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村主任”刘强东的县长梦,京东进军农业的“积木传说”
时间:2023-03-19 02:22:01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19 02:22:01 来源:电子商务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是农民的儿子,京东与农业的故事还得从这个掌舵人讲起。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刘强东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来龙镇光明村。高中毕业,一考成为高考状元。当时的刘强东没有“是上北大还是上清华”的烦恼,一心想当县长的他,毅然报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系。
从刚进大学时手中的500元钱和76个鸡蛋再到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刘强东的励志故事大家都听得多,有人还总结:从宿迁到北京,他花了20年,从北京到纽约又花了20年。
京东赴美上市 图源:新浪
1998年开始创办京东,刘强东大概是被创业耽误的县长。
但可能因为根在农村,加上想帮助农民过上富足生活的愿望始终未变,2017年,刘强东正式受聘担任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名誉村主任”。
刘强东对农村是有感情的,对农业有没有感情呢?应该不能说没有。至少,我们确实看到京东早就在布局农业这盘棋。
显而易见的是,京东的创新业务布局与领导人刘强东的判断和投入关系极大。譬如,他重视生鲜这个支线,就亲自带领相关业务发展,把生鲜从一个业务线升级为独立的事业部。
“当刘强东不再亲自盯守一线业务,京东在新业务的拓展上往往会陷入犹豫,想做又不敢做,做了又怕做不好。”有京东员工曾这样表示。
京东生鲜全线布棋
京东是被巨大市场潜力吸引进入生鲜电商行业的众多商家之一。
京东正式布局生鲜产业链始于2016年,当时京东成立了生鲜事业部。后来,通过线上京东商城,线下京东生鲜、7FRESH超市,以及与大型商超建立合作,京东基本覆盖了人们日常生鲜消费场景。
线上,2012年京东生鲜频道就在京东商城网站上线了。京东生鲜是以自营采购或与优质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完成生鲜商品销售的B2C平台,基于京东极速物流的优势,能在消费者下单后1-2天收货。
2015年,京东到家(曾名“拍到家”)又上线了。作为京东旗下的一个子公司,京东到家是整合了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等社区商家的O2O平台,通过达达配送,提供1小时内上门的服务。
次年4月,京东集团确认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合并。两家公司合并后继续保持独立运营,主要有两大业务版块:众包物流平台及超市生鲜O2O平台。O2O平台继续沿用“京东到家”的品牌,通过与线下商超、零售店和便利店等多种业态的深度合作,在超市生鲜领域持续深耕。
2020年10月26日,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发布《2020线上生鲜行业报告》,报告显示,线上生鲜行业整体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20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2475.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8.9%,增速远高于过去三年。生鲜线上化趋势明显增强,已经成为当下生鲜零售市场的主要增长动能,而京东生鲜线上市场占比25.8%稳居第一。
线下,京东7FRESH利用京东生鲜优势,满足消费者在最短时间内享受日本金枪鱼、澳洲谷饲牛排等全球食材的需求。并且所有食材,都可选择在7FRESH店内交给厨师直接完成烹饪。
尽管7FRESH是一家线下超市,但它具有电商基因,因此消费者也可以通过App购买。以门店为中心的3公里范围内,可享受最快半小时送达服务。
为了保障配送及时性,7FRESH采用了“悬挂链”技术,从商品打包到上传悬挂链,订单产品在5分钟内即可送至配送员手中。如果单量过多7FRESH的自有配送无法及时完成,“悬挂链”会将订单快速同步给京东配送、达达众包,多系统并行,确保配送时效。
京东7FRESH 2018年才开始营业,并且主打生鲜海产品。在此之前,京东曾于2015年以43亿战略入股永辉超市,希望通过此举加强在O2O领域的合作。与大型商超建立合作,也许是京东线下生鲜战略布局的早期准备之一。
除了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京东生鲜其实也有不少别出心裁的动作。
比如,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辨认产品特性,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京东生鲜于2018年上线“银河计划”,为符合标准的部分生鲜产品贴上了相对应的品质标签。
又比如,牵手海南渔企,依托整合京东电商平台资源,通过秒杀、直播、买手推荐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打开海南省水产品线上销路,助推水产产业提质升级。
再比如,开通“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为滞销农产品全面开放供应链、物流、运营、推广等核心渠道资源,解决当下农产品上行中的困境;同时,借助全渠道、全业态等落地优势,让优质生鲜产品迅速送达更多用户手中。
2020年11月,在京东Q3财报分析师会议上,京东零售CEO徐雷说,生鲜赛道具备区域性、本地化和长期三个主要特点,京东希望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不是靠短期补贴的流量生意。
