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与京东的物流平台有哪些区别呢?物流战略有哪些区别?
时间:2023-04-02 05:36:02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4-02 05:36:02 来源:电子商务
自己喜欢用京东,是因为他的物流快以及配送人员的服务态度好,对于我这个普通网络购物者来说,这两点是京东相对其他购物网站的最大优势。加上自己一直以来也对京东物流感兴趣,那么今天就写这个。
2006年京东启动融资时,刘强东跟今日资本的徐新接触,徐问他需要多少钱?他想了半天说200万美元应该就够了,因为京东商城那时是盈利的,每年都在赚钱。徐说200万美元哪够啊?我给你1000万……
京东拿到这笔钱后,便开始启动了物流体系建设:自建仓库,自聘配送员。这样的举动在当日同行看来近乎找死,但十年过后,那些当年看笑话的同行看到今日京东的市值估计也是懵逼了。京东为什么要自建物流体系?原因有二,前端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佳体验,后端也是公司现金流管理的诉求。
用户体验这东西很虚,但对于买家而言,如果你能让他下单后当日甚至几个小时内就能拿到货,显然很爽;另外,外包找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无论是备货还是物流,都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对于京东来说,成本撑不住,现金流也撑不住。
刘强东在阐述京东运营理念时,提出了“倒三角”的理论。按照他的说法:"京东整个倒三角战略的核心,其实就是用户体验。而物流对用户体验的影响要占到70%左右,因为你的信息系统多么庞大、你怎么控制司机,你的财务系统多么成熟,你赚了多少钱、你的成本高不高,运营效率高不高,这些问题用户其实都无法直接感受到,他们也并不关心。从核心的竞争体系来说,信息流、财务流、数据流,三者的重要性可能难分高下,但是在用户体验,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企业的用户体验方面,物流却是最重要的。”
正因为物流的重要性,物流体系自然也就成了刘强东最下心思的地方。在全世界的物流体系,跟电子商务一样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B2B物流模式
家乐福、沃尔玛、国美、苏宁,它们的物流体系基本上就属于B2B(企业对企业)模式的,也就是从它的仓储配送到它的门店,然后消费者到门店自提,把货买了自己拿回家。
C2C物流模式
顺丰及三通一达,都是典型的C2C模式。它们在全国会有很多站点,每个点既能收货也要送货。从整个布局上看,它是呈网格状的。而网格状的物流体系,自然管理难度大,运输成本高,因为每一个站点收的货,都有可能会发到全国任何一个另外的站点上,那么它的干线和支线人数就会非常多、非常复杂,成本也非常高。
B2C物流模式
所谓的B2C物流模式,其实是伴随着真正的B2C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物流需求,典型就是京东。这种模式下,货物直接从京东仓储送到消费者家里去,一点对多点,呈放射状。每一个点之间并没有任何错误的交叉。这种物流体系是单向的,便于优化干线运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京东开始自建物流时,同行普遍不看好的原因是自建物流投入成本太大,运营成本高,京东肯定吃不消,但事实证明,物流系统不仅不是京东的包袱,反而成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按照京东的订单量,自建物流成本更低。按照京东的统计,单一城市每天过2000单的,运营成本跟外包给第三方其实差不多。像北京、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每天有几万件包裹,平均下来,每单费用远远低于第三方外包。
其次,自建配送团队更能保证服务质量。如今很多快递公司采用的都是加盟模式,配送员素质参差不齐。快递公司总部对他们能动用的唯一惩罚手段就是罚款,还束手束脚不敢罚太多,以免出现大的纰漏。
为了保证配送员的服务质量,京东靠的是有竞争力的收入和成长空间,以及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首先,有竞争力的收入和成长空间。京东跟配送员直接签订合同,不仅为他们提供五险一金,还为他们准备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之前看《创京东》时,留意到刘强东要求每个配送点都必须配备空调跟饮水机,看似不起眼,但对于配送员们来说,确实很能创造归属感,毕竟打动人的永远都是细节。
除了有竞争力的收入,京东还为配送员准备了清晰的上升空间。因为业务的需要,每年配送队伍和配送站几乎都在翻倍增长,所以只要在公司工作过一两年的优秀老员工,就有可能成为站长。一旦成为站长,不仅工资高了,优秀的站长还能拿到公司的股票。
