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电子商务 > 如何看待浙江网盛生意宝公司最新的供应链金融项目?

如何看待浙江网盛生意宝公司最新的供应链金融项目?

时间:2023-03-31 03:14:01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31 03:14:01 来源:电子商务

转一篇我今年参加生意宝公司投资者见面会的感受文章

这是博主参加生意宝股东会的第十二个年头。6月24日,本是普通的日子,却因一个江湖大佬震撼回归的新闻变得并不平凡。因不耐烦琐碎的股东会议程而选择只参加会后的投资者面谈,博主作为唯一的个人投资者代表与上海凯梵资产、惟象资本、财富证券等五家机构投资者一起场外候了半个小时,走进会议室便听到公司高管和参加了股东会议议程的两位投资者正在一起感慨今天国美前掌舵人HGY出狱。2008年,大佬锒铛入狱的之际,恰逢笔者首次现场走访当时还叫“网盛科技”,在中山花园与ZYY女士、在易盛大厦与董秘FYL初次见面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这期间中国市场经济波澜壮阔,一路赶超成为GDP世界第二,华为等企业更是代表中国首次站在了世界技术领先的位置。然而沧海桑田,大佬归来之际,“江湖已然不是当年的江湖”,笔者持续跟踪12年的网盛科技早已更名网盛生意宝,公司发展战略也至少已经发生了三次更新和升级,孙董事长则率领他的团队十三年如一日,依然躬身耕耘在B2B这一亩三分地,无论是公司发展规模和业绩表现,恰如HGY一进一出之间,唯一还等候他在2900点附近的上证指数一般,原地踏步不前,世间繁华仿佛与之无关。

“江湖”这个话题,正好打开了孙总的话匣子,他首先介绍了公司持续深耕的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中国互联网就两个江湖,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其中消费互联网确实改变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成就了一批TB、TX、JD、MT、PDD等巨无霸。但这个江湖故事已经讲得差不多了,该变革的已经变革,该出现的巨无霸也出现了,并且把市场身位卡死,后来者已经没有太多作为了。但在产业互联网这个江湖,起步比消费互联网还早,在这个行业内,几乎没有巨无霸,但是所有从业人员以及专家们一致认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一定是在产业互联网,市场蛋糕是消费互联网的10倍以上,属于它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但发展至今无法令人满意,难做的原因在哪?关键在于一般投资者包括业内从事者、银行系统、企业业主、政府单位等等都很难真正理解产业互联网的场景,因为太复杂,每一个行业的交易场景和支付场景都不一样。公司十三年来始终在研究、探索和实践产业互联网在交易、物流、金融、支付等各方面,每一年都有新的期待,但实事求是地讲,都没有太大的发展,尤其是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投资者担忧更甚。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跟每位投资者说:公司仍然坚持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继续秉持战略定力。如果未来五年十年中国产业互联网真得像黄QF等专家所说的大爆发,必然会诞生成百上千家产业互联网巨无霸。理论上来讲,公司一定是其中一家。因为公司已经全面做好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这三大基础设施的准备,技术上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应用场景方案受到了市场的全面验证、得到了银行的高度认可,也正在得到政府部门的逐步接受。

首先提问的是CF证券的代表杨总,他请教孙总什么是产业互联网?他也跑过很多初创企业,都自称产业互联网,很难区分,和工业互联网的区别在哪里?孙总表示,他理解的工业互联网是基于物联网基础上的数据化应用,侧重于企业内部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和管理上的自动化,而产业互联网则聚焦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所产生的交易场景的在线化过程。这个过程的难度在于任何一家企业都要考虑供应链的稳定性(供应商准入)、企业间合同签约电子化(法律文本的复杂性及法律部门的认可)、支付方式的多样性(账期管理、现金、银票、支票、商票等)、审批流程的严格管控、物流的非标化、金融监管的合法合规(大额支付、贷款担保等)。交易的在线化、支付的在线化和贷款流程的在线化等等这些工作就是产业互联网企业要干的事。产业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每一个产业应用场景都要先有一张设计图,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模板可以覆盖所有的产业需求(消费互联网可以一个场景打天下)。这十多年,虽然从报表上没有取得发展,但公司把这个行业的应用场景想明白了、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在现实层面上跑通了。