其实京东对生鲜板块的重视从它的投资动态也可见一斑。
据35斗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到2020年,在农业食品科技领域,京东共发生10次投资事件,生鲜电商和生鲜零售等领域是京东的重点投资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京东投了兴盛优选多达7亿美元的大笔战略投资。
京东农业食品投融资一览 图源:35斗智库
进军农资小试牛刀
相比布局生鲜的大刀阔斧,京东进入农资领域可谓是小试牛刀。
2014年是农资电商元年。辉丰股份、金正大、云农场等农资电商纷纷兴起,阿里和京东也不约而同进入农资领域淘金。
京东发展农资具有先天优势。
首先,京东拥有能够支撑到县域以及县域以下的完备物流体系,可以实现服务中心的建设和产品推广。
其次,从商品的供应商,到自建电商平台,最后到自营覆盖的配送物流,京东可以做全产业链的自营模式。
再者,京东金融实力强劲,针对京东商城销售的所有农资产品,京东设置了分期项目,并在2015年底前推出三个月以上免息的白条。
最后,京东还与农资企业打造“京东农技服务平台”,实现农技专家线上、线下指导。
赢在了起跑线上的京东在2015年7月正式宣布布局农村电商,这是京东进入农村的第一步,也是继淘宝、联想等涉足农资电商后的又一互联网巨头。
一个月后,京东农资频道便正式上线,为全国亿万农民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农资产品的电商服务。通过建立在用户信息与反馈基础上的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探索以销定产、按销定制的新型销售模式。
京东农资频道首页 图源:京东官网
由此,京东成为了全国首家采取自营农资方式的综合电商。
从2015年初开始,国内多家农资知名企业与京东达成合作协议并入驻京东农资频道,包括“农商一号”、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2017年底,京东与农一网建立战略合作。
农一网在2014年由中国农药应用与发展协会发起,联合江苏辉丰等行业知名企业共同成立,历经3年探索,农一网发展了800余家工作站,7万余名有效代购,累计9亿的销售额。
二者强强联合在供应链管理、农资产品流通、飞防植保和农产品上行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为农资经销商提供产品赋能、品牌赋能、技术赋能、系统附能和生态赋能。此后,京东农资的业务重心也逐渐聚焦于服务农资的流通渠道。
2018年,京东农服打响“落地战”的第一枪。京东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首批示范店落户河北滦县,以滦州镇、雷庄镇、小马庄镇为首的京东农服线下门店正式开业。
当时,京东农服项目负责人、北京乐农道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CEO郭强指出,当服务成为农资行业的转型目标,京东农服为经销商提供的发展模式成为转型升级路中的不二之选。
之后,京东农服仍在扩大布局,并且至今农资频道运行依旧。只是基于农业行业发展与需求变化,相对生鲜领域,京东对农资的投入没有那么强的冲劲。
产业金融细水长流
适合跟京东农资配套“食用”的非京东金融莫属。
2013年10月,京东金融开始独立运营。5年后,京东金融品牌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京东数字科技成为整个公司的母品牌,京东金融是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旗下子品牌。
农村金融战略是京东的3F战略之一。所谓3F战略,包括工业品下乡战略(FactorytoCountry)、生鲜电商战略(FarmtoTable)和农村金融战略(FinancetoCountry)。
京东农村金融围绕“农产品进城、电商下乡”两条路子,走全产业链、全产品链的路线,充分发挥京东金融在大数据风控与渠道方面的优势,通过“京农贷”、“数字农贷”、“农村众筹”等一系列产品为农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加速建设和优化农村经济生态。
在产品链方面,除了围绕核心企业加农户的方式,京东金融更侧重于借助京东的优势,结合金融服务,实现全产品链的贯通,使得整个产品链运转得更加高效、顺畅,进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
2015年10月10日,京东金融发布了“先锋京农贷”的实施方案,并于当天向一位种植大户发放首笔1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农资。
农资信贷领域的“先锋京农贷”满足了农资购买环节的生产资料信贷需求;农产品信贷领域的“仁寿京农贷”则致力于满足农产品收购环节的农产品信贷需求。
2017年3月,京东金融又在行业内首推“数字农贷”模式,提出以大数据来解决农村小微贷款难题的新思路。
“数字农贷”可以基于农业生产的量化模型及历史生产数据给农民授信,免抵押,免担保,而且可以通过生产量化模型精准地把资金定时、定量地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让农民的每一分贷款都不产生闲置费用。同时,京东金融还系统地为农民做养殖管理和风险管理,辅助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
在诸多项目中,京东金融的着眼点是基于产业的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模式。
2016年4月,京东农村金融打造的“产业扶贫+金融贷款”扶贫模式走进濮阳,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物资及全产业链的扶持,当地贫困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肉羊养殖合作社,通过养殖肉羊脱贫。
