固执的反映,还不如说是根据印刷文字的结构进行谈话的模式。
19世纪末,还不是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和民主党领袖道格拉斯进行了七场名垂青史的辩论赛,这些辩论赛都是面向群众的脱稿演讲,每个人花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陈述,然后另外一个人再花费两三个小时进行反驳。
这是怎样的听众啊?这些能够津津有味地听完7个小时演讲的人是些什么样的人啊?这些人把这样的场合作为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这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早已习惯这种极为耗时的演讲。
今天看来,这样的事情或许是天方夜谈,今天恐怕已经难以找到拥有能够忍受几个小时没有文字,图片辅以帮助,还能理解如此长时间辩论的逻辑能力的民众了。
或许正是对铅字印刷,对演讲的推崇,让当时的美国民众拥有了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严谨逻辑的思维能力。这也让新生的美利坚民族逐渐走向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对于那个印刷术统治美国思想的时代,波兹曼给了它一个名称“阐释时代”。它蕴含着复杂的逻辑思维,高度的理想和秩序,超常的冷静以及观众的耐心。
但是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电视,电影,电报等新媒介的发明,“阐释时代”开始逐渐远去,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那就是“娱乐业时代”。
二、电子工业/电视时代
在娱乐业时代到来之前,人们了解信息基本上是主动地行为, 获取信息通常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而且大多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所获取的信息大体上是和我们自身的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知识。
但在电报,电视出现以后,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陷入了信息的海洋,获取信息开始成为被动的行为,获取信息的成本也因此大大降低。我们获取信息不再出于我们需要什么,而是电视上有什么节目,我们就看什么,就接收什么样的信息。获取信息几乎不再需要成本,打开电视随时都有各种各样的节目供你挑选。
我们的大脑源源不断地被动接收着各种各样信息,这些信息不需要我们的回应,甚至不需要我们思考,我们仅仅需要接受即可。这些信息大多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实际的联系,因此即使我们接收了这些流水一般的信息,我们也会很快的忘却他们。
但是我们仍然喜欢看电视,仍然在源源不断地一边接收信息,一遍忘却,那么这些信息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我能想到的一个答案就是,汲取信息的快感(虽然很快就会忘记)。
美国的电视确实是美丽的奇观,是难得的视觉愉悦,每天你都能看见成千上万个图像。电视上每个镜头的平均时间是3.5秒,所以我们的眼睛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屏幕一直有新的东西可看。而且,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看电视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满足。换句话说,美国电视全心全意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娱乐。
电视出现之后,电视成为我们生活的中心,早上第一件事是看电视,下班后回到家打开电视,伴着电视入眠。电视成为我们生活的指挥中心,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看到这里是不是发现把电视换成手机也没有任何不妥。)
人们开始从电视上了解我们国家的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像当年人们从书籍上了解国家的一切一样。电视开始逐渐侵蚀铅字印刷的地位。开始统治我们的生活。那个崇尚理性与逻辑的“阐释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剩下电视带给我们的无尽的刺激体验。
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和印刷书籍不同,电视这个信息媒介天生带有着娱乐属性,让电视上的节目,从新闻到电影电视剧甚至辩论,都是精心制作过的,制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感到新鲜有趣,最终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电视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如此的表面,零散,毫无关联,人们也就逐渐失去了他们引以为豪的崇尚理性与逻辑的优秀品质。
但是这并不是电视的错,媒介即隐喻,电视媒介注定带有它在的传递信息时娱乐的暗示。错在人们还没思考清楚就轻易地将电视代替了书籍作为他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三、互联网/智能手机时代
波兹曼没有活到今天,在这个娱乐行业的繁荣程度或许是历史顶峰的时代。电视娱乐被新生的互联网与智能手机彻底代替。信息爆炸的程度在以前或许从来都无法想像。我们就像笼子里的仓鼠一样追逐着爆炸的信息,我们的眼睛目不暇接,我们的手停不下来。即使信息的接收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大脑的理解与思考能力。
