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报告——电商平台母婴产品销售情况
时间:2023-03-26 05:42:01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26 05:42:01 来源:电子商务
一、分析背景
从传统的角度来说,孕产妇及婴幼儿所用的母婴产品大多是由家属在当地购买,提前准备好来给他们使用。然而随着网购的不断发展,新手家长们也开始在电商平台上购买母婴产品。这一趋势值得关注。基于这一背景,我们从相关数据网站上获取了某电商平台2012-2015年母婴商品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
二、分析目的
对该数据集进行分析的目的是希望从销售数据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提高相关产品的销量。
三、分析思路
上图是整个数据分析报告的分析思路。针对上述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不同性别的婴儿家长在购买上是否呈现出了什么不同特征?
2.母婴商品的销量随着季节的不同是否发生了波动?
3.不同年龄段的婴儿家长在购买行为上呈现出了什么特征?
本篇报告根据以上提出的问题,将分析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性别与各种产品销量之间的关系
2.时间因素对产品销量的影响,例如不同季节、不同节日
3.婴儿的年龄与家长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
四、分析内容
1.性别与各种产品销量之间的关系
首先对不同性别用户的购买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下图
由上图可知,女性用户略多,但男女用户购买量大致持平。
下面我们对男女用户购买量达到前十名的产品进行分析。通过数据透视表的筛选功能,可以得到男性购买的前十名与女性用户购买前十名的对应货物编号。利用vlookup来对这两列数据进行连接,发现存在几个物品并不重合。
由上述表格可知,男性与女性的销售前十名商品有三项并不相同。但大部分还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每种商品销量多少的区别。由于性别带来的差异在数据集中不算主要差异,在进行对比分析后不再分析其差异原因。
2.时间因素对产品销量的影响
1)现象分析
由于2012年、2015年的销售数据都不完整,为了对各年度销售情况有全面的把握,本文选择2013、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下图是2013、2014年每个季度商品销售情况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年内都是第一季度销量较低,第二季度开始回升,到第四季度时会有较大的销量增长。其中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的销量基本持平。
而将每年销量最低的第一季度按月统计销量,得出的折线图显示第一季度中到了2月份销量会有下跌。
我们把几年内第四季度的数据按月进行拆分,得到下图
从对第四季度销售数据的拆分中可知,第四季度的销量呈现出两个特征:整个季度的销量高于前面各季度、11月会出现销售高峰。
因此根据现象可以提出两个问题:为何每年11月销量最高?为何到了2月销量会突然下降?
2)问题分析
① 为何每年第四季度中11月销量最高?
本文从用户、产品、竞品角度进行拆分,分析每年11月销量大增的原因。由于针对售卖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在数据集中没有体现,所以本文从用户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从公司组织架构上来说,用户维度与运营部门密切相关。我们按照用户使用电商平台完成一次购买的流程,对这个子维度进行更细分解,拆分后的维度如下图所示。
当用户进入某电商平台时,他会先看到平台首页。电商平台首页往往包括这几部分:搜索框、平台子业务选项卡(如XX超市、XX生鲜)、商品广告位、用户功能区。其中在面积最大的商品广告位上会显示平台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如百亿补贴、聚划算、双十一等。
用户通过点进首页某个商品或搜索框搜索,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商品及详情页的组成包括商品品名及图片、价格、商品详情。在商品详情页会有促销信息、领券减免等的提示。
当用户选择好商品后,可以加入购物车也可以直接进入付款环节。若加入购物车然后继续挑选商品则可以看做是上述过程的重复。进入付款环节后,用户需要挑选一个收货地址,然后提交订单进行付款。在试了某电商平台的付款环节后,我们发现在提交订单的同时即进入付款环节,对用户来说这两个紧密相连,因此便没有区分。
下面我们用假设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假设一:促销信息引起了销量增加
由于每年都是11月销量有较高的提升,因此我们将十一月销量按天拆分,查看具体到每天的销量
结合数据透视表可得,三年内每个11月都是11月11日销量最高。因此推测是双十一促销活动带来的影响。
通过查找双十一相关的资料(如下链接),可知该电商平台2009年推出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概念,其后每年11月11日销量都有大幅增长。而2014年是该平台上市后的第一个双十一,销量创了新高。
因此,双十一的促销活动带动了销量增长,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假设二:环节改进提高了用户体验,引起了销量增加
当电商平台不断优化产品功能,提高用户体验时,用户会随之增多。该平台每年总销量呈上升趋势,就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11月销量登顶之后,12月销量又立马回落。而且是连续三年都出现这个现象。因此排除了这个猜测。
② 为何2月份销量最少?
