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五大O2O商业应用背后的逻辑
时间:2022-05-24 17:39:01 | 来源:网络营销
时间:2022-05-24 17:39:01 来源:网络营销
今年,O2O圈的大事是一件接着一件,BAT出足了风头,百度不仅收购了糯米,还推出了“直达号”,直指本地生活服务O2O,公开“叫板”微信服务号。
阿里的支付宝服务窗低调上线,腾讯的微信服务号则因微信的庞大用户群,仍然在商户注册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
而之前一直在O2O这个话题上“失语”的,互联网圈有名的“搅屎棍”——360,也终于“打破沉默”,推出了自家的O2O应用,360来店通,就在360的世界大会推出的前一天,传统团购出身的窝窝团也推出了名称类似的“网店通”,一样是瞄准生活服务O2O。
那么,面对这5家的O2O商业应用,我们的问题也来了,O2O应用到底哪家强?对此,我们不妨先来扒一扒这5家的O2O应用:
1、微信服务号 这个勿需多说,谁的微信关注里没有个服务号呢!微信的巨大流量吸引着商户注册公众号、微信开店。
网上流传着很多微信开店,月入百万、千万的传说,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具体可查看亿企邦《微信朋友圈分享的销售案例是真的吗》的相关介绍),反正富了一帮第三方服务商,因为微信只提供基础接口级应用,具体到各个商家的个性化需求,微信就不管了,还得商家自己想办法,于是各种微信建站第三方服务商就笑了。
服务号允许商家向用户推送信息,不过每月仅4次机会,商家只好通过其它渠道,比如微信朋友圈,推广自家的微信店,于是朋友圈营销泛滥,而业界认为的公众号最大的功能——CRM,也需要商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才能实现,一般的小微商家,就无能为力了。
2、百度直达号 基于百度搜索客户端的应用,用户在搜索框里输入“@+商户名称”,就可以直接跳转进入商家在百度移动平台上的服务号,百度称这个应用可以“广拉新、高转化、强留存”(具体可查看亿企邦《百度副总裁李明远:百度直达号如何获取新用户留住老用户》的相关介绍)。
亿企邦觉得搜索本身就说明了用户需求的明确性,从这点来看,直达号的转化率自然应该最高,但问题是,这个高转化的前提是用户要非常清楚商户的名字,而且还是商户在百度平台上的名字,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时,大都是模糊搜索,这却不适用于直达号。
还有,想要找到商家,在记住准确的商家名字的前提下还必须在前面加上@,这个被周鸿?说是“逆天”的操作,为了找一个商家账号,不仅要费脑子记住商家名字,还要因为@而在手机键盘上不断切换,百度这不是在“连接一切”,而是在挑战用户的耐心!
3、支付宝服务窗 这是个类似微信公众号的应用,所不同的只是它比微信离支付环节更近,经过打车大战、微信红包等大动作后,微信支付仍然没有打开局面,支付宝钱包仍然一家独大。
不过支付宝服务窗过于“低调”,低调到支付宝没有花力气推广这个应用,商家账号想要做大,只能寄希望于支付宝用户的主动发现和自己的推广。
4、360来店通 这个应用最(fan)碉(ren)堡(lei)的特点是,用户只要打过商家电话,就默认关注了商家的360应用账号,然后商家就可以向用户进行推销了。
且不说有了这样一款应用,360会不会从“手机卫士”变成“骚扰帮凶”,这个应用的前提是用户需要安装360手机卫士,而且要先知道商家的电话,否则,这应用就是“废柴”一个。
5、窝窝团网店通 在亿企邦看来,几个O2O应用里,最狡猾的就数窝窝团的网店通了,商家通过窝窝网店通的一站式管理平台可以管理包括窝窝品牌专卖店、自家移动店铺和所有第三方账号,也就是说,只要有了网店通,商家就可以同步管理支付宝服务窗、微店等等等等,不必再一个个账号去更新维护,这才是最逆天的大招!
6、五家O2O应用背后的逻辑 微信服务号依托的自然是微信庞大的社交流量,不过转化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至少在O2O领域。
大众点评通过“卖身”获得了微信入口,可结果并未带来预想的效果,以至于龙伟在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媒体可能对微信入口的期望值过高了,毕竟微信不是一切,做业务本身还是要靠自己”,连“干儿子”都如此,更遑论没有任何“关系”的小微商家如何能享受微信的流量红利。
百度直达号同样是希望将搜索端的流量变现,可惜产品设计太“逆天”;支付宝的用户量不小,也最有信用,变现能力最强,可惜“亲妈”支付宝是个只管生不管养的,流量变现还在婴儿期;360来店通,也是想通过手机安全软件入口实现流量变现,优劣已经说过,结果如何,还要拭目以待。
至于窝窝的网店通,从产品特点上看,它不同于前几家,通过移动端流量入口变现,Online to Offline的逻辑,而是更注重商家存量用户的运营维护,用徐茂栋的话讲,就是网店通要帮商家做回头客运营。
因为对于生活服务商家来说,70%的进店顾客是回头客,窝窝帮商家建立自有店铺,或第三方账号,建成后的流量运营、促销定价、会员管理等等,全由商家自己做,这点与前几家没什么不同,商家你要想提升自己的店铺影响力,不好意思,只能自己通过各种手段去推广,包括鼓励进店用户转化为自己的店铺会员,这就形成了Offline to Online的反向O2O逻辑。
它不是向商家贩卖入口流量,而是仅用一个平台解决商家多平台营销管理不便的困扰,就成功让商家为自己的网店通“打工”。
亿企邦点评: 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特点,生活服务极强的地域性,BAT初入本地生活服务并不怎么漂亮的几场“战役”,加之一些“小而美”的生活服务O2O创业故事,使得本地生活O2O领域的竞争显得更加扑逆迷离,也更加令人期待,无论各家O2O应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满足用户需求,赚到真金白银才是最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