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场国庆档,恢复几成功力?
时间:2022-06-01 18:51:02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6-01 18:51:02 来源:行业动态
犀牛娱乐原创 文|胖部 编辑|朴芳 “终于开业了,看着上座率从30%到50%终于开放到75%,是一件让人很兴奋的事。”当被问到对演出市场近况时,话剧制片人方方不无感慨地对犀牛君说。今年五月以前,她一直待在老家青岛;而受北京疫情短暂复发影响,剧组正式开始排演已经是七月份。
随着上座率的持续解禁,演出市场正在重新焕发活力。
9月25日,北京青年戏剧节的如期开幕,成为对线下演出市场的一个利好信号。今年青戏节的整体剧目规模并不因疫情影响缩水,“戏剧在场”单元中有13部剧目将在线下剧场公演;来自德国、日本、波兰、立陶宛、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荷兰等8个国家的11部国际佳作,则将在B站开放直播。
而在即将到来的国庆档,这种复苏的状态也更加明显。一方面从数量上看,剧场及演出方纷纷围绕档期制定演出计划,根据大麦网信息,国庆期间北京市内将上演百余场演出,除了话剧、戏曲、舞剧、儿童剧、音乐会等室内演出,北京草莓音乐节等室外演出也已定档,部分热门演出门票售罄。
另一方面在类型上,从大麦已经开放的演出看已经覆盖话剧歌剧、音乐会、儿童剧、相声曲艺、喜剧等主要演出类型;虽然演唱会还未解禁,但国庆期间音乐节已经扎堆复工,据大麦官方统计八天内就有20场以上。
虽然75%的上座率限制还在,部分演出还未启动,但市场证明了它的火热和期待,整个线下演出行业,已经看得到希望。
演出市场国庆档繁荣 知名团体售票火爆 “前段时间剧场说可以开放75%了,朋友圈好多都说好开心,我就很想吐槽,之前不限流,你们也卖不到75%。”艺人经纪老朱先开了个玩笑。此前他刚刚带着艺人在全国搞了20场小剧场巡演,目前手里还接了不少商演,“巡演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回来了。”
当被问到对行业复苏程度的感知,老朱表示:“我朋友圈大概恢复了60%。疫情前我的朋友圈就像大麦似的,打开看都是大家在排练啊,演出啊什么的,其他内容很少。结果疫情期间就变成了各种直播、代购。现在大概有过去60%的样子。”
从8月到现在,市场上几家着名的演出团体均已恢复演出,且在国庆档演出安排较满。
比如近期因《德云斗笑社》热度走高的德云社,在9月12日钢丝节当天所有小剧场同步开箱。根据大麦网显示,9月29日至10月4日,全国德云社旗下剧场,包括北京的六个剧场和南京、黑龙江、吉林三处,都安排了相声大会,基本在开票后秒空,还有网友甚至质疑到底放票了没有,不过德云社的票难抢也非只一日。
《脱口秀大会》的持续升温,也推动了笑果文化的市场走高。国庆假期期间,笑果的脱口秀演员将在上海新天地刚刚开放的笑果工厂剧场连演八天,共计28场演出。因为在节目中备受关注的几位新老演员都会亮相,且现场仅有150座,28场基本售罄。
而其他的如刘老根大舞台、开心麻花等团体在国庆档安排的演出,目前在大麦上只有部分高价位票剩余;以北京为例,地方性团体喜笑会、老舍茶馆的演出,也已经有多个价位断档,不排除有国庆游客消费的刺激作用。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根据大麦统计,整个国庆期间复工的音乐节超过了20场,其中仅江浙沪包邮区的音乐节就有6场,最远到了青海和内蒙古乌兰察布。而且这些音乐节的阵容可以说都很强,李宇春、吴亦凡等明星和朴树、郑钧、新裤子、痛仰等音乐节常客都在。其中大部分的票上线之后快速售罄。由此来看,演唱会重开应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据老朱介绍,目前还未恢复演出的,一方面,大多是受疫情期间资金短缺的影响,很多演出公司拿不出复排的钱,而相关投资机构和企业赞助今年来基本持紧缩姿态;另一方面,目前开放演出之后,中小场馆基本已经预订一空,第一波风口已经过去,现在上马项目也还需要等待,不能快速回笼资金。
而已经有演出的公司其实压力已经相对较小,市场恢复是一方面,目前还有多地都出台了相当优渥的票价补贴政策。
如北京文旅局日前发布演出票价补贴政策,小剧场(500座以下)每售一张票补贴80元,中大剧场一般演出每张票补贴100元,大型歌剧、舞剧、交响音乐会每票补贴200元;补贴总张数不超过全场座位的30%。比如一台千人场歌剧,每次演出补贴就在6万元以上。
