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行业舆论场深度碰撞,《开拍吧》是一场仿真实验
时间:2022-06-07 14:51: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6-07 14:51:01 来源:行业动态
犀牛娱乐原创 文|殷秦 编辑|夏添 当一位父亲失去自己的儿子,又同时得知儿子的死与另一位男孩有关时,他会怎么做?
在青年导演沙漠的影片《刹车》中,儿子因抑郁症自杀身亡后,余皑磊饰演的父亲,绑着与儿子死亡有关的男孩一同走向湖心,失去骨肉的巨大痛苦化作强烈的复仇意愿,却在复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救赎。
这部短片不仅在专业影评人评分中获得第二,也在观众评价中获得8.1的高分。沙漠也因此与易小星共同获得《开拍吧》第一轮梦想席位。
近几年,影综联动的综艺节目发展势头迅猛,演员竞技、导演竞技,花样层出不穷。而爱奇艺近日播出的《开拍吧》,在专业比拼的基础上,创新节目形式,还原了真实的电影工业化流程,为导演产出好内容提供最大的发挥空间。
青年导演究竟需要怎样的帮助?专业竞技类综艺如何实现内容创新?影综联动还有哪些价值等待挖掘?爱奇艺《开拍吧》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
真实复刻“一部电影的诞生” 竞技综艺向实验性进阶 在《开拍吧》,你能看到一部电影从寻演员、拉投资、拍摄制作,到影评开分、观众反馈的全过程。
节目中的六位导演,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学院派”新星沙漠,也有“演而优则导”的跨界小白王珞丹;有在电影行业中浮沉多年的导演郝杰、易小星,也有主要活跃于网络大电影、电视短片等其他领域的胡国瀚、彭宥纶。
他们经历各不相同,创作风格迥异,却拥有着同样的创作才华与导演热情,反映出青年导演的多元群像。同时,经验欠缺的他们在成为导演的过程中,必然也将面临各式各样的困难。
因此《开拍吧》帮助导演成长的方式,不在于理论较量、“术”的比拼,而是通过复刻一部电影诞生所要经历的全过程,让导演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也在模拟现实的过程中加深对行业的认知,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
导演郝杰,曾两度获得FIRST电影展最佳导演奖,但在节目中,他已不再是拿奖时年少轻狂的模样,不善言辞,十分拘谨。向四位绿灯会成员介绍自己的剧本时,他讲着讲着,没有讲好,却在最后补了句:“我是能拍出来的。”
缺乏导演经验的王珞丹,在拍摄阶段还没有明确导演的工作内容,甚至问起身边工作人员这条“过了吗”。而彭宥纶的拍摄团队,由于缺乏磨合,在片场频繁暴露问题,导致拍摄进程被延误,影片许多重头戏都没能拍完,十分遗憾。这些挫折,对于一位导演走向真正成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影评开分、电影宣发过程的模拟也为青年导演们上了一课。
易小星的影片《谁偷了我的外卖》,尝试黑白的画面风格,并运用到京剧《三岔口》的片段。但他的创新尝试却遭到影评人的犀利吐槽。当终于遇到一位影评人解读到他所想表达的内容时,易小星连连点头附和。导演自我表达与观众在解读上的偏差,也许是每位导演都需要面对的现实。
在影片宣发过程中,当看到郝杰在影厅门口立了一只小羊模型、易小星把明星直接印在海报上吸引观众,王珞丹更是化身“人形立牌”,邀请观众们合影。被截流的胡国瀚,直言自己此前没有把宣发放在心上,导致在面对实际市场时十分被动。
模拟真实的电影工业化流程,用微缩的行业生态打造一场社会实验,这也是这档综艺在形式上的创新之处。在影视类综艺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专业上的竞技比拼对于观众来说已经不再新鲜,而《开拍吧》在保留竞技的底层逻辑基础上,对行业进行模拟与观察。一方面,为青年导演呈现真实的市场情况,另一方面,也让竞技综艺向实验性进阶,为竞技类综艺开拓新的思路。
尊重行业规律 专业性与包容性共同护航 相比于极限时间下进行创作比拼,《开拍吧》给了导演们20天的创作时间,可以更加细致地打磨作品。这样的规则设置在竞技类综艺中几乎是很少见到的,充分体现出节目组对创作规律的尊重。