好的待遇自然要求好的素质。在站长任职条件上,京东首先要求他必须在京东工作过一年以上,且必须是优秀的配送员。因为只有在基层工作过,他才能系统地了解整个配送流程,了解基层配送员的工作环境,只有优秀的配送员才能知道一个优秀配送员的标准在哪里,然后才能用这个标准要求和考核他管辖之下的配送员,最终提升整个配送站的服务质量。任职之前,京东会为那些准备升为站长的人提供站长助理的岗位,让他们先干半年站长助理,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跟正式站长学习如何管理。正式任职站长之后,会有三个月的考核期,如果无法通过就会被撤换。此外,京东的配送站和酒店一样设有星级标准,分为三星、四星、五星三个档次。星越多,代表站长管理得越好。如果一年之内,某个站长两次拿到的都是三星考评,那么这个站长就要被开除,因为内部没有降级的说法,不行就要走人,不存在站长做不好再回头做配送员的情况。
如果工作满三年,且能力不错,公司允许他回老家建立配送站,然后反过来承包公司的业务,跟公司合作,变成公司的一个合作伙伴。这样每年大概会有将近20万元的净利润,在三、四线小城市颇为可观,也方便照顾父母,照顾家庭。
通过层层选拔、培训和淘汰,京东配送站站长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在管理制度上,通过产品评价、购买咨询、网友讨论、投诉系统、供单系统、论坛,甚至是直接的投诉等12个环节,京东可以很快发掘出用户对配送方面的意见、抱怨和不满。同时每个配送员每周都要填写配送报表,具体到统计出他的配送表现,如果收到过两次用户投诉,京东就会毫不犹豫地开除他。
刘强东在思考京东社会价值时,得出的结论是:京东的最大价值,就在于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提高了社会交易效率。
2014年,整个中国的社会化物流成本占到GDP的17%,这个数据在日本大概只有5%-6%,在欧美一些国家只有6%~7%。也就是说我们大量的企业利润被物流和渠道吞掉了。但渠道也没赚到钱,因为整个行业的效率太低。以往,国内的商品在无数的小流动商、小、经销商或者大的代理商来来回回地折腾,以一个笔记本为例,假如它是在重庆生产的,那么它可能会被运到上海去卖,结果上海没卖出去,又被运到了济南,然后又可能被从济南运到青岛的某个商场。每一次搬运都是有成本的,而搬运者其实赚不了多少钱,因为他做的事情很简单,没有多少价值。此外,每次搬运都需要时间,有的时候一件商品在每一个库房可能都要放几天,加上中间搬运六七次的运输时间,等消费者拿到手的时候,可能距这个商品生产出来已经两个月了。如此一来,经销商,零售商和厂商的利润都十分微薄,消费者买到手的价格却很昂贵。B2C自营模式大规模大批量地从供应商处采购,然后运到库房,最后从库房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减少了物品的搬运次数,把中间环节全部去掉,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
关于京东物流的发展,京东有两点规划:渠道下沉、一次搬运。
京东在一线,二线城市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但在三线四线城市,知名度和用户群体还有待提高,这是京东的劣势,但同时也意味着非常大的空间。物流方面,京东内部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在三线~四线城市,配送一定要提速,原本两天、三天才能送达的,要求做到当日或次日送达,包括城市郊区、附属的区县以及乡镇,后继还要从乡镇深入到村,保证每个村京东都可以快速送达。
此外,京东还希望通过5年到7年的时间,让所有的标准化产品实现一次搬运。比如直接从华为的手机工厂里将手机送到消费者家中去,连京东的库房都不进。如果能实现商品的一次搬运,那么它的物流成本一定是最低的,效率一定是最高的。现在很多消费者在京东买笔记本买手机,都能发现生产日期就是当月的,因为京东的一批货在10天到15天之内就基本售罄。
刘强东在《我的经营模式》中有段话是这么说的:当下所谓互联网思维大多针对的都是交易端,而背后的物流端可能只有靠家大公司,投资几千亿几万亿才能有效管理起来,使之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流动。小卖家往往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不管前端拥有怎样的互联网思维,后端的物流一定是越规模化成本越低,小零售商绝不可能拥有比组织化大物流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这是永恒的经济规律,也是京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加油吧,买家永远欢迎质优价廉服务好的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