本文从用户、产品、竞品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思路如下图所示。数据集中未体现竞争对手情况故没有分析。用户角度,买东西包括挑选、下单购买、收货等流程,可能是某个流程出现问题影响了销量。产品角度可能是因为商品本身具有季节性特点,如痱子粉等,会在天气寒冷时销量下跌,天气回暖后销量随之上升。
因此进行假设检验时,可以从用户购买的流程入手,我们这里选择收货时的物流进行分析。也可以从产品属性入手,查看它是否具有季节性。
假设一:由于春节物流停运导致销量下跌
春节期间很多店铺会关门,物流也会停运。用户买了东西也只能等十天半个月才能发货,因此都会减少购物。那2月减少是否与春节有关呢?
为了验证2月的销售量下降是否与春节有关,我们将每天的销售量绘制出折线图进行观察,并与春节时间进行比对。
2015年关于2月的数据不全,仅抓取到2月5日为止,无法做出判断,故未在图中列出。从上图可以观察得出,2013年2月销量的低点出现在2月10日前后,2014年2月销量的低点出现在2月1日前后。
而查询日历可知,2013年的春节是2月10日,2014年的春节是1月31日。那么2014年2月销量减少是否与春节有关呢?我们把2014年1、2月的每日销量统计列出,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确实在春节前后出现了销量低点。
因此这个假设成立,每年2月左右销量下降是由于春节期间的特殊性导致的。体现为2月销量下降是因为春节大都在2月过,假如像2014年一样1月过春节,那么就会出现1月开始销量下跌的情况。
假设二:某种商品具有季节性特征,会在第一季度销量减少
为了验证2月的销量下降是否由于某种季节性商品的销量波动引起,我们将各种商品在2013、2014年第一季度各月份的销量做出柱状图来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几个商品大类在各月份的销量占比是比较均衡的。2月虽然总销量降低,但是并没有哪个一类商品出现了销量急剧下降的情况。
因此假设不成立,2月销量下降与季节性商品无关。
3.婴儿的年龄与家长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
1)现象分析
为了分析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在母婴用品购买上有什么表现,我们将孩子年龄按年龄段进行分组,然后查看家长的购买量。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在表格中可以发现,年龄栏有一些明显不符合母婴用品适用年龄的数字,推测为异常值,因此把12岁以上的都删去,再进行可视化,得到下图结果:
从中可以看出0-3岁家长在平台上网购最多。
因此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为何0-3岁的婴儿家长网购最多?
2)问题分析
针对0-3岁家长购买数量最多这一现象,我们从用户和产品两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分析思路如下图所示:
假设一:0-3岁家长的购买力比较强
我们用人均购买量这个指标来衡量家长购买力。将各年龄段家长的数量及购买产品数量分别用数据透视表列出,再连接起来,用购买量除以用户数算出人均购买量,得到下表
表格是按照人均购买量排序后的结果。由上表可以看出,0-3岁家长并不是购买力最强的,人均购买量仅能排到第三位,与3-6岁孩子家长相比,每人少买将近2件。因此该假设不成立。
假设二:0-3岁家长在所有用户中占比最高
我们使用用户数量的百分比来验证该假设。
根据上图可知,在所有用户中,0-3岁儿童家长的占比最大,这部分家长占到了平台所有用户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即使人均购买量不如3-6岁和9-12岁的家长,总购买量也是比较大的。
假设成立,0-3岁家长占比较高是与0-3岁家长购买量最高的现象相关
假设三:该电商平台的商品对0-3岁儿童有较强适用性
为了验证该假设,我们将不同年龄段家长购买各类商品(以一类商品ID区分)的情况做出数据透视表,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在5种一类商品中,都是0-3岁家长购买最多。而对于编号50014815的商品,0-3岁的家长购买量也是次多的。因此可以推测,这几种母婴用品都是针对0-3岁儿童有较强的适用性才受到青睐。
因此假设三成立,平台所销售商品的属性更适用0-3岁儿童也是这部分家长购买量较多的原因之一。
五、结论
1.性别对销量的影响不大
2.时间与季节的不同会造成销量的差异。
11月时由于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等的影响,会造成销量的增加
2月时由于春节物流停运的关系,会导致销量减少
3.用户的购买量随儿童年纪增大而下降
0-3岁的儿童家长购买量最多,其人数占比在所有年龄段中最高,但购买力并不强
3-6岁的儿童家长购买力最强
六、建议
1.双十一前后销量会突增,要做好客户服务工作,维护好物流渠道等,确保用户体验不会下降。
可以借鉴双十一的促销规则,在上半年也进行购物节活动,以带动上半年的销量。
2.每年春节前后销量会有所下降,要针对这一现象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及时清销库存商品,不盲目进货;在商品详情或首页列明哪些商品在春节期间无法发货,哪些是春节不打烊商品,保证顾客的购物体验。
同时在春节前后可以适当减少广告支出,以免促销效果不好造成浪费。
3.0-3岁孩子家长的购买量最多,可以在进货时多考虑这部分用户的需求,针对这部分用户再划分细分市场,引入对应产品,以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3-6岁家长的购买力较强,可以适当多引进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商品,以满足这部分家长的 购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