从四五寸巴掌大小的闪烁着幽幽荧光的手机屏幕上,我们“如饥似渴”地吞噬着互联网从世界各地带给我们的五光十色的信息。
上一秒我们还在为马航失联遇难者悲伤默哀流泪,下一秒或许被一张搞笑图片/一个搞笑段子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的情绪被应接不暇的信息流所控制。
我们失去走出家门与朋友们谈心聊天的欲望,却渴望在朋友圈体现自己的存在感,每到一处旅游,我们忙着高举自拍杆嘟嘴自拍,忙着发朋友圈,或许再加上几句“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配文,熟练地发微博,发朋友圈;我们把我们生活光鲜亮丽的一面通通展现在朋友圈上,为了博得朋友们的点赞从而获得成就感。
我们不知道我们去旅行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亲近自然,感受不同的文化还是为了朋友圈的点赞与羡慕。在网络的交流中,在我们发送一系列“哈哈哈”,“大哭”,“大笑”的文字/表情包来表达我们各种高兴,悲伤,愤怒的心情的时候,
屏幕前的我们却是面无表情,一脸冷漠。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已经失去了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来表达自己感情的能力。
手机上屏幕上我们十指翻飞,打字如飞,妙语连珠;现实中我们却难以和朋友家人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不知道是不是手机已经代替我们的嘴,我们的肢体,成为现代人思想的输出终端。面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已经成为了手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如果不知道,请你走上街道,看一看公交地铁上的人们;看一看饭店食堂里正在吃饭的人们,有多少人正在盯着手里的屏幕,或许你就会知道答案。
四、一点思考
一路走来,从印刷术时代的纸质书籍,电子工业时代的电报/电视机,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的手机,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文化传播的媒介随着新技术应运而生,新生的媒介也随之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一次次的冲击。
以美国为例,美利坚人也从令英格兰民族都向往的崇尚严谨逻辑的思维能力“阐释时代”,一步步放弃思考,逐渐走向电视娱乐时代,乃至今天的手机娱乐时代。
对于学习知识来说,我始终觉得,碎片化信息获取方式始终无法代替传统的纸质阅读。手机上微博,本站的碎片化阅读,无法形成像书本这样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说,我认为今天的孩子,如果从小就在智能手机之类的陪伴下长大,如此爆炸的信息量展现在一个还未成熟的孩子面前的时候,不知道会对他们成长造成怎样的影响。
虽然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都能熟练地使用把玩各种手机APP,但在这个信息极其丰富的时代,我还是十分希望能回到小时候那一本书就能看一天,看到忘记时间的童年时光。
虽然现在我也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手机不离手,总是不自觉的打开微信/QQ刷朋友圈刷空间,一刷本站就停不下来,但我对自然还是有很深的感情,还是找机会放下手机到户外晒晒太阳,在草地上打打滚,在凉风习习的夏夜数一数头上的星星。亲近自然就像鱼儿入水,植物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一样,给我清新的幸福感,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的孩子,或许对自然的亲近也是深深刻在基因的记忆中的吧。
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让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希望我们能从现在开始认识自己,看清互联网/智能手机对我们个人,对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从改变自己做起,试着离开手机/网络生活的尝试,或许会发现手机之外新的世界。
五、后记
书中有这样几段话,在这里简单摘录,希望今天的我们在面对这样一个“娱乐至死”比以往任何时候来的更猛烈的时代,能谨记作者的告诫,
永远保持一颗清醒的内心,永远不要停止我们对自身、对这个时代的思考。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枯萎:
一种是奥威尔式的,他在《1984》中描绘,文化将成为一座监牢,未来的世界中我们没有隐私可以保留,没有信息可以知晓,没有娱乐可以聊以自慰,没有思想可以思考,人们生活在“老大哥”的监视下,在无趣而枯燥的世界中慢慢枯萎。
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他在《美丽新世界》中预言,文化将成为一场滑稽戏,醉生梦死的娱乐统治了我们的精神,大量无用的信息充斥我们的大脑,我们疯狂地迷狂着这种感受,放弃全部的思考,像傻瓜一样在空洞的世界中哈哈笑着死去。
尼尔波兹曼说,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让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附上【澳大利亚】斯图尔特•麦克米兰的漫画
最后,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让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