京东跑步鸡项目也率先于2016年在河北武邑县落地,扶贫分红收益涉及武邑县6个乡镇,114个贫困村,已经累计帮扶1600户,在2018年帮助当地实现全面脱贫;之后,“跑步鸡”还在贵州施秉县实现复制,每年平均帮扶贫困户490户。
2018年3月9日,京东集团与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政府共同宣布启动“荷花村”项目。时任京东集团副总裁的曲越川表示,京东将携手泗洪县人民政府,在陈圩乡大王村打造一个以荷花为主题,覆盖种养殖、旅游、民宿、亲子、社区等多个版块的生态田园综合体。
通过濮阳肉羊养殖、“扶贫跑步鸡”、“荷花村”等扶贫项目,京东金融已帮助几万贫困人口的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京东发布2020年扶贫报告。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已帮助全国贫困地区上线商品超300万种,实现扶贫销售额超1000亿元,直接带动超10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智慧农业适时出击
一边帮助农业做溢价,一边做扶贫,京东在农业农村中游刃有余。
经过多年积累,京东已经拥有京东商城、京东物流、京东科技、京东金融、京东线下超市等产业布局,大数据、资金、物流、科技、电商、用户等等都是京东优势。所以,京东后来一举落定智慧农业领域也不足为奇。
京东全数据流程
2018年4月9日,京东宣布将以无人机农林植保服务为切入点,搭建智慧农业共同体,与地方政府、农业上下游龙头企业、农业领域专家等共同合作,构建开放、共生、共赢的农业合作平台。并同时打造旗下首个品牌农场——“京东农场”。
京东农场选择优质农场作为合作伙伴,共建现代化、标准化、智慧化农场,对农作物耕种管收提供大数据等技术支持,实施管控和数据管理,以确保高品质农作物生产全链条信息公开。高品质的农产品,还将直接利用京东物流、冷链仓储等缩短流通环节,实现直接从田间到餐桌的“京造”模式。
京东此次出发雄心勃勃,布局智慧农业的策略却十分稳健。京东农场确立了从信任树立、标准建立、技术输出、品牌赋能和销售驱动“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
京东农场通过深入农业生产种植和加工仓储环节的全程可视化溯源体系,把所有种植关键环节完全呈现给消费者,从而建立信息体系;
通过制定农场生产和管理标准,从农场环境,种子育苗,化肥农药使用,加工仓储包装等全流程进行规范和标准,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依靠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和设备输出,实现精准施肥施药以及科学种植管理,降低农场生产成本,提升农场工作效率;
最后通过京东在营销、金融、大数据以及京东农场自身品牌等方面的能力,扶持农场进行品牌包装、推广和营销提升。而京东商城、京东线下超市等都是现有的销售渠道。
京东农场合作案例分布图 图源:京东农场官网
京东农场出圈也意味着电商巨头对农业产业的渗透从简单的农产品上行向产业链上游延展,直接的作用是助力农业发展,也为此后进一步开发农业电商市场提前布局。
而且为了更好地实现京东农场的农业愿景,京东农业研究院诞生了。
京东与桐城市人民政府、金堂县人民政府、咸阳市农机中心、广西田园等地方政府和企业代表,签署京东农场建设相关合作项目。同时,京东集团向50余家智慧农业共同体联合发起单位进行授牌,10余位专家正式成为京东农业研究院荣誉顾问。
京东农场是京东X事业部打造的,京东X事业部更擅长的是做无人机。
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曾说,无人机作为切入口,将率先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整合农林植保产业,利用京东无人机研发和应用优势打造科技助农新场景,利用大数据管理为农民提供智慧化、信息化服务。
肖军所言的大数据管理应是京东农服APP,这是京东无人机打造的智慧农业管控系统,以平台形式统筹全国农业耕地及飞手资源,实现产业整合和资源有效对接,并通过对全行业作业的大数据分析,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气象地理、病虫灾害等有效监控和决策服务。
京东搭建智慧农业共同体进行得有条不紊,2018年初刘强东在内部信中表示,未来将加大在A(AI)、B(Big Data)、C(Cloud Computing)等技术领域的投入,年底京东旗下子品牌京东农牧便正式亮相,宣布进入AI养猪领域。
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通过整合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和神农系统(SaaS),独创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先进设备,打通养殖全产业链,以实现农牧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
AI养猪还不够,一年后,京东数科与黑毛牛集团、首农畜牧、蒙犇集团三家农牧养殖知名企业签署了智能养殖合作协议。此举揭开了京东正式进军智能养牛领域的新篇章。
在智慧农业领域,依靠先天优势,京东一家互联网大厂却如同八仙过海一般处处显神通,今后京东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布局与拓展也值得期待。
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路上有不少互联网大厂的身影,京东只是其中之一,但这个借助自身物流、金融、供应链、技术等优势服务于农业的实干家不断拓宽农业发展道路,一直在寻找进入农业领域的最佳答案。
2017年,京东曾确立“积木赋能”的未来。而一早开始,京东在农业领域的每一次全新布局其实都是在搭建积木,希望最终成型的积木模型是京东所期望的与各方共同构建的开放、共生、共赢的农业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