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模式扁平化,信息系统平台化
时间:2022-04-12 11:09: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4-12 11:09:01 来源:行业动态
首先来看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上市企业而言,内部管控的特质尤其明显,所有流程都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管理规定,公司的运行也都必须在既定的条条框框内进行,这样传统的金字塔状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业务效率大大降低,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快速更迭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随着技术、商业模式、组织体系的创新,企业就需要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管理模式。
所以,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以业务为中心驱动企业发展,形成一套简单、灵活的管理模式,既能对业务实现管理,也不限制业务的发展。黄俊杰表示,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风险评估,优化管控流程,把每一个风险评估要素打散在不同环节,最后再进行整合评估。
总之,未来企业的组织架构一定是扁平化的,这样更加灵活、敏捷、柔性的架构将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将决策下达至生产、营销,提高企业效率。而它所强调得系统、管理层次的简化的背后,则需要一套相匹配的信息技术体系,能够按需响应、快速迭代、动态优化。
在黄俊杰看来,传统的信息化系统都是以IT为核心的,不仅僵化而且复杂,无法进行快速配置,系统效率也比较低。但是当下,信息化系统的使命发生了转变,围绕快速变化的市场业务,信息化系统要及时做出反应,满足业务管控的需求,就要做得足够简单并且灵活。
如今,市场业务模式的变化非常快,以大宗贸易的收付款为例,以往我们用的比较多的是承兑汇票,但近两年来信用证就在国内就用得越来越多了,这就要求系统不断进行更新。以传统信息系统的做法,我们需要对原有管理模块进行调整,这就涉及到新旧业务模式的管理差异分析、系统实现及报表调整等。因此,我们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基于配置的基础平台,把复杂的业务管控流程拆散成多个简短的业务流程,每个业务逻辑之间是关联的,新的业务模式在独立的管理模块中进行管控。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实现数据接收、整合、梳理和分析,基于业务逻辑的关联,从大量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中挖掘企业管理要素,形成数据流闭环,从而辅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