不仅如此,节目的其他方面也反映出尊重行业规律,这让我们看到,节目并非借导演竞技之名炒噱头、借题发挥,而是真正关注行业缺乏优秀人才的痛点,尽最大可能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一方面,《开拍吧》体现出电影行业的专业性。例如“绿灯会”本是电影片厂在投拍项目之前,对影片项目进行评估、决策的小组,他们能够决定哪一电影项目能够真正落地。
而本节目将影视行业的“绿灯会”模式直接搬进节目当中,由陈凯歌、刘震云、舒淇、陈思诚4位顶级电影人组成的绿灯会,与青年导演们不断交流,给予他们专业性建议,并提供资金、经验、人脉等多维助力。
另一方面,节目尊重人才培养规律,为导演的试错与调整,提供足够的包容空间。
在拉投资环节,本应当由导演与演员一同阐述剧本内容,吸引绿灯会成员投资。但初次当导演的王珞丹却十分拘谨,只透露影片框架,以及“是很实验性的一种表达”。即便如此,刘震云依然以支持实验性内容为由,爽快拍下投资键。
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如此随意的投资过程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但节目以鼓励为主,注重的正是好内容能够顺利落地。
此外,节目也没有设置淘汰制。第一轮开局不利的彭宥纶,在后续赛段依然有重新施展才华、证明自己的机会。每位导演也都可以通过三轮竞技过程,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与工作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积累行业经验,成为更加成熟的导演。
青年导演想要在市场中起步并不容易,《开拍吧》对于每位导演来说都是宝贵的机会。在这片温和的竞技场上,有专业上的助力,也有对试错的包容,节目充分尊重人才形成规律,为青年导演提供广阔的生长空间,以最大的诚意帮助导演生产好内容。
现实意义再放大 电影行业舆论场深度碰撞 这档综艺对于青年导演来说,证明导演能力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开拍吧》的聚光灯提供了天然的内容试验场,导演可以在这档综艺中以更小的风险,尝试更新奇的文本、更艺术化的表达。鼓励内容创新,是这档综艺的行业价值所在。
在一轮中,郝杰导演的《冯海的梦》成为绿灯会、影评人一致评选出的强推影片。影片讲述北方农村中,一个男子看上一位即将上大学的女学生,资助她五万块钱,继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郝杰表示,他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探讨人心的不自知,影片在完成基本叙事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画面留白,为观众留下想象空间。
一向严苛毒辣的影评人们,面对郝杰的作品却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有人称他是中国的布列松,有人夸赞影片的视听手段非常了不起。打出10分满分的图宾根木匠称:“这部影片我觉得是反对阐释,或者是对抗阐释的。” 将影片解读推向全新高度。
可当这部专业人士一致好评的影片在院线放映时,却只收获了11位观众。影片评分也从专业影评人给出的7.38,跌落到5.1,两极化的电影评价,也反映出艺术影片难以获得受众、征服市场的行业现实。
而另一方面,由王珞丹执导的影片《陪聊》,在影评人开分阶段只获得4.5分,却在大众观影过程中实现逆袭,不仅以8.2分的评分成为大众最佳口碑影片,票房也在所有导演中排名第三,顺利回本。
这种影评人与观众评价两极化的现象,真实反映电影市场对好电影评判标准不统一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长期存在,但是如何解决才是根本目的。综艺作为内容的“放大器”,利用聚合起来的流量,激发行业与大众深度碰撞与交流。舆论场的深度交锋,才能让电影行业更加清晰地把握大众喜好,同时也提高观众对艺术电影的鉴赏能力。
寻找并扩大电影从业者与普通观众对好电影认知的公约数,促进好电影百花齐放,这是《开拍吧》的另一行业价值。
《开拍吧》为内容创新提供落地可能,同时也为电影从业者与观众创造交流空间,释放影片的价值,这或许是综艺反哺电影行业、能为行业发展带来的更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