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分析我国大宗商品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时间:2023-03-12 11:44:02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12 11:44:02 来源:电子商务
一、我国大宗商品发展阶段我国的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分为6个主要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是1953年至1978年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计划经济下的统购统销和票证供应制度。该阶段商品的交换均以中央计划决策为依据,属指令性交易,商品流转不需要价格信号。且整个经济体高度集中,经营风险得到严格控制,经济主体需要单独的风险管理。
(二)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1988年该阶段是改革开放的起步时期,价格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得以发挥。国家放松对部分商品的价格管制,施行计划内、外并行的价格“双轨制”,是市场最重要的特征。在此阶段,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决策的成分不断增大,对市场价格信号和风险管理的需求逐渐显现。
(三)第三阶段是1988年至1993年该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得以确立,各行各业发展较为热烈,监管制度建设滞后,导致市场发展较为混乱。尤其是期货市场,1993年底全国有50家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320多家,可代理期货交易的会员单位近2000家,但行业管理无序,导致全社会投机盛行,价格信号混乱,对市场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四)第四阶段是1993年至1999年该阶段为了结束前期的混乱发展,监管部门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进行了较为严格的清理整顿。该时期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受到抑制,许多市场被清理。以期货交易所为例,经过两轮清理整顿,1998年全国性的商品期货交易所仅剩三家。然而,该阶段在制度建设和监管体制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以证监会为监管主体的期货行业监管机构成立,二是部分监管规则开始运行,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由此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五)第五阶段是1999年至2010年该阶段是期货市场规范发展时期。一是以《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主的期货市场各项制度、规范开始运行;二是以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为主的期货市场监管配套设施成立;三是期货新品种有条不紊上市。同时,该阶段信息技术逐步被应用于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电子交易平台开始涌现。此后,部分交易平台逐渐脱离现货,向大宗商品远期市场演变,少数市场还出现了“类期货”特征。
(六)第六阶段是2010年至今现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进一步发展,部分交易平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演变为交易所(中心),但由于定位不清,制度缺失,监管缺位,出现了多次风险事件,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2011年以来,证监会牵头多部委以国务院2011年38号文和2012年37号文为指导,对此类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厘清市场边界,规范市场发展。在此期间,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成为对地方商品交易所监管的最高协调机构。
二、我国大宗商品的发展探索(一)现货贸易时代(1.0)过去传统的现货贸易就是1.0时代,过去贸易商做贸易,低买高卖,但对整个行业而言,大家都想低买高卖,结果就产生了买卖博弈——高卖和低买的连锁反应。在行业发展初期会带来集中度的提升,行业集中度会变得越来越高,实力雄厚的贸易商就可以采用兼并购的方式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去贸易化。
(二)期现结合时代(2.0)1.基础套保套期保值又称对冲贸易,是指交易人在买进(或卖出) 实际货物的同时,在期货交易所卖出(或买进) 同等数量的期货交易合同作为保值。它是一种为避免或减少价格发生不利变动的损失,而以期货交易临时替代实物交易的一种行为。套期保值又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锁采购成本和锁销售价格。锁采购成本是指客户签订远期采购合同,同时在期货盘面进行买入的对冲操作。锁销售价格是指客户签订远期销售合同后,或者公司有自营库存,同时在期货盘面进行卖出的对冲操作。
2.基差交易买卖双反签订购销合同时,以商品的现货价格和期货合约价格间的价差加上期货价格形成结算价格,使得商品交易中绝对价格的大幅波动变成基差的小幅波动。
(三)权现结合时代(3.0)自2015年以后,基差交易越来越多,基差波动也越来越有序,市场逐步变得有效。这样一来,使得传统的基差贸易获利空间非常小,很多同行把基差贸易变成了基差投机,这就是过度拥挤造成的现象。 未来期权和大宗商品领域的现货、期货结合,将是整个产业服务的3.0时代,这个领域将会把市场投机行为演变到企业经营行为,通过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利用合适的金融工具获取相应的价值。
关键词:发展,阶段,未来,方向,商品,分析,初步,大宗