博主抛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公司前期已经上线的电子签约系统还只是针对金融担保这块业务的应用,是否可以推广应用到企业私有平台和公有平台乃至全行业客户使用?孙总答:电子签约平台首先是为了满足供应链金融业务过程中贷款担保所涉及到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所需签署的法律协议,法律文本线下面签的要求效率过低,导致供应链金融推广业务的发展瓶颈。为此公司花了三年实践探索电子签约平台的建设,去年底已测试成功并获得法院的认可。这项业务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是突如起来的疫情,让公司下定决心5月份开始正式上线运行,目前运行效率很高(从过去的一周以上提速至30分钟以内)。当然,这个电子签约系统还只是解决一个应用场景中的技术手段,在技术层面上的确可以推广至所有产业场景应用中,但公司暂时尚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平台去进行运作的计划(担心脱离了聚焦B2B主业的发展战略),对博主提出来完全可以用公司原来与地方担保公司合作的思路,让专业的人去跑,公司提供技术支、平台和服务支撑的建议,孙总表示:电子签约系统肯定会综合接入所有愿意加入网盛产业互联网战略发展伙伴中去。他预计今年下半年如果网盛体系外的全国担保公司被同意接入网盛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将会是史无前例的突破口,这与当年网盛大宗交易支付平台接入银行体系具有同样的历史意义。事实上,公司“连接天下银行、连接天下担保、连接天下企业”的使命正在一步一步接近实现,四大国有银行除建行尚在商谈外,均已接入生意宝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有一家省分行初步愿意尝试通过网盛的系统平台接受精选的地方担保公司进行服务接入。为了实现全国担保公司敲开银行“准入”门槛这一目标,公司整整努力了两年,终于推开了银行这条门缝,看到希望的曙光。未来,电子签约平台将作为公司服务的基础内容提供给每一位合作伙伴,并力争尽快实现从人工审批迈入人工智能审批的技术突破。

博主接着孙总的话题继续提问:公司60亿授信额度已经达到上限,几乎没有不良贷款。去年为突破担保公司授信额度规模限制,选择了地级市政府城投公司旗下的各类平台进行试点推广,目前公开信息显示局限于华东、山东和东北三个区域的部分城市,华南和西南等经济重镇接入不多,其推广应用工作难点在哪?能否取得新的突破?公司是否在做大规模上有新的途径选择?孙总回答:公司股东、包括公司内部中层干部、员工在内,都还没有充分理解产业互联网发展路径的艰辛。第一、网盛利用自己开发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接入银行支付系统难度本来就很大;第二,在网盛自己的担保公司接入银行体系后还要把全国担保公司接入网盛平台并获得银行的同意和接入,难度一样大。只要有了第一家担保公司接入,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这个撞开银行门闩的过程,花了公司两年多的时间,所以,公司的业务规模和业绩表现都被卡在这中间,如有突破,希望在下半年。

博主继续追问:公司提出了小强-中强-大强三个发展阶段的目标,请问是否中强阶段已完成?孙总答复:从业务规模和业绩表现来看,公司还远称不上中强,但从这十多年来公司探索研发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储备来看,已经成为中强甚至是大强。公司有信心在未来产业互联网爆发阶段成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因为公司已经完成了所有产业互联网所需的要素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博主提出公司前不久开始推广商票贷,目的也是做大业务规模,目前推广应用(客户欢迎接受程度)情况如何?公司下阶段是否考虑可以适当放松风控的容忍度?着重考虑做大贷款余额规模?孙总表示,公司目前不良贷款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正是极低的不良率获得那么多银行高度认可和选择合作的关键因素。对风控的管理,不能一概而论,在可以明确控货或者控钱的应用场景中,风险容忍度可以很低。但风控与场景相关,风控不止一个场景,场景不一样,风险容忍度就不一样。公司为此探索研究了20余种场景,每一种场景都对应不同的风控标准。为了便于在场的投资者理解,孙总打开了公司网页,对这些场景案例和应用方案进行了演示和讲解(详见下图)













博主提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公司前期发展的重心过于侧重金融担保服务和企业私有交易平台的推广,在公有平台的推广方面着墨不多?孙总回答:公司实际上针对公有平台的应用早已经有成熟的技术方案,未来将作为基础设是结合地方政府平台和行业市场、产品市场的应用推广来解决产业互联网中信息不对称、解决撮合交易、解决担保支付(票、现、票现混合等多种模式)问题。

