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0 02:39:01 | 来源:建站知识
时间:2022-08-10 02:39:01 来源:建站知识
云网络通过CLOS架构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却在实际的实施和部署过程中,再次面临重重挑战:
* 高成本。因为需要在固定的空间内提供极高密度的高速接口,导致设备的设计复杂度大幅提升,而这样的设计复杂度最终折射在用户身上,就是动辄以百万人民币为单位的单机价格。
* 高功耗。因为集成度过高,因此框式设备的整机功耗远远高于可提供同样端口密度的盒式设备;同时,因为需要考虑各种条件下的散热设计,导致系统设计的复杂度进一步上升。
* 扩展性。框式设备的可扩展性主要取决于其接口卡的扩展能力,也就是说,当框式设备的接口卡槽位完全被占用后,其可扩展性(即Scale-up)也随即消失,此时的再扩展就只能通过更换设备来完成。
云计算产业与生态中的先行者率先进行了勇敢的探索与大胆的尝试。这其中,对框式交换机体系结构的深入分析和合理解构为云网络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框式Spine交换机的内部体系结构,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个CLOS架构的网络:基于大容量的交换芯片设计的交换网(也称为交换板、交换模块)是这个CLOS架构的Spine节点,为用户提供业务接口的每一个线卡(即接口卡)是这个CLOS架构的Leaf节点,而机箱内部的中置背板和正交连接器则是这个CLOS架构中连接所有Spine和Leaf的full-mesh。框式交换机通过这个内部的CLOS架构,达到了提升端口密度、增大交换容量等目的,但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更多的成本,最终使用户面临如前所述的困难。
在明确了这一点之后,一个自然而然的想法诞生了:为什么不把禁锢在机箱中的CLOS架构释放出来直接部署在网络中?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Scale-wide的按需自由扩展架构。
在Scale-wide架构的Spine-Leaf网络中,以框式交换机(多为两台)作为Spine的思路被彻底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组具备高速接口的盒式交换机作为Spine与底层的Leaf交换机构成CLOS交换架构。在一个能够提供同样的接口密度和交换性能的Scale-wide架构中,其Spine部分的总成本仅仅是框式设备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其总体功耗却大大降低,维护成本也因备件的简单性和设备的一致性大幅降低。更为重要的是,Scale-wide架构为网络提供了极强的可扩展性,使得网络在极简盒式设备的支撑下,能够从很小的规模(例如2台Spine+16台Leaf,连接384台双10G上行服务器)按需、动态地增长到很大的规模(例如64台Spine+128台Leaf,连接4096台双25G上行服务器),而且,通过多级CLOS架构,Scale-wide能够轻松地为超大规模的云提供模块化的网络支撑。
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Scale-wide架构就完成了其从理论到实验室原型、再到真实生产环境的发展过程。今天,在全球领先的公有云运营商的机房中,数十万、上百万租户所享用的云服务就运行在这一个个Scale-wide的网络模块之上。
星融Asterfusion CX系列云交换机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将传统厂商禁锢在机箱内的CLOS交换架构彻底分散开来,采用按需自由扩展(Scale-wide)的架构帮助用户构建扁平化、大规模、按需弹性扩展的云网络。在Scale-wide的星融云网络中,用户不需要再为价格高昂的框式Spine交换机支付超额的成本,并且将网络的规划、部署、调整、优化、扩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CX系列云交换机构建的扁平云网络极大地简化了云网络基础架构的复杂性,同时具备超强的按需自由扩展能力,大幅度降低云网络的TCO,使云计算Pay-as-you-grow的基本理念在云网络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网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