多方面利好加持行业 中小型戏剧加速生长 9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四版)》。通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经当地党委、政府同意,可以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剧院座位数的75%。
这成为推动演出市场回温最直接的利好。就在当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官博发帖,暗示演唱会快回来了,询问网友“港澳台还得再等等,内地大咖,你最期待谁?”,并@了韩红、周深、李健、华晨宇、张杰等一批音乐人,很是吸引了一波关注。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还刚刚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以深化演出市场“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提升审批效能、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等一系列要求。
除了政策刺激,观众的消费热情、行业生态都成为不同层面的利好。
或可从演出相关企业的数据做一观察,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45万家演出相关企业,今年4月份以来,演出市场二季度新增企业达3.2万家,同比增长13%。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山东、北京新增数位列前三。而新注册的企业74%注册资本低于500万,为中小型公司。
“现在的上座率其实比疫情前还要好。”方方所在的戏剧公司就是中小型企业,据她透露,因为目前上座率是75%,部分小剧院会愿意再多加一些坐席,而且市场整体近期确实是供不应求,所以对公司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此前很多中小型戏剧上座率未必能达到这个规模。而且对于排演多次的剧来说,60%也未必就是成本线。
而这一趋势也与目前线下演出的特征相符。据方方介绍,中小剧场目前运作比较良好,上座率也基本满足需求。
相对吃力的是1000-10000座以上的大剧场,项目比较少。一方面是人员太密集有防疫风险,而且成本也太高,目前的大部分演出是国字头的,比如京剧院国庆期间在长安大戏院连演八天,也是延续每年的循例。另外,此类剧场有部分此前主要靠邀请海外戏剧和音乐剧,比如上海文化广场和北京的天桥艺术中心等,业务也少了很大一块。
后疫情时期行业迎变化 线上线下模式是未来? 而除了这些短时间内的现象,还有一些变化的影响或许更加深远。必须提到的就是疫情期间加速生长的线上演出。
基于今年初演出市场前三个月“云演唱会”、“云演出”等创新形式出现了,在明星流量以及平台的多渠道推广下,在线演出、尤其是在线音乐演出发展迅猛。据艾媒数据,2020上半年中国在线音乐演出观看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8000万。
而到目前,应该说线上演出的打法正在发生迭代。一方面是内容上,各大厂牌早已脱离了一台手机做内容的粗放模式,而是提供多机位、多场景的沉浸式体验,音乐类演出往往还会有立体声加持;另一方面是打造更多垂类可能性,比如大麦除了推出了在线演唱会的厂牌“平行麦现场”,还推动剧类项目线上化发展,赋能优质剧目、合作伙伴线上化发展。
而在线下演出逐渐恢复的当下,疫情期间加速生长的线上演出也正在探索新的模式。今年8月初的“明天会更好”2020华语音乐剧大赏,大麦首次尝试线上线下同步演出,线下场次一经开票秒光,而大麦、优酷的线上累计销量超过6万张,打破大麦剧场线上化项目票房、票量双纪录。
而这是否代表着未来,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线上演出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内容优势,而随着线下演出的铺开,两者之间或将产生的商业互动和推广还将有更多渠道的铺开。这场疫情期间的行业变革与自救,或将给线下演出行业打开新的市场增长点。
所以在很多层面上,这个国庆档的复苏都还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随着演唱会、海外戏剧的重开,以及线上模式的更多可能,后疫情时期的演出行业将会有更多变化。至少,行业在2019年所预言的“演出大年”,或许未必会延后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