博主问道: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区块链、云计算及其他创新应用将会层出不穷,95后都已经进入职场工作三年以上了,个人的感受是70后在职业发展动力和知识储备方面与80后、90后差距明显,公司在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方面是否有足够的准备?(公司高层基本都是70后、目前中层骨干80后、90后占比情况如何?公司发展激情与活力是否与公司人才储备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最说明问题的公司员工数就说明问题2017年底是1000人左右到2019年报只有600人左右,体现经营下滑人员减少经营再下滑人员再减少。无法支撑公司战略发展所需人才——之前公司提出20-50万的核心企业目标客户约需要1200-1500名营销骨干团队。公司是如何考虑的?孙总表示:所谓的新技术就是“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平台、计算)D(大数据)+5G”,这些都是基础性技术,可以拿来应用到所产业互联网需要的场景当中,我们已经在很多场景当中应用这些技术(如电子签约技术可以将签署的法律文本存入区块链等等)。关于人员问题,目前公司营销方面确实出现了减员,除了加大考核力度形成的自然减员,一是公司的发展战略调整有关系,也与公司发展路途上遇到的困难有关。在充满困难与挑战的前进道路上,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有多少人中途会倒下?二是从营销的策略上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公司的业务都需要的是资源,这些都不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所能提供的和接触的,靠的还是各类有资源的合作伙伴。三是公司也在积极培养80后、90后的后备人才。公司正在考虑“三三制”(10年以上、5-10年的和5年以下的人才各占三分之一)人才储备体系,确保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博主对公司新建的互联网产业园非常感兴趣并跑到滨江区进行现场观察,发现目前外部装修尚未完成,公司现在已经在进行企业招商,目测最快也要6-8个月以后才会有实质性进展。对公司是否整体搬入新建产业园区,孙总回答搬迁只是时间问题,但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公司的竞争力不在于硬件,关键在于公司围绕产业互联网做好自己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包括疫情当下现金为王,要保证公司发展的“粮草”不能断。博主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公司在正式搬入新园区后,真正与对面的AL、WY等巨擘对标比肩而立。

2015年,孙总提出了终结互联网革命的最后一战的判断,做新时代的“货通天下”与“汇通天下”的目标。作为当时产业互联网最佳标杆的公司,证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专家同期进行了大力推荐,但与2017年才被这些投资机构代表所发掘的GLD等公司相比,到2020年后者市值已近千亿了,而公司市值始终徘徊在35-50亿左右,最高峰也没有超过150亿,距离孙总曾经的500亿和千亿目标看起来遥遥无期,博主好奇孙总是否仍有信心完成这些目标?孙总乐观回复:自己心中的梦想始终不曾熄灭,而且梦想越来越大,只要他所规划的产业互联网战略蓝图执行成功,公司必将再次写入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册。孙总笑问在坐的机构投资者:你们觉得难不难?如果消费互联网的建设难度是1,则产业互联网的难度是10;但市场蛋糕也是消费互联网的10倍。消费互联网的交易是一次性,交易完成需求即湮灭,而产业互联网从大宗原料到生产商、供应商从生产、加工、交易、销售不断衍生的多节点交易,且在任何一个交易节点都有杠杆成倍放大作用。只有看懂这个逻辑,才能看明白产业互联网的体量究竟有多大。孙总问:作为投资者,你是投资一家买买买的标的呢,还是投资有可能改变中国商业生态的公司呢?未来,是买不来的。而是要靠战略正确的前提下通过队伍坚持干出来的。博主笑称:“听了孙总的话,感觉现在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其实我们一直在等加码的机会,但公司始终没有给出这个东风已来的信号。2008年以来两度完全被基金等机构弃之若履,包括原来的忠实基金HTF,所以很多投资者都等得没有信心和耐心了,年年盼业绩年年怕年报”。孙总表示:他始终有信心,公司的团队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的确,很多投资者都对公司目前的发展现在表示了失望,失去了信心,但是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错了,等待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也许有一天,公司将会创造一个奇迹。当下,生意宝开创的产业互联网发展路径在国际上、在国内没有任何对标企业,所以机构投资者也很难准确定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GMV定价模式是不适合的产业互联网的,此前,中国企业已经在4G移动互联网时代创造性的引领了商业模式的创新,现在,有待于中国产业互联网的企业也不断创新。可以预期,等公司战略形成市场的力量,未来各种收入来源是源源不断的,公司持续盈利是有保障的。孙总判断: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企业的线上需求,银行层面全力押进供应链金融服务,政府各级层面都在落实两会上提出的“六保”工作要求。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教育的是百姓,成为了消费互联网起飞的元年;2020年的新冠教育的则是企业,完全有可能成为产业互联网起飞的元年。

对部分投资者提出尝试并购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建议,孙总表示,公司的战略足够大,短期内不会考虑并购,因为并购并不能很好的融入企业战略执行;公司目前自有资金足够的情况下,暂时也不考虑通过资本市场吸引资金。对网盛互联网研究院近期与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的合作孙总表示了肯定,他表示,国内专家学者对产业互联网的研究方兴未艾,其课题读十个博士也未必能完全研究明白。公司将充分利用好专家团队的力量,营造有利氛围,公司将从根本上推动产业底层逻辑的变革,不会担心行业新入局者,因为产业互联网创业门槛非常高,不存在一套标准可以覆盖所有应用场景的情况,市场容量也足够大,公司欢迎竞争者一起把市场蛋糕做大。

后记:很遗憾,因为要赶返程航班,博主没有留下来继续倾听机构投资者与公司高管进一步的交流内容了。但在这一年一度的见面恳谈里。给我和长线股东们的感受如下:

一、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其实对产业互联网的定义也好、标杆企业也好、典型案例也好,都尚未形成准确和清晰的概念,一路走来,生意宝自己在摸着石头过河,也同时在做着市场培育和投资者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这个过程远较预期的要长。

二、孙总对市值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如果对待市值管理、对待市场形象和机构关系还是一如既往的漠视,在注册制的大环境下,很有被边缘化的风险,有可能成为市场的弃儿。公司的战略其实是有价值有潜力的,但自我认知的局限了其发展空间,寒碜点说,有点像“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感觉,HC郭总十几年前的预言:b2b就是玻璃上的苍蝇有前景无前途说的虽然有点过分,但如果不真正打破自我设限的牢笼,未来是否一语成谶尚未可知。

三、“一个蛋孵三年都还没有孵出小鸡,得想想这个是不是坏蛋!”,对公司前景表示失望的股东恨铁不成钢,大宗交易、危化物流迟迟不见起色,最担心的是公司小打小闹,从以前的小网站、小会展往小贷公司发展而已,供应链金融做小了没啥油水,做大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实力做支撑,核心玩家不带你玩。博主对孙总既苦于寻找有资源的合作伙伴,又不愿意引入有实力有资源的重磅战略投资者也表示不解,孙总自言:包括沈南鹏在内的顶尖风险投资家都未必能短期内看明白公司的产业互联网商业模式,个人以为这体现了孙总自我认知中自负的一面。

四、公司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员工整体收入水平一直以来都只能算勉强过得去,与一流公司差距甚远,这里固然有孙总稳健行远的考量,但也暴露出公司在管理、执行、团队和制度等方面的格局和眼光不够,孙总对自身管理能力的反思仍欠深入,不愿不敢也不舍得放手激活公司全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一头羊带领的狼群是无法战胜一头狼带领的羊群的”。

五、尽管对公司、对孙总仍有种种失望、不满甚至抱怨,但博主作为持续跟踪关注网盛生意宝一路成长的投资者,也感恩公司已经为自身创造的财富收入,虽然还远谈不上财富自由,但足以衣食无忧。所以,对与孙总关于投资选择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人生如逆旅,来世间走一遭,总要做一些什么,成就一些什么,留下一些什么。我,愿意选择与改变世界的人站在一起。缘由无他,只因“江湖风云从来急,历尽千帆仍少年”,十几年如一日的孙总和他的团队不忘初心,虽九死而不悔,始终锲而不舍地在一点点推开产业互联网的这扇“江湖”大门。我相信,孙总与机构投资者们,也和我们一样,都在苦苦等待那个辉耀史册时刻的到来!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孙总加油!生意宝加油!

关键词:供应,项目,金融,浙江